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家校共育的建议 家长们怎么在教

01

表姐的儿子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最近还在学习拼音。

上个星期表姐录制了好几个视频发在群里,并@我寻求解决办法。原来小侄子无法正确拼读“re”这个读音,他拼出来的永远都是“r-e-le”。表姐说,连儿子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都学会了,可孩子依然不会,为此夫妻俩还把儿子痛打了一顿。

拼音,是汉字启蒙的关键内容,也是一年级上册至关重要的知识点。这学期开学以来,身边已经有好几个亲戚和朋友向我吐槽辅导孩子拼音的崩溃了。

家长对家校共育的建议 家长们怎么在教(1)

有的说,孩子按着顺序会读,打乱顺序就一个也不认识了。有的说,单独的声母和韵母孩子会读,可一旦组合成完整的汉语拼音,孩子就乱读了。有的说,自己教孩子后鼻韵母,教得口干舌燥了,可孩子还是只会发前鼻韵母的读音。

是啊,尤其是那些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这个阶段学拼音真的让家长直呼太难了。可作为家长,谁又不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完全掌握呢?

02

近日,因学生不会整体认读音节,江西新安县一小学老师罚站学生,并拍视频质问家长“怎么辅导的”,引发全网热议。

视频里,老师让不会整体认读音节的孩子全部站到讲台上,然后一边录制视频,一边拿腔拿调地说:“让你们家长看看啊,这么多人,什么是整体认读音节都不知道。家长们,怎么在教?怎么在辅导?(这节课)我上不下去了。”

很快,官方就回应了,称这个老师是聘用的,不是有编制的老师,系代课教师。

家长对家校共育的建议 家长们怎么在教(2)

网友们纷纷评论道:

“这个老师把自己的无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学校的甩锅也是炉火纯青。”

“这锅甩得,明明白白的。”

“现在的家长真难,上完班回来还要辅导作业,作业没辅导好,老师要说家长,家长要是会,还送学校干嘛?”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几个懂得音节?孩子不会拼音,此老师就把责任推给家长,真是贻笑大方。”

“还是我们小时候老师好,只要不是打架闹事,老师基本不会找家长。成绩不好老师会下课专门教一会儿。”

03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学习拼音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崩溃?其实我觉得这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家长对家校共育的建议 家长们怎么在教(3)

第一,每个孩子的接收能力和输出能力不同。现在的孩子只要年满6岁,就可以上一年级,而我们小时候必须满7岁才可以上一年级。虽然中间只相差一岁,但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其实班里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不管是从听课效率还是自我约束能力方面,都是要比年龄稍小的孩子好一些的。所以,让孩子提前一年进入小学,这本身对孩子就具有一定的挑战,而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参差不齐的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

第二,受方言影响。就拿我来说吧,曦曦妈是重庆人,我们的方言里往往是平翘舌不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不分,边音和鼻音不分。之前女儿班上一个女生,发“能”的音节,不管父母如何教,她始终都只会发“nen”,我也曾因为这个读音,教过她一个小时,可她也始终不会发“neng”。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都纠正不过来。现在上三年级了,那个女孩依然还是读“nen”。

第三,现在的一些发音,跟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学的发音,已经发生了变化。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如今的拼音中,发音与我们小时候所学的拼音明显不同的有“o”和“ong”。我们小时候学“o”,就是“公鸡喔喔叫”,发“喔”的读音。但现在的发音完全不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是口腔发音,现在“o”的发音更像是喉咙传出的声音。“ong”的发音也是同样的道理。

家长对家校共育的建议 家长们怎么在教(4)

第四,很多家长没有辅导能力。抛开那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以外,其实很多父母也是没有辅导孩子的能力的。尤其是父母小时候成绩就不太好的,更是在辅导孩子拼音的问题上显得无能为力。别说拼音,就连很多常见的小内容,家长也不一定能够辅导。就拿我语文上周末布置的练习册来说吧,有一个题目要求写出“安心”的近义词。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安心就是放心,可女儿班上一个家长告诉我,她辅导孩子写的“用心”。

04

哪一个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拥有好成绩呢?但这些都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也不能全怪家长啊!

老师和家长,其实都应该站在正确的角度看待问题,任何一方甩锅,都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去年,也是正值一年级上册快到期末的日子,一位家长在楼下车库与人聊天,非常大声地宣扬,说他儿子一年级上册都学完了,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却连笔顺都没有教过,导致孩子写的每一个笔画都是错误的。我当时就听不下去怼了她,一年级上册正是学习拼音和简单笔画学习的关键期,老师怎么可能连生字的笔画都不教?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应该反思孩子的听课效率等问题吗?为何要制造谣言污蔑老师呢?

家长对家校共育的建议 家长们怎么在教(5)

同样的道理,面对孩子整体认读音节不会的情况,老师利用好课间休息、中午休息的时间,或者放学把这部分孩子留下来再补一补,怎么会补不起来呢?又或者让已经会了的学生,带一带还没有掌握的学生,也是一个好方法啊!

家校共育的确很关键,但我认为家长的重点在于家庭教育,老师的重点在于学校教育。如果把老师的任务也分给家长,那老师怎么不把工资也分给家长呢?

————

对于江西新安县这一老师的做法,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跟曦曦妈探讨你的观点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