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和易传哪个更好(三千多年前的易经为何选择)

讴阳读《易》心得(二)

最能“变”的字

三千多年前的《易经》为何选择“易”来命名,想必始创者有其周到的考虑。说法有几种,皆存其理。从字造字本身来说,原始人多因图象而设字。但“易”非“昜”字。“昜”,上部为“日”,下为神话传说中住在太阳上的“三足乌”,后因“隶化”写成“昜”字。古来也有说法,意思是伏羲作八卦,远取诸物,“易”字是鸟的形象,从象形看,此说有一定道理。但“易”“昜”形近,并非一回事,我们常说“木易杨”,实则错讹。比如杨四郎兵败流落北国,将姓氏拆开改名“木易”。其实读音不一样,以“易”为旁的字多读“易”音,惕、踢、锡是也;以“昜”为部的字多读“昂”音,杨、阳、汤、荡等便是。“易”最初的含甲骨文和金文所留存的字形来看,确实很像蜥蜴。东汉许慎“说文”曰: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是言“易”为“蜴”的初字。清代段玉裁有说文解字,言蜥为蜥蜴,说蝘在壁为壁虎,在草为蜥蜴。也就是说,“易”得本意为蜥蜴。上部是首,下部为四足,象形也。但古代的祕书做了拆字,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即日上易下。上从日象为阳,下从月象为阴,恰刚柔相当,阴阳适配。祕书就是纬书,纬书是谶纬之文字,附著儒学经典,适应于天人感应的思想而应运而生,实则多为预言、应验和谶兆,与神学有关,也有不少天文地理知识,但迷信色彩不乏。仅易经的纬书就有八种,纬书实为伪书,因是古代书籍,多少还是有一些价值的。纬书解字多言其形,而非其义,日月之说近其理,然“易”下半部也非月字,更不符合六书造字法的本义。蜥蜴说是合乎文字发展规律的。蜥蜴明显的一个特点是能随着周围环境变化而改变体色,其次是能够自截断尾,断处细胞终身保持坯胎组织的生长特性,所以断了尾巴还可以长出来。由此可知,蜥蜴的特征在于变,这样的变,是适应于环境和生命延续的。其实每一类生命都会变,只是变得程度不同而已。万事万物皆变,蜥蜴便是一种哲学符号,它无疑揭示了宇宙观的本原。其实佛教禅学、老子道德经等,都汲取、继承了这样的精血。因为蜥蜴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字典《说文》记录的,有书为证,应视为可信。至于后来引申义,诸如交换、更改、替代、蔓延、容易、简易、平易等等,自毋庸多言。而成为易经的代名词是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的,甚至成为神农氏、轩辕氏、周文王所创《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易的总称,有如天赐,足以佐证华族的先贤所具有的大智慧。老表朱熹在煌煌大序《周易本义序》中说:“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朱熹微言大义,取易名之,而理于其中明矣。易字的飞鸟说,也是说鸟的生命运行,依托于动,亦即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必须适应所有的处境,其妙诀在一“变”字。蜥蜴说,更是在于蜥蜴的色变,适应环境和生存,以如是之不断变化,取名为易,亦可象征森如万象的大千世界之运行至道。即便日月之说,也言及世界两个矛盾物体,正好适应易经阴阳二元论的文化哲学。东汉末年的大儒学家、经学大师高密人郑玄著有《易赞》,说:“易”有三义,一是简易,二是变易,三是不易。所谓易字的含义,更为丰富。大道至简,易经则把大宇宙与人生小宇宙是万千气象的变与化,这是不变的,是为不易。不易自有不易的规律,宇宙与人事的往复变化、秩序和法则是有轨迹可寻的,所有这些可以简化为一个字“易”,这就是简易。易经用简单的符号表示万事万物,并把规律性的因果关系示之与人,产生占卜的效果,应该说它是经验性的预测,并非迷信。郑玄说对的易则不易,虽有渊源,甚至易经本身也有此类箴言。禅宗入住中国后,很多公案和经典,都是以动为不动,以静为不静,其实一切在心,心动万物在动,心静万物皆静,心空万物都空。这样主客体换位的思维,亦即易经绝对辩证法的文化思想。这样的文化与思想,自然是一种哲学智慧的浓缩。如是我闻,我们还是洗碗去,喝茶去,为什么,易经会告诉你。

易经和易传哪个更好(三千多年前的易经为何选择)(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