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求职规划(产品经理求职复盘)

产品经理的求职规划(产品经理求职复盘)(1)

这是我们产品经理求职系列的最后一篇啦,首先要恭喜阅读这篇推文的同学,想必你已经手握多个大厂offer亟待选择了,希望我们的输出可以帮助你做出合适的选择,不过offer选择毕竟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的角度都有所不同,anyway,相信自己的选择~

阅读本文需约5min,全文共分为3个主要部分,框架如下:

  1. 实习offer选择
    1. 日常实习选择
    2. 暑期实习选择
  2. 正式工作选择
  3. 我们选择offer的一些想法

实习offer选择

1

日常实习

日常实习,建议大家在公司title和业务方向上做考虑。

如果自己有感兴趣的业务,那么可以在这个方向上持续深耕。如果业务门槛较高,在前两份实习时难以进入大厂的该业务,也可以先去中小厂的该业务积攒经验,下一段实习再争取进大厂,很多中小厂甚至创业公司反而会有从0-1的机会,成长更快。

不过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往往并没有业务上的偏好。这时我们会建议大家根据公司title进行选择,尽量去到大的平台,为寻找下一份实习提供背书。

另外,需要划重点的是,对于日常实习来说,时间成本很高,毕竟可用于实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大家不要在offer选择上过多的犹豫,或者固执的去等待某一个机会,有了一个还可以的offer后就尽快去实习。

2

暑期实习

暑期实习和日常实习最大的差异在于暑期实习是能转正的(对于多数公司而言,但比如字节的差异就不大,日常实习也可以申请转正),我们可以把暑期实习直接理解为“秋招提前批”。因此在暑期实习时,我们认为转正率是最核心的因素。如果暑期实习顺利转正,就给秋招提供了保障,很大程度上会减轻秋招的求职焦虑。

下表为大家展示了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暑期转正情况。

不过每年不尽相同,大家有个大致了解即可。

产品经理的求职规划(产品经理求职复盘)(2)

正式offer选择

1

考虑因素

正式工作的Offer选择确实见仁见智,因为不同的人在选择中,考虑因素的权重是有很大差异的~接下来列示的是一些大家offer选择中的常见考虑因素(排序不分先后):

1. 公司

解释:公司Title是指这个公司在互联网行业整体以及细分赛道的知名度;例如一线的阿里腾讯谷歌微软等,二线的百度美团字节等等

意义:公司Title是个人工作经历的重要背书,大公司的Title可帮助大家在跳槽中获得更有利的身位,在后续的社招中占据主动,但是并不是说让大家盲目选择大厂,很多中小厂校招生进去后会有更多施展拳脚和产品决策的机会,所以还是要多元判定

2. 城市

解释:城市选择是指选择自己舒服的,且相对喜欢的城市,符合个人客观因素即可,例如有的同学就是喜欢一线城市,又或者有的同学的另一半在某某城市工作等

意义:城市选择和个人的定位息息相关,如果你想长期扎根于某个城市,那么选择该城市的offer无疑是最优解

3. 业务

解释:指该业务是否核心,是否喜欢,是否有稳定的headcount和比较明确的晋升路径,不至于在试用期后被公司无故裁掉

意义:当下互联网行业正在进入一个强监管的存量时代,不再有当年野蛮扩张时期的高歌猛进,一些公司的非核心/创新/政策敏感型部门慢慢被裁撤和减员,那么作为校招生,考虑这个公司的业务是否核心,是否会被缩减,以致于是否会在试用期被变相裁员就变的非常重要了,且一个公司的核心业务往往有着更加规范的工作方法、培养模式等,去到核心业务,往往具有更好的成长性

4. 成长性

解释:成长性与业务的考虑因素相辅相成,具体是指对个人产品能力和行业洞察的培养,例如,有的岗位是PRD工具人(仅交付PRD不涉及产品决策),那么成长性相对就会低一些,有的岗位会涉及到很多产品的决策,那么整体来看,成长性就会高很多

意义:成长性是可以决定一个同学产品能力的关键因素,成长性强的岗位,可以让同学的产品能力有着快速的提升;成长性一般的岗位,就需要同学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输入了

5. 团队氛围

解释:团队氛围是指同学在这个团队内工作的“舒服”程度,团队氛围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工作的幸福感,例如,如果一个同学相对比较“佛系”,那么去到一个特别“卷”的组就会很不适

意义:团队氛围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工作的幸福感,幸福感这个因素往往在选择offer中会被人轻视,工作后才发觉其实非常重要,与对应的组的气场是否契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工作体验

6. 薪资

解释:薪资包是一个硬性指标,决定了生活质量,如果在北上深等高消费城市,日常支出较多,薪资所占有的权重就需要高一些

意义:薪资包是生活质量的基准,钱的意义不言自明

7. 一票否决性因素

解释:一票否决性因素因人而异,有可能是上述6种因素的任意排列组合,也有可能是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明确的裁人消息(例如:某个公司某条业务线正在裁人,而你的offer就在这个业务线),大厂外包而不是正式员工等

意义:一票否决因素是帮助同学们快速筛选offer的重要工具,比如,如果是大厂的外包,在福利待遇和跳槽条件等方面均远不如正式员工,建议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一票否决,选择中小厂的岗位

2

咨询渠道

目前的咨询渠道可以分为2类

  • 线上
    • 发帖询问:可以尝试将已有的offer涉及的各方面情况列出来,在即刻、小红书、多多群岛小程序等平台上进行询问,往往能获得比较有用的帮助
    • 参考他人:在小红书等平台,用户往往会分享自己的offer和最终选择,可以作为参考/私信对应同学进行进一步沟通和交流
  • 线下
    • 咨询前辈建议:寻找已经入职的前辈进行对应业务线的信息询问和offer比较,前辈的视角往往会非常有特色,能成为非常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 和求职小伙伴交流:在求职路上,大家会碰到求职同一赛道的伙伴,那么在选择offer的时候,可以参考参考小伙伴的意见~

我们选择offer的想法

A:我选择offer主要考虑业务&成长性、Title和团队氛围,首先是业务&成长性,业务需要足够核心且能够提供产品经理个人能力的成长,其次是公司Title越强越好,会带来未来跳槽更多的话语权,最后是团队氛围,希望团队氛围是可以接受的,呆着不会太压抑

B:我选择offer的思路很简单,首先是地域的因素,不想离家太远,所以只考虑北京和长三角地区的机会;其次是业务方向,想做有交易性质的行业(电商、本地生活等)供给侧(简单说就是for商家)的产品,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想在做产品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商业sense,同时,我个人觉得在存量时代,用户的价值更多是供给侧的降本提效反哺的;最后就是倾向于去一个对新人比较友好的团队,可以稳扎稳打。

C:工作氛围是我在现阶段择业时最看重的一项要素。这源于我对于工作的认识。很多人将工作和生活割裂开,希望通过业余时间的放松来代偿在工作时承受到的不愉快。但在我看来工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类通过生产表达自己的生活。我很认同他的观点,工作远不止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最本质部分。所以一定要快乐工作。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可以让我们不断地分泌多巴胺。

结语

有人说:无论怎么选择第一份工作,以后终会后悔。

毕竟我们没法预知未来,而人的认知又是会随着经历不断更新,所以,follow your heart,认准你当下觉得是对的那个选择就好。

需要项目管理资料合集的同学可先关注然后私信我哦

产品经理的求职规划(产品经理求职复盘)(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