为什么古代不能吃人参(古人诚不欺我人参真是味甘)

东北有三宝,人参为其首。纵观古今书籍,都说人参:味甘、微苦,但吃过人参的朋友,又有几人真正理解短短四字的味道?

为什么古代不能吃人参(古人诚不欺我人参真是味甘)(1)

野外人参采集

大家是否发现一个问题,所有的书中,没有人将人参的味道与人参的参龄联系起来。纠其根本,就是没有条件。低年头的人参味道区别不大,而高年头的人参又极为稀缺,尽管有条件又因价格过于高昂而不舍得品尝。从而导致人参相关的书籍缺失了对人参味道的描述。

那么今天隆桑就不同参龄,不同种植方法的人参味道进行一个简单阐述。

首先我们从种植角度来进行分类,其他分类方式暂且不提。

为什么古代不能吃人参(古人诚不欺我人参真是味甘)(2)

园参

第一,园参。隆桑对园参的定义,可能要颠覆大家的一贯理解。

园参即:是指在人参整个生长过程中,全程或者一半以上的生长过程由人工干预,从而得到的人参产品,即园参。

以种植方法分类,移山参则是园参的一部分,是园参的一个品类。因为移山参的种源分为两部分,其分一种以园参幼苗移植,另一种为野生人参幼苗或者林下参幼苗移植。前者以产量为主,后者以具备部分野山参特征为主。但但凡生长在或者曾生长在参园中,都可算为园参。

4-6年园参的味道:味苦且浓烈,持续整个回味过程,无回甘,土腥味重,整体味道相对较淡。单体重量越大,苦味越发明显。同样参龄的林下参相较园参土味重而苦味轻,个人认为,园参在种植过程中,带有苦味的成分随着人参的单体大小而增减,与人工施肥管理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换句话说,人参自然生长过程中,苦味与其他味道平衡生长,而经过人工干预,打破了此间关系,导致苦味浓烈而土腥味相对掩盖,回甘味道完全掩盖或参龄不到并未产生。

为什么古代不能吃人参(古人诚不欺我人参真是味甘)(3)

林下参

第二,林下参(包括仅在自然环境生长,且移植过不超过1次的移山参):是指经过或未经过人工催芽、播种到模拟野生环境的林地之中后,无任何人工干预(不含人工除草),从而得到的人参产品,即林下参。参龄达到15年以上者即称之为野山参。

15-20年林下参味道:味苦,入口后持续一段时间,回味后有微微回甘掺杂较淡苦味,土腥味不浓,最后至无味。我们可以做个比喻,从入口到无味整个过程持续10秒。入口前4秒苦味,入口后4秒微微回甘苦味掺杂,之后2秒咀嚼纤维质几乎无味。当然味道的持续过程并非只有10秒,只是做个更直观的比喻而已。

为什么古代不能吃人参(古人诚不欺我人参真是味甘)(4)

30年以上老参

第三,30-40年老参,在这里不再区分是否是园参,是都是移山参,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么长年头。这里说的30年老参,包括林下参、仅在野生环境下进行过不超过一次移植的移山参,以及野生人参。这三种参的味道可以说几乎相仿,

30-40年老参的味道:入口即微苦,味道散开后便无苦味,随之甘甜味道开始显现,随着咀嚼甘甜味道越发浓烈然后渐渐变淡,直至完全吞咽后仍有回甘味道持续,几乎无土腥味。可以说这种味道就已经达到古书中所说的:味甘、微苦。

隆桑有幸偶然机会尝过近百年老参的味道,入口几乎无苦味,咀嚼第一口即有一股极其提神醒脑的味道直冲头顶,瞬间充满这个头部,整个人为之一振,味道之浓烈说出来似乎让人不会相信,但的确是个人亲身感受。随后便是口舌生津,甘甜持久,回味绵长,直至品尝之后,仍久久回甘不散。

这应该是所有书籍以及网络上唯一一篇对各参龄与味道联系起来的文章。

为什么古代不能吃人参(古人诚不欺我人参真是味甘)(5)

人参野生环境下

总结以下几点:

人参的参龄与人参的味道有直接关系,直接或间接影响人参回甘部分的体现,人参的苦味并非人参的主要味道,随参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30年以内的人参具有土腥味,30年以上参龄的人参土腥味渐渐降低或消失。

人参的回甘味道随参龄增加而增加,至一定程度后不再明显增加,但体现在回味时间上越发持久。

初步认为,人参的回甘味道的成分与人参功效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回甘味道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人参的参龄越长,功效越高、药效越好或所含成分越丰富。

30年以上老参,食用后似有瞬间提神醒脑作用,疑是道家与中医所说大补元气的说话来源。

以上结论为笔者结合个人感受与思考进行的总结与科学性推测。欢迎有兴趣者交流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