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

人类何其大胆,曾试养恐龙的近亲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1)

2021年8月,摄影师兰道尔在德国提福利塞湖畔捕捉到了惊人的一幕——一头带崽的野猪从某个正在进行日光浴的老兄那里叼走了他的背包。因为包里有笔记本电脑,这位老兄一丝不挂地狂追三头野猪,最后夺回了自己的东西(包里的披萨饼被小猪吃掉)。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2)

德国野猪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拿枪都未必能搞定,这位敢效仿许褚裸衣战马超一对三搞定,兰道尔对此人的勇气大为赞叹,如果不是德语不够丰富,说不定会讲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类的评价。

前两天去中国探险协会,和那里的朋友讨论了一个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是更勇敢了,还是变得更加谨慎了?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3)

看来,这位裸身追杀野猪的老兄,给正方提供了很好的论据。

不过,如果看看古代人类干过什么,就会发现那时候的高级灵长类动物更加疯狂。

根据2021年9月27日最新一期《美国科学院学报》登载的论文,科学家们刚刚把人类饲育家禽的时间整整上推了一倍。此前,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是9800年前人类开始养鸡。然而,发表这篇论文的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学者克里斯蒂娜·道格拉斯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认为这个时限可以提升到18000年前,地点则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

她的团队对当地两处早期人类生活的遗址进行了考察,并在遗址中发现了1000枚左右的鸟蛋碎片,这些鸟蛋碎片中有相当部分显示是自然孵化后留下的。这说明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类会收集这种鸟蛋,将其带回生活地区,对其进行孵化,因此证明其已经存在饲养家禽的行为。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4)

科学上有了新发现是可喜的事情,问题是当克里斯蒂娜研究出当时古人饲养的家禽属于什么品种,还是有些不可思议——人类饲养的第一种家禽,竟然是一种大型走禽,和恐龙血缘极为接近,十分凶猛,被称作“世界上最危险的鸟类”。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5)

俗称“食火鸡”的鹤鸵,因为凶猛而且有恶劣的袭击人类记录,又被称为“杀人鸟”。

实际上,鹤鸵的拉丁文名“Casuarius”直译过来,或许叫做“怖鸟”更为贴切,这也很符合它的个性。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6)

鹤鸵,生活在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的原始森林中,成鸟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150-160斤,它的头部有用于接收声波的冠,羽毛坚韧,部分羽毛有强烈的彩色效应,前肢退化,后肢发达,善于奔跑,性情凶暴。在它生活的区域里,没有比它更为高大的脊椎动物了。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7)

说鹤鸵和恐龙血缘关系较近并不是空穴来风,它和早已绝灭的窃蛋龙无论外观还是行为,都有较大的相似程度,而鸟类正是由接近窃蛋龙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发展而成的。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8)

鹤鸵是鸟类中较为原始的一种,它的胸骨不发达,骨骼笨重,反映其从恐龙时代起便无意飞上天空。从血缘关系而言,它和另外两种已经绝灭的鸟类更是近亲。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9)

第一种是曾经长期生活在新西兰的恐鸟,只是恐鸟尽管更为高大,却性情温和,与暴躁的鹤鸵不同。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10)

第二种是恐龙灭亡之后一度称霸的恐鹤(恐怖鸟),现存和它血缘最近的动物就是鹤鸵,两者都是战斗力极强。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11)

鹤鸵的脚上长有三根巨大的脚趾,指甲长达10厘米,与尖锐的喙一起形成其强大的攻击武器。它的拿手好戏是以50公里的时速奔跑,在格斗时纵跳(可达到1.5米高度),而后用爪子撕开对方的身体。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12)

鹤鸵的攻击方式通常是跳起双爪齐出钩刺,再逼上去用爪子和喙结果对方性命。

鹤鸵杀人时有发生。最新一次新闻记录就在今年,一头饲养的鹤鸵用这种方式在美国佛罗里达杀死了它的主人。动物园中的工作人员,通常去接触鹤鸵要带上盾牌,以抵挡它的突然袭击。

这么危险的东西,古人怎么会想到去饲养它呢?这和饲养老虎的难度差不了多少啊。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13)

考虑到狼这种阴险凶恶的东西都被人给驯成二哈了,驯养鹤鸵也不是完全不可接受的选项。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14)

克里斯蒂娜等人的研究表明,新几内亚的古人驯养鹤鸵可能是利用了它“初识认主”的特点。鹤鸵和一些动物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会把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生命体,无论是亲妈还是二哈当做自己的主人。所以,只要让它破壳而出时看到自己,这头鹤鸵便比狗还要忠诚地跟随主人。而且它主要食素,饲养难度虽然不亚于老虎,只要饲养员豁得出去性命,饲养成本却不是很高。

此时此刻,我们不能不想到金庸先生笔下那头陪杨过练武的神雕:“身形甚巨,比人还高,形貌丑陋之极,全身羽毛疏疏落落,似是被人拔去了一大半似的,毛色黄黑,显得甚是肮脏,模样与桃花岛上的双雕倒也有五分相似,丑俊却是天差地远。这丑雕钓嘴弯曲,头顶生着个血红的大肉瘤,世上鸟类千万,从未见过如此古拙雄奇的猛禽。但见这雕迈着大步来去,双腿奇粗,有时伸出羽翼,却又甚短,不知如何飞翔,只是高视阔步,自有一番威武气概。”

这很让人怀疑杨过遇到的是不是一头巨型鹤鸵或者它的亲戚。如果新几内亚人驯养鹤鸵是为了把它当做猎犬使用,那一定十分有效,如果他们驯养鹤鸵是为了练武……糟糕,独孤求败前辈的血统问题恐怕要提上日程。

真实的情况可能远不到这么传奇,根据现场发现的骨骼判断,古代新几内亚人饲养的鹤鸵不会养到成年,主要是作为食物(据说鹤鸵的肉味十分鲜美)。这其中的原因从今天动物园这种动物的饲养情况可以猜出——鹤鸵头脑简单,应激性强,所以即便驯服于主人,一旦主人有意料之外的动作,可能促使它做出条件反射式的应激迎战反应,造成悲剧。

美国最新那起鹤鸵谋杀案,最后判断便是主人意外摔倒,鹤鸵受到惊吓随之发动进攻造成的。而成年鹤鸵领地意识极强,到了发情期六亲不认,那就更难继续饲养了——毕竟这玩意儿最高可以长到两米多,跟它肉搏不是个好的选择。

这也可能是饲养鹤鸵的尝试只在这个特殊地区存在和最终失败的原因了,毕竟饲养每头鹤鸵都要到成年鹤鸵那里去偷蛋,这个风险还是太大了。

拍到的不明巨型大鸟(2万年前就被人饲养的大鸟)(15)

古代新几内亚人用鹤鸵爪子制作的工艺品。

不管怎样,既然第一个试图吃螃蟹的人值得推崇,第一个试图养鹤鸵的,也应该受到敬仰!让我们给古老的鹤鸵饲养员点个赞,至少,这是个勇敢的吃货。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