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得清如许苏轼(向天再借五百年)

作者 : 淡月映梅

人生几得清如许苏轼(向天再借五百年)(1)

风雨歇,摇摇槐花凝似雪。凝似雪,天涯望断,几度飘雪。伫立庭院观花叶,却见海棠花枯竭,花枯竭,繁花美景,怎堪虚设。——题记

霜华暮雨风吹恶,皆因春尽容颜薄,看庭前,槐花溅泪,碾着成泥,点点殇意。繁华三千飘纷飞,谁将惹得花凋零?

随着季节的更替 已渐渐走进薄薄的初夏,绯红的樱桃告别了大地,橙黄的枇杷挂满枝头。早桃用一半粉红色的笑脸迎着阳光渐渐成熟,窗外那一株株槐花树上盛开的槐花,在一阵阵微风吹拂中纷纷扬扬的如雪花般飘飘洒洒漫天飞舞。

人生几得清如许苏轼(向天再借五百年)(2)

独倚轩窗的我,放眼飞舞在空中的槐花,心忧忧,意惶惶,春就这样在姹紫嫣红的落红飘飞里失去了容颜,不声不响走进了初夏。耳畔一曲悠扬的笛声,划破了长空,让我沉醉在一曲(向天再借五百年)的乐曲里,乐曲声声渲染了我一怀愁绪,勾起了我满腹忧伤,遥望浩浩苍穹。

此时,思绪之中浮现出唐诗宋词中的风烟,悠扬的笛音,穿越了千年的风霜,跨越了历史的尘烟,思绪中的我仿佛梦回大唐,沉醉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沉醉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宋时字帖之中。

人生几得清如许苏轼(向天再借五百年)(3)

一首首诗词歌赋游荡在心里。是谁?千里烟波,浅唱霖铃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民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依依送别分手在江南岸?是谁?“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仰天长啸,踏破贺南山缺,恨染满江红?是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歌咏蜀地山川之壮丽诗篇?是谁?“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身在边关,一腔壮志难酬的思乡情怀,留传千古?

人生几得清如许苏轼(向天再借五百年)(4)

此时此刻的我,任槐花在脸颊飘飞,观斜阳落晚待月盈,这一曲笛音让我思绪悠悠随万里游云。回首天边一抹晚霞映照进窗棂,浮萍深处意茫然,让我沉醉在这向天再借五百年的笛音里。

飘越唐宋烟雨,凭栏殇绪的我,身影在斜阳余晖照影下,心随乐曲梦断霓裳,沉醉在唐风宋雨里,踏着墨香字字成殇。遥望,高弦浩宇的玄月,是否也醉在这幽幽羌笛之中?

一只彩蝶孤单的飞在我眼前,和我邂逅在这晚霞余晖里,这美丽单飞的彩蝶难道也被这(向天再借五百年)的笛声所吸引?美丽的彩蝶你是否也想向天再借五百年,让你能飞过沧海?如果佛菩萨真能显灵,我也愿意向天再借五百年,陪你一起越沧海。

人生几得清如许苏轼(向天再借五百年)(5)

嫣红飘零的季节,淡看飞絮落红付流水,几度怜惜都付了一梦,纵然是情深,情深能否寿?千载风烟,碾碎初夏的梦,碾碎了迷幻五百年的笛韵,唤醒我从悠悠的笛声中醒来。

流金岁月,已杨鞭成了古道泛黄的旧画,阳关三叠曲终人未散,欲将红尘做千古,一杯浓茶换烈酒,醉了初夏,醉了唐宋八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