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回到教科书了吗(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返乡后)

对于许多战争中的英雄,大多数人只知道他们的壮举,对于他们生还后的生活却一无所知而真正的英雄并不只是在战场上不惧“牺牲”上世纪50年代,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在太行山脉的沁阳县解放后回到家乡北孔村当了支书可这里山高路险,庄稼靠天收,山民们日子过得异常艰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狼牙山五壮士回到教科书了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狼牙山五壮士回到教科书了吗(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返乡后)

狼牙山五壮士回到教科书了吗

对于许多战争中的英雄,大多数人只知道他们的壮举,对于他们生还后的生活却一无所知。而真正的英雄并不只是在战场上不惧“牺牲”。上世纪50年代,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在太行山脉的沁阳县解放后回到家乡北孔村当了支书。可这里山高路险,庄稼靠天收,山民们日子过得异常艰辛。

这天村干部在救济邻村封门村一事上出现了巨大分歧,许多人不知道,山里的地块不仅高低不平还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块,这样的地费力还低产。为了鼓励村民开荒地填饱肚子,宋学义以英模的名义从县里申请了1万斤拓荒粮。但眼下临近的封门村遭了灾,想要借5000斤,可村干部有的说专粮专用,有的说封门村遭灾不是北孔村造成的,总之不同意借粮。就在这时,一个游街串乡的杂货郎进村了,宋学义的小儿子看见后用宋学义的军功章换了半碗糖块,这一幕恰好被村民老憋屈看见。而在村委会,宋学义眼见众人见死不救,一肚子怒火,便以粮是自己申请来的,而且多出了配额5000斤,如果大家不同意借,他就把多出的5000斤退给县里为由,总算一锤定音把粮借给了封门村。

封门村感激之余,在他家偷偷放了一袋山药。宋学义1947年回到北孔村,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有两个儿子,一个小儿麻痹症的女儿,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头老母猪,那是他想让村民有肉吃的又一个希望。从村委回到家,得知媳妇上山给猪挖山萝卜还没回来,他便打起保护腰的腰板带着小女儿上山去接媳妇。宋学义媳妇出身贫苦,并不嫌弃家里穷,她敬重宋学义是英雄好汉,知道是跳崖留下了腰伤,重活一般不让学义干。可这次是真累了,因为北孔村的水土问题,这里的草,苦得猪都不吃,所以每次挖山萝卜都要跑十几里地。这边正当一家三口往家赶时村里出事了,村长正带人发粮,老憋屈就把军功章换糖的事告诉了他和大锤。俩人不信便去找学义,学义没见着,学义的小儿子倒是见着了,还告诉俩人,他爹说那牌牌儿没有用,垫桌子腿都嫌低。没想到小孩一句话竟然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村子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怀疑那铜牌是假的,抗日跳崖也是假的。

大锤平日里最服气学义,眼见村民胡说造谣,他二杆子脾气一上来,就说等学义哥回来,去县里开个证明,就能堵住众人的嘴。说来也巧,话音刚落,学义一家三口就回来了。面对众人的质疑,学义不想解释啥,也不想证明啥,但看不下去的媳妇执意回家找军功章。结果军功章没找到,找出了一袋子封门村放的山药,这让事情更加严重了。村长说这事有蹊跷,前脚借粮,后脚他家就多了一袋子山药,现在英雄的牌子又让小孩儿换了糖,说啥学义得给大家一个交代。大锤更是言辞激烈,说宋学义要是个英雄,他的命都是学义的,但如果是个骗子,别怪他翻脸不认人。顿时把宋学义气得,撂下一句,“我宋学义还要到县里开证明验明正身啊”?说完愤然离去。

自此之后麻烦事一桩接一桩,先是有3户村民跟学义家要地,说别人家的地都是抓阄抓来的,学义家的地是因为当年学义回来,村里照顾他是英雄,3家村民各让出了一亩好地给他,现在学义又不是英雄了,3家想让学义把地退给他们。学义得知后当即表示应该退,但媳妇却哭了起来。那时粮食亩产300斤左右,山地更是低到100斤甚至更少,但一个人一年的口粮却要400斤,这无疑于将一家人逼入了绝境。不过学义倒是心宽,跳崖都活下来了,这又算个啥哩?多种几亩荒地日子总会越过越宽。不久村里开始上工开荒,那时的农民干半年歇半年,冬天基本就是烤火聊天坐被窝,祖祖辈辈都是如此。现在学义非要领着大家跟天斗跟地斗,可山上的石头有的比门还大,要把这些石头挖走、砸烂,谈何容易?结果没干多久,有的人就手疼嫌累,宁愿回家喝稀糊糊挨饿都不愿再来了,但拓荒粮还得按1万斤的标准一粒不少分给他们。拓荒粮拓荒粮,不拓荒还想领粮食,天下哪有这样的事,作为支书,学义坚决不答应。结果几个刺头不仅把话题扯到了学义是假英雄上,还非要学义立字据,封门村要是不还粮食学义就赔出来。

然而祸不单行,学义家的母猪因为难产,不仅母猪奄奄一息,几个猪仔儿还只活了一个。本来学义打算母猪产下崽儿后,让村民们都养猪,能够平时有钱花,过年有肉吃,现在既然母猪不行了,干脆杀了吃肉,让大家伙提前过年。就这样众人又开始喜上眉梢,什么假英雄封门村借粮食一概不提,而是烧火磨刀杀猪,一派喜气洋洋就差张灯结彩了。听说学义家杀猪分肉,家家有份,全村男女老少争先恐后,一路小跑涌向学义家。大锤媳妇因为要回了给学义家那一亩地,不好意思亲自去,便让孩子去了。等孩子赶到的时候众人早已散去,学义只剩下了自家的一块肉,眼见大锤闺女一声不吭,两眼直勾勾盯着学义手上的肉,还伸出了一个竹筐,迟疑过后,学义把肉倒进了筐内。大锤女儿说了一声谢谢伯转身就跑了,而屋里头媳妇面都和好了,3个孩子眼巴巴等着包饺子却没有了肉。自感对不住家人,学义找到了扔掉的猪尾巴,打算烧掉上面的猪毛继续为孩子包饺子。就在这时,老憋屈端来了一碗饺子,他嘴上说一个人在家吃没意思,来这一块吃凑个热闹,实际上是为了感谢学义为大家伙分肉。就这样3个孩子才狼吞虎咽吃上了肉,那种一年到头只有春节能吃肉,一年四季都要靠窝头杂粮度日的艰难,是80后90后00后根本体会不到,也想象不出的一种艰辛。孩子们饱餐一顿后,老憋屈又拿着自己的陈酒,跟学义喝了几杯。期间聊到了大家伙不愿开荒的事,学义说,不愿开荒,归根结底一个字懒,所以治地要先治懒。听到学义一句话说到了根上,老憋屈当即表示,以后学义咋说他就咋干。

时间来到第二天,学义刚把5000斤粮食的字据交给村长,大锤就咋咋呼呼,挑着他闺女拿回家的肉隔着院墙甩进了学义家。原来他还是要求加粮才上工,村长说学义字据都立了,不会骗大家,可他不仅说字据他不信,学义的话他也不信,甚至还怀疑学义当没当过兵,部队是真假都不好说。怀疑自己,学义可以忍,可现在,大锤连自己的部队都怀疑,学义不能忍,便决定跟大锤比试比试。随后学义又绑上了腰板,并在棍子的一头包了厚厚的布片,以防伤了大锤。接着两个人来到麦场上,当着全村老少的面先是比试了拼刺刀,由于拼刺刀除了需要爆发力更需要技巧,平时根本没练过的大锤不到5个回合,就被学义一枪刺中倒进了麦秸堆。但大锤不服气,又跟学义比起了摔跤,这下学义惨了,因为摔跤要靠腰部那股猛劲儿,学义腰受过伤不说,力气也没大锤大,结果连续被摔倒几次,直到再也起不来。

转眼到了发粮时候,一个工2斤粮,那些勤快的,出工多的,一个个眉开眼笑。那些不出工,出工少的,一个个垂头丧气。大锤家因为出3个工才领了6斤粮食,导致大锤只能喝稀汤寡水,可即便如此,大锤依然不出工。这边人勤地不懒的村民起早贪黑,风雪无阻,那边一堆懒汉聚在村口烤火聊天说三道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天全村人都下地开荒了,大锤媳妇跟另一个妇女,因为家里揭不开锅来到了学义家里。家里只有小二麻痹症的女儿,俩人进屋一看,小孩的午饭只有俩土豆,便翻坛子看罐子到处找学义家的粮食。粮食没找到,但看见了墙上挂的仓库钥匙,转眼两个人就急急火火离开了。而大锤也很快吃上了烙饼,得知是媳妇偷偷攒下的粮食,大锤也没再怀疑。很快又到了发粮日子,可村长带人怎么数,粮食都少两袋,窗户没开锁也没撬,粮食凭空少了两袋,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人拿钥匙开门偷的。可钥匙是宋学义一个人保管的,想到这,几个人决定到学义家看看,不料正巧碰上老憋屈从学义家支支吾吾离开。几个人不好意思说怀疑学义,便借着关心学义闺女,在屋子里一顿翻箱倒柜,粮食没找到,却发现学义女儿床头有一张烙饼,临走时还在猪食槽里发现了碎窝头。顿时村长派人上山,叫回了学义,原本大家伙是气愤至极,可看到学义腰受伤,拄着拐还带领大家开荒,又吞吞吐吐难以启齿。等学义得知粮食少了两袋,窗户没开,锁也没撬,众人已经去过他家,说他闺女吃的是烙饼,猪仔儿吃的是窝头,非要他给大伙一个交代时,学义才知道大家是怀疑他。可自己家啥情况他心里有数,但现在没抓住小偷,他又解释不清,便让大家伙说咋办,结果众人全都一言不吭。眼见自己跳进黄河洗不清,学义颤颤巍巍拄着拐杖一摇三晃,从村部走了出来。

第二天,学义一个人来到了崖边,他不曾想过靠英雄的光环沾公家一分便宜,反倒是处处为村民着想,吃苦受累自己带头,但到头来却落个被怀疑是假英雄,被怀疑假公济私监守自盗。身体上的疼痛他能克服,但心里的痛却犹如万箭穿心,令人心寒,绝望中他仰天长啸。不料这一嗓子竟然引得崖下的几个孩子,纷纷朝他招手呼喊爹爹爹。等他收起悲伤一路缓缓而下,来到自家荒地前,看到媳妇露出仰慕的神情,问他那一嗓子是怎么喊出来的时候,意识到纵然这般艰难,媳妇和孩子都还是那么崇拜他,瞬间学义鼻子一酸双眼噙泪。由于学义家的3亩地被村民要回,自此他带着全家没日没夜,冒着风雪严寒,抓紧开荒,以便来年生计有着落。这一幕恰巧被老憋屈看见,眼见一家人不要命地开荒,老憋屈担心学义女儿吃不上饭,这天来给她送窝头,正巧看见残疾的女儿趴在床头自己烤土豆,顿时把老憋屈吓一跳。可等老憋屈来到地里,一脚把学义踹倒,指责两个人是怎么当的爹娘后才发现,两个大人两个孩子,吃的也是土豆。一问才知道,因为丢了两袋粮食,村里把他们家该分的拓荒粮全都扣了。瞬间把老憋屈气得,气势汹汹来到村委会,质问村长为什么不给人家发粮。可村长说,粮食的事儿没搞清,现在发粮不公平,闻听此言,老憋屈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反问道,人家学义吃自己的粮食,开公家的荒,这样就公平啊?说完把学义家吃的土豆摔在桌子上叫众人看。本以为人心都是肉长的,大伙听了他一番话,凭着良心,也会给学义发粮。可村长还是认死理,说两袋粮食不说清坚决不能发粮,其他人则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装迷糊。

失望透顶,老憋屈只好推上独轮车向村民们筹粮,他边走边喊,老少爷们,学义一家断粮啦,吃的是土豆,自己从没张口借过东西,但现在他要替学义一家借粮,哪家有存粮,多少给点,哪怕到时候借一还二都行,还说学义带领大家开荒,可都是为了大家啊。就这样张家一点李家一点,老憋屈筹集了不少,大锤媳妇得知学义一家被她害得如此凄惨,羞愧至极。可又怕大锤知道是她偷的粮食后,责怪自己,便小心翼翼的试探大锤,说如果粮食不是学义偷的,是别的人偷的,你会怎么对待那个人?大锤口直心快,一听不是学义偷的,当时就说,谁偷的粮食,谁伤天害理呀,害得人家一家人断粮,他要是知道是谁偷的,他非用凿磨盘的锤子,锤死他个鳖孙。闻听大锤非要弄死伤天害理的偷粮人,大锤媳妇回屋就上吊了,幸亏她女儿后脚到家发现早,才有惊无险捡回一条命,直到这时大锤才知道,粮是自己媳妇偷的。

意识到自己冤枉了学义,转眼他就带着媳妇打算把剩余的粮食还了,却碰见学义的大儿子说他爹在山上晕倒动不了啦。顿时大锤赶紧带人上山把学义从山上抬了回来,可能是大锤觉得亏欠学义一家太多,次日上午,他就给学义送了一个磨盘,磨盘的背面还刻了一个五角星,并美其名曰,磨盘上的勋章。不止如此,他还嚷嚷着从今天开始,他就把欠的65个工一个不少的全都补上,自此北孔村开荒拓田,风貌大变。没过多久,县里又来人送来一身新衣服,通知学义到北京参加英模大会,还说毛主席要亲自接见他,这下学义又成了风云人物。出发这天,全村男女老少一直送到村口。

宋学义,狼牙山五壮士之一,河南焦作沁阳县北孔村人,1947年沁阳解放后回村出任村党支部书记,1971年由于积劳成疾,于郑州逝世。返乡20多年,宋学义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英雄本色,带领村民艰苦创业,使北孔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幸存后的宋学义,没有把个人享受当目标,而是从战场到家乡,从壮士变身农民,对自己当年的壮举只字不提。电影还原了那个艰苦年代,讲述了英雄在战场之外依旧是顶天立地,雷打不动,开荒抗灾、无私奉献的英雄。

改革开放前,老一辈人历尽了艰辛磨难,他们要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跟饥寒交迫斗,可能正是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异常艰辛的生活,磨练了许多人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知恩感恩的优良品质。所以这部电影于当下的意义,除了在于追寻英雄的过往,更在于我们不曾体会过一年到春节才能吃肉,几年穿不了一身新衣服的人,是如何不向生活屈服,不向命运屈服,如何随时随地把国家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用切实的言行爱国,践行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做到一心为公,天地无愧的。

《刻在石磨上的勋章》由刘小宁执导,刘佩琦主演,上映于2016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