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会写诗作画的华智冰)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扎着马尾辫,背着红色双肩包,一位叫“华智冰”的女大学生走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她不仅形象亲切、言语自然,还会作诗、绘画,并具有一定的音乐才艺……

从视频上看,“华智冰”面容靓丽,与普通大学生无异,但她却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的虚拟学生,也是我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

清华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会写诗作画的华智冰)(1)

01:35

清华大学迎来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 视频来源:华智冰THU官方微博。(01:35)

当距离韩国电影《我的机器人女友》上映了十多年后,“我的AI学妹”在清华大学变成了现实。

6月3日,清华大学官网发布了科技日报的报道《能写诗会作画 清华大学迎来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其中介绍,毕业季即将来临,作为刚入学清华的学妹华智冰,是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谱AI和小冰联合培养,师从智源研究院学术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唐杰,即将开启在计算机系实验室的学习和研究生涯。

研发团队解释,视频中的场景画面是真人模拟,而AI学生华智冰的旁白、背景音乐、面容、诗词以及绘画作品,则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生成。

澎湃新闻(thepaper)注意到,华智冰的官方微博“华智冰THU”已上线,微博认证为“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6月3日,清华大学AI学生华智冰的视频一经发布,引来了网友们的围观。

大家纷纷留言“我想和你成为好朋友”“智冰姐姐,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粉丝了”“你喜欢人类吗?”“我的新女神,华智冰同学”“你高考多少分啊?”“你要什么时候毕业呢?”“她的论文查重率高吗?”

作为华智冰老师的唐杰也在微博底下留言说,“欢迎我们的华智冰”。他介绍,华智冰之所以聪慧动人,主要在于其背后所依托的是我国首个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智能模型悟道2.0。悟道要做的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迈向通用的人工智能,旨在赋能开发者,推动一个智能应用生态的形成,而华智冰就是这一努力的成果。

清华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会写诗作画的华智冰)(2)

华智冰的旁白、背景音乐、面容、诗词、绘画作品,均基于“悟道2.0”大模型和小冰框架的AI生成技术。 华智冰THU官方微博 图

“当前,人工智能正由感知智能时代向认知智能时代迈进。”唐杰表示,华智冰就像一个大模型,是数据与知识双轮驱动的人工智能,其学习能力主要在于从数据中抽取知识,机器可以处理数据,从而实现可持续学习,希望华智冰这个数字人能向认知层面发展,除了会作诗、绘画,还具有探索能力,未来还会编程,如给出一个任务,可以设计出页面、代码,而且能够运行。

清华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会写诗作画的华智冰)(3)

图说:华智冰的绘画作品。 华智冰THU官方微博 图

此外,华智冰还具有一定的推理和情感交互的能力。这是否会引起伦理问题,例如华智冰在学习中是否会遇到情感问题,唐杰明确表示,“当前是不会的”。人工智能的未来是主体化,具有自主意识,但至少要50年以后,当前AI主要是从算法向主体演化的过程。

而上述谈及的“智能模型悟道2.0”到底是什么来头?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智能模型悟道2.0的参数达到1.75万亿个,可以同时处理中英文和图片数据。该模型还引入大规模的知识图谱,构建了数据与知识双轮驱动的人工智能框架,并通过这种框架分析、理解富含前沿技术信息的知识。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栾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