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大车企的市盈率(近80企业下跌涨跌之间分化加剧)

2022年8月,《中国汽车报》汽车市值研究组继续对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月度市值变化进行全面跟踪、梳理和比较分析8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的统计范围依然涵盖国际和国内上市的主流整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主要新创公司和国内汽车经销商集团本月累计统计的企业数量为118家,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世界各大车企的市盈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各大车企的市盈率(近80企业下跌涨跌之间分化加剧)

世界各大车企的市盈率

2022年8月,《中国汽车报》汽车市值研究组继续对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月度市值变化进行全面跟踪、梳理和比较分析。8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的统计范围依然涵盖国际和国内上市的主流整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主要新创公司和国内汽车经销商集团。本月累计统计的企业数量为118家。

1 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TOP20:

排位变化不大 仅5家企业环比增长

与7月的止跌回升不同的是,8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呈现普遍环比下滑态势。在统计范围内的118家企业中,只有23家企业8月市值实现环比增长,近8成企业市值环比下降。

其中,8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TOP20企业中,有15家企业市值环比下降,仅有5家企业市值环比上升。总体而言,8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TOP20企业的市值环比波动变化幅度并不大,环比涨幅和跌幅基本在4%~6%之间。在8月市值前20名的企业中,只有三家企业的月度市值环比波动幅度超过了10%,其中,大众和比亚迪的8月市值环比降幅超过了10%,通用汽车环比增幅超过了10%。

8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TOP20的入围企业与7月相比并无变化,在具体排位方面,也呈现出大部分企业排位以持平为主,小部分企业小幅波动的特征。比如,与7月相比,排名前五的企业依然稳定无变化,其他排位发生变化的企业,也基本是上升或下降一位。

分领域看,8月的国内传统整车及经销商板块,由于大盘下行压力较大,市值整体有所缩水。在统计的33家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中,除两家继续停牌之外,只有4家8月市值环比实现了增长。

国内零部件板块在经历了6月、7月两个月的市值全面回升上涨后,在8月出现了整体下滑。在8月企业陆续公布的财报上看,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动力电池企业的营收继续呈现高增长态势,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部分头部动力电池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当然,在动力电池企业领域内也呈现了一些分化,比如较之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欣旺达等企业虽然营收实现了大幅增长,但利润表现却并不理想。

跨国公司8月市值在持续震荡中分化。统计范围内的跨国公司8月市值,有超4成的企业实现环比增长,其中通用汽车、马恒达、五十铃的市值环比增长超过了10%,沃尔沃汽车的8月市值则环比下降超过20%,大众的8月市值环比下降也超过了10%。稳居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首的特斯拉,在8月股东大会上投票通过了“1拆3”的方案,引发其股价在8月大跌,尽管如此特斯拉市值的冠军位置依然难以撼动。

新创公司8月市值呈现涨跌共存的态势,其中LAZR和VLDR两家企业市值环比实现领涨,分别增长31.49%和29%,法拉第未来则以接近44%的环比跌幅,成为8月新创公司市值环比降幅最大的企业,Arrival和小鹏汽车的市值环比跌幅也达到了28%和22%。

2 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市值

震荡加剧市值缩水 “金九银十”仍然可期

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延续至2023年底,今年以来第一个A级车展成都车展开幕……火热的8月故事多。尽管利好消息不断,但多数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依然在8月大盘下行压力下难以走强,与产销增长及市场表现呈现倒挂之势。

8月的A股,上证指数下跌0.78%,深证成指下跌1.29%,创业板指大跌1.6%,汽车股难以独善其身。33家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中,除两家继续停牌,只有4家环比上扬,占比仅为12.12%。

当月,在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中,比亚迪市值环比跌幅虽然达到10.11%,但总市值依然领先,且比名列其后的5家上市公司市值总和还要多。另外,广汽集团市值超越长安汽车,居榜单第四名;ST众泰市值在7月环比增长13.64%基础上,8月再次环比增长19.49%,增幅遥遥领先;而长安汽车、金龙汽车、和谐汽车市值环比跌幅都超过20%,分别领跌整车暨乘用车、商用车、经销商企业。

今年8月,国内主要整车上市公司板块的23家企业中,总市值达21351.46亿元,环比下降8.39%,超过7月环比降幅的一倍多。其中,市值排名前5的传统整车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6151.6亿元,环比下降9.1%;同样超过7月环比降幅的一倍多。

截至8月31日,大多数上市整车企业已发布2022年中报。其中,营收破百亿元的车企共有11家。已发布中报的整车企业中,上汽集团以3050.18亿元营收排名第一,比亚迪以1506.07亿元位列第二位,北京汽车以836.79亿元位列第三位;上汽集团上半年净利润达69.1亿元,在净利方面同样夺冠。

8月,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中,龙头比亚迪再次经历“冰与火”。8月29日,比亚迪发布的中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92.67亿元,同比增长130.31%。其中一大亮点是其实现净利润30.29亿元,同比增长721.72%。此外,比亚迪市场渐“火”,自7月销量突破16万辆之后,最新产销快报显示,其8月销售新车17.4915万辆,首次破17万辆,同比增长155.23%。据报道,比亚迪8月末的高管内部会议称,比亚迪目前在手订单70万辆,下单交付时长4-5个月,8月因为疫情等因素影响交付量,年底争取做到月交付量28万辆。因此,即使面临“冰点”——8月31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宣布将再次减持比亚迪H股171.6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8.87%时,比亚迪仍轻描淡写地回应称,这只是股东的投资决策,公司销量屡创新高,目前经营情况健康,一切正常。

名列国内整车市值榜第二位的长城汽车,8月市值环比降幅3.42%,是榜单前五名中跌幅最小者。数据显示,今年1-6月,长城汽车营收达621.34亿元,净利润为55.92亿元,同比增长58.47%,毛利为114.20亿元,同比增长13.48%,毛利率达18.38%。报告期内,长城汽车净利润获得大幅提升,主要源于持续践行品类聚焦战略,积极推进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落地,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高端化、新能源、智能化产品销量占比持续提升,品牌向上效果凸显,单车平均售价持续提升。1-6月,长城汽车单车平均售价12.1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27%。

国内市值榜第三的上汽集团,8月共销售新车45.3408万辆。尽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但上汽集团今年前8个月累计新车销量超310万辆,同比增长3.07%。其中,新能源汽车8月销量70772辆,1-8月累计销量414675辆,同比增长295.85%。其中,智己L7单月销量“破千”,达到1007辆,环比增长23.4%,成功跻身中大型豪华纯电动轿车月交付量前三名;自6月中旬启动全国交付以来,智己L7累计交付2058辆。

8月总市值超越长安汽车上升至第四位的广汽集团,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15.17万辆和114.9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和12%。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85%;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57.51亿元,同比增长约32.61%。期间,广汽集团推出了“基于微晶技术的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技术”、钜浪混动模块化架构、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升级等“黑科技”,进一步展示了其自主研发实力。

位居当月市值榜第六位的吉利汽车,市值环比增长5.35%,成为为数不多的8月市值上涨的国内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企业之一。总体来看,虽然吉利汽车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5%,但其中的原因既包括国内部分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吉利上半年的销售优惠力度极大,所以降低了毛利率;也包括期内行政开支费用增加53%的因素。而吉利汽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98%,表现亮眼。

而领涨国内整车及经销商榜单的ST众泰之所以能在弱势格局中独领风骚,源于其将在重庆投产10万辆新能源整车项目。8月19日晚,ST众泰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ST众泰将在璧山建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改造并建成年产10万辆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由此,ST众泰再次出现了四个涨停板。

北京汽车在本月的市值环比上涨5.19%,表现较好。从基本面上看,今年上半年,北京汽车多项财务业绩指标有所改善,其中,其整体投资收益减亏,投资企业整体经营情况有所好转;经营性现金流呈良性趋势,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同比上涨112.7%;资产负债率则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维持了合理的权益及负债组合。

8月的商用车板块走势低迷,金龙汽车市值环比下降22.57%,为33家汽车股中降幅最大者。宇通客车环比降幅2.67%,为该板块中降幅最小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宇通客车实现营收82.6亿元,同比减少15.78%;累计生产客车11402辆,销售客车11567辆。上半年,国内行业共销售7米以上客车29702辆,同比下降25.43%,宇通客车市场份额为30.54%,继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同期,国内行业累计销售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17292辆,同比增长3.21%,宇通客车市场份额为20.51%,同样居行业第一位。

在8月的经销商板块中,和谐汽车市值环比下滑20.16%,为该板块中降幅最大者。正通汽车市值环比上升0.25%,广汇宝信市值环比下降1.77%,均为该板块中表现较好者。

正通汽车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0.69亿元,同比增长15.15%,净利润81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而广汇宝信上半年实现营收146.5亿元,同比下降26.35%,净利润5.39亿元,同比增长37.04%,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

机构调查显示,8月,经销商仍然面临库存结构不合理,部分紧俏车型资源紧张,滞销车型压库,资金流转不畅。由于促销力度较大,多数车型单车毛利较低,导致经营成本高。此外,部分地区经销商8月面临高温天气,且面临疫情挑战,门店客流量大幅下降,整体经营压力较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8月发布的《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整体盈利呈现下降趋势,仅有27.3%的汽车经销商实现盈利,盈利状况持平的经销商占比53.6%,出现亏损的经销商则占比19.1%。而2021年实现盈利的经销商超过了五成。

尽管8月国内传统整车及经销商市值总体表现较弱,但大多数企业的产销实力却在不断增长,因此,股市与企业市场表现存在背离现象,也有意见认为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的汽车股已经跌出了“黄金坑”,面对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如无意外,汽车股仍有表现机会,值得期待。

3 国内部分汽车零部件公司市值

增长普遍回落 部分板块热度依旧

经历了6月、7月两个月的市值全面回升之后,零部件企业市值在8月出现下降。统计在内的发动机板块、传统零部件与综合板块、轮胎板块、汽车电子与智能网联板块整体市值普遍出现了回调。尽管榜上一片“绿帘子”,但以动力电池和汽车电子为首的部分板块的热度仍然居高不下,特别是在8月底,陆续发出的财报更展现了相关市场的景气度。

从8月公布的财报上看,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也使得大部分动力电池企业营收继续高增长,宁德时代、国轩高科部分企业迎来了营收与利润的双丰收。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欣旺达等企业均实现了营收的大幅增长,但利润情况表现不佳。对比原材料企业上半年几倍、甚至几百倍的利润增长,提升净利润成为摆在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既然利润被上游企业“拿”走,那么减轻原材料供应的“卡脖子”问题势在必行。梳理发现,动力电池企业普遍采用收购锂盐企业、与合作伙伴建设锂盐合资厂,参与国内外锂、镍、钴等矿产资源开发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供应链韧性。

国内汽车行业在智能网联化方面快步向前,智能网联产品快速迭代升级、渗透率快速提升,推动汽车电子行业快速发展。虽然上半年行业面临疫情冲击、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压力,但汽车电子企业普遍迎来了较好的业绩表现。对于汽车电子企业来说,营收与利润的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业务规模扩大以及产品价值的快速增长。当前,L2自动驾驶产品属于上量阶段,整车企业相关车型产量的爬坡给企业电子企业带来了大量的订单。

受疫情冲击,供应链紧张、物流不畅等多重因素导致国内商用车、工程机械行业状态低迷,直接影响了发动机市场的表现。同时商用车企业自配量上升,独立的发动机生产企业竞争环境更加激烈。下半年,在稳增长政策、基建刺激、物流恢复等利好因素加持下,重卡行业有望触底反弹,此外,消费结构调整也在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将为轻卡市场特别是冷藏车上量提供空间。加上各项刺激消费政策的实施,车用柴油机有望随着整车一起回暖。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给轮胎行业带来了换道超车的机会,打破传统燃油车轮胎的品牌认知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以及渗透率的提高也将对自主品牌轮胎替换市场形成拉动作用。赛轮轮胎日前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轮胎已进入部分新能源车的配套体系内,如北汽、零跑、长城等企业的新能源车型。

4 国际主流汽车公司市值

特斯拉光环减弱 国际车企加速分化

经历了6月的“血雨腥风”、7月的全线上涨后,8月全球股市震荡反复,市场在分化,全球主流车企的股价及市值也在分化,上涨者和下跌者数量近乎势均力敌。例如,通用汽车、马恒达、铃木、五十铃等车企出现了两位数上涨,而大众集团、沃尔沃汽车则出现两位数下滑。

作为全球汽车圈市值最高的车企,近期特斯拉股价承压,这与其拆股及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套现不无关系。在8月4日的股东大会上,特斯拉投票通过了“1拆3”的方案,随后其股价以大跌收场。8月9日晚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的文件显示,马斯克减持了约792.4万股特斯拉股票,总计套现约69亿美元。消息传出后,特斯拉市值一夜之间蒸发超200亿美元。好在8月中旬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敲定刺激了其股价上涨。8月24日的美股盘后,特斯拉正式完成两年内的第二次拆股,但此次并未复刻首次拆股时的大涨奇迹,而是连日下跌。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于特斯拉的看好也在发生变化。

有“特斯拉杀手”之称的美国初创企业Rivian,光环也逐渐黯淡。该公司8月11日公布财报称,其第二季度净亏损17亿美元,亏损幅度扩大。消息传出后,Rivian股价一路下跌直至月底。

从所在地区来看,大众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宝马、Stellantis、沃尔沃汽车等欧洲企业的股价和市值出现了普遍下滑。原因之一可能是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下挫,8月跌至20年来新低,投资者纷纷对其看空。通胀高悬、能源危机、生活成本上升等困境本就令欧洲经济处于衰退边缘,欧元区一系列景气指标呈现下行趋势,“跌跌不休”的欧元又为欧洲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然,还有多家车企呈现市值上涨态势,例如通用汽车、福特。对此,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或许功不可没。咨询机构CFRA分析师加勒特纳尔逊在一份报告中称,特斯拉是该法案的最大赢家,而通用汽车和福特也是赢家。这很容易理解,这三家车企生产的大多数电动车型都有资格享受7500美元的补贴。至于其他车企就没那么好运了,奥迪、奔驰和宝马等德国车企至少都还有一款车型上榜,但韩国的现代和起亚“全军覆没”,旗下车型均未进入补贴名单,包括畅销的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区别待遇”,也令资本市场对车企们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前景有了不同评估。

再看日本车企,除了丰田因接连减产、日野发动机造假丑闻等股价有些低迷外,其他包括本田、日产、斯巴鲁、马自达、五十铃等企业的市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整体来看,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8月国际汽车股市震荡前行,而9月大盘或延续震荡。

5 部分汽车新创公司市值

大起大落后进入市值振荡区

6月、7月的市值“过山车”让人晕呼呼,这种大起大落终于告一段落,8月新势力及初创公司的市值进入了振荡区间,涨跌互现,不再像前几个月要么全红,或者全绿。

一直以来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蔚小理”,在哪吒、零跑,赛力斯,极氪,岚图,智己等同为新势力的车企发力后,迎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蔚来销量此前一度被挤出前3名。8月,蔚来汽车终于站稳了脚跟,以10677辆的成绩排在新势力榜的前列,同比增长81.6%,环比增长6.2%。8月,蔚来的销售成绩与市值表现比较呼应,总市值2268.98亿元,增长3.2%,排名“蔚小理”的第一名。

第2名是理想汽车,总市值1933.81亿元,下跌9.58%,小鹏汽车为1099.32亿元,下跌幅度有点大,达22.49%。这样的市值成绩与销售成绩相对应。8月份,理想汽车销售4571辆,同比下跌51.5%,环比下跌56.1%,这个幅度不算低。小鹏汽车8月份销量9578辆,同比增长33%,环比下跌16.9%,环比跌幅不小。

理想汽车销量大幅度下跌与自家产品“打架”有较大关系,L9与现在销售的理想ONE有较大的冲突,L9依然是增程式电动汽车,大的框架上与理想ONE没有太大差别,但二者的配置有不同,这让部分消费者犹豫。

小鹏汽车销量下滑也是碰到了推新品的“节骨眼”上,新品已有市场预热,消费者很期待,但还没有大规模交付,这导致交付量有脱节的现象,以前市场上传言蔚来汽车要推ET7时,蔚来汽车的销量也出现过下跌。

8月初创企业市值增长的亮点在激光雷达企业,LAZR增长了31.49%,VLDR则为29%,在总体趋势不稳的大环境中,2家企业的市值有如此高的增长,让人刮目相看。

最近无人机受到广泛关注,没有激光雷达,无人机无法完成预定工作目的,目前,无人机广泛被运用于热点地区,激发了激光雷达的需求。Velodyne HDL-32 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扫描速度高达每秒140万个点,32条激光线束在 40度视场范围内创建高分辨率点云。采用这一系统的无人机能够穿透覆盖住场地的茂密植被,在地面每平方米可收集多达400个点云数据。技术的先进性激发了需求。

LAZR的市值大涨,与沃尔沃新车将搭载公司产品有关。有消息称,Luminar在墨西哥蒙特雷的一家工厂已在前不久生产出样品,预计该工厂将在2022年底实现商业规模生产。受利好消息刺激,LAZR的市值大涨在情理之中。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市场厚度、宽度都高于无人机市场,LAZR的增幅超过VLDR合情合理。

8月份,让人非常惊讶的是法拉第未来的跌幅高达43.82%,此前有传言,法拉第未来账上现金很难支撑到FF91交付,这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信心。8月15日晚,法拉第未来宣布新融资,称新的担保票据工具提供5200万美元(约3.5亿人民币)的承诺资金,并表示正与多个投资者积极商谈追加融资事宜。然而,这笔资金对于造车来说并不多,没有大额新资金进账,投资者的信心还是难建立。

附:2022年8月完整榜单

文:汽车市值研究组 编辑:齐萌 版式:赵方婷

给小编加个鸡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