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

2021年8月1日,日本东京,奥运会100米半决赛的现场,身披红色战袍的苏炳添站在了3号跑道上,纵观周围,却不见一张亚洲面孔。此时此刻,苏炳添不仅代表中国参赛,也代表着亚洲参赛。

啪的一声枪响,苏炳添以及一骑绝尘冲向终点线,把其他对手甩在了后面,包括后来夺得决赛冠军的意大利选手雅各布斯。虽然后者在后半程逐渐缩短距离,但却没有改变最后的结果。

苏炳添以千分之二的优势获得第一名,晋级决赛,并创造了9秒83的全新亚洲纪录。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亚洲人的骄傲。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1)

农村少年

1989年8月29日,广东省中山的一户家庭里,随着一阵哭声的响起,老苏家迎来了他们的儿子。父母希望这个孩子能给家里面增添更多的希望和光明,于是给他起名炳添。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2)

随着日子一天天流逝,小炳添逐渐长大,也越发地活泼。由于当时苏家离姑姑家很近,所以小炳添和表哥蔡建发经常在一起玩耍。

那个年代的孩子们,缺乏娱乐项目,最大的乐趣就是彼此互相追逐和玩打仗游戏。他经常和表哥一个追一个跑,反正是在泥巴地里,摔了跤也不怕受伤。

周围的乡亲们看到他俩追逐玩耍的情境,都说:“这俩孩子跑得真快啊!”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3)

又过了几年,小炳添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把他送进附近的学校读书。表哥大小炳添9岁,在和小炳添玩的时候,总是自己跑,让小炳添追。小炳添呢,也乐此不疲地在后面紧追不放。

后来由于表哥进入体队,经常训练,两人见面次数越来越少,期间,小炳添也读完小学进入初中。正是这个时期,他意外地与短跑结缘。

结缘奔跑

村里每到一定日期都会举办运动会,从而增强乡亲们的身体素质,大人孩子都可以参加。苏炳添由于之前总和表哥一起玩,觉得自己跑得也算蛮快的,就参加了青少年跑步比赛。此时的苏炳添,身高才只有1米5多一点。

面对周围比他高、比他大的对手,却没有感到丝毫压力并拿了第一。

进入初中,随着功课的增多,玩耍的时间变得非常少。这让苏炳添感到十分头疼。

因为总是想着玩,苏炳添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经常被老师教育。“放学后不能走啊!”这样的话,苏炳添没少听。被留下开小灶的苏炳添,虽然人在这里,但心却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4)

学习不好的苏炳添,体育课表现却让人眼前一亮。据他的启蒙教练杨永强回忆:“记得有一次,老师教学生们篮球的训练方法,让他们逐个进行原地摸高。我就发现,苏炳添个子不高,却能摸到篮板。

之后,每当他上体育课时,我都会在旁边观察他的表现:他不但弹跳好,爆发力也强。于是我就把他收进了田径队。”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5)

苏炳添自己回忆:“当时杨教练找到我,问我想不想进田径队来训练。我当时正发愁怎么样可以不被留堂,得知这个消息就二话不说地答应下来,也没有想太多。现在回想起来,还蛮感谢那个时候的决定的。”

进入田径队的苏炳添,起初并没有正式的进行专业训练。但当他听到表哥获得了百米赛跑冠军时,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心想:“表哥可以我也行,田径队没进行专门训练,我可以自己先练。”

于是,家里的泥巴地和学校的石子地就成了苏炳添第一个训练场地。

学生生涯

开始正式训练的苏炳添,与其他体育生的表现截然不同。之前收纳他进队的杨教练也回忆道:“苏炳添在田径队训练时从不缺席,每次的训练任务都认真完成,而且态度非常积极,生活也特别自律。”

随着苏炳添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表现也愈加突出,他的身影也逐渐出现在市里的各大比赛中。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6)

在2004年的中山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苏炳添代表古镇中学参加了100米比赛,以11秒72的好成绩拿下第一名。这个成绩吸引了中山市体校的田径教师宁德宝,这名教师在赛后找到了苏炳添:“恭喜你,获得了第一名。”面对生人的夸奖,内向安静的苏炳添腼腆地笑了笑。

宁老师又问:“初中毕业就来中山体校,好吗?”苏炳添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好机会,重重地点头。

面对这名15岁的少年,宁德宝老师郑重地说:“要好好训练,我在学校等你。”说完转身离去了,苏炳添望着宁老师渐渐走远的背影下定决心要考入这所学校。

之后的他训练更加努力,并终于在同年12月被中山体校录取。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7)

刚到体校的苏炳添,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来热身,跑操。这让没有经历过如此强度训练的他感觉非常不适应。

除此之外,纵观整个体校,除了宁老师,苏炳添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或朋友,也让他感觉非常无助和孤单。但倔强的苏炳添不想就此放弃,就强忍着,白天坚持训练,晚上没人的时候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

这样过了一个月,到了体校考试的时候,苏炳添的成绩也受到了影响,负责训练他的教练也渐渐开始冷落他。这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棵稻草,苏炳添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偷偷地溜回了家。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8)

一到家,苏炳添委屈地跟父母说:“我不想去体校了。”苏爸爸一听就发了火:“多好的机会,你不好好把握。”说罢举手就要打他,苏妈妈赶紧上前阻止道:“孩子在外吃了不少苦,就先让他休息一下吧!”

这样,苏炳添才逃过了一顿揍。但体校发现苏炳添不见了,到处都没找到,急忙联系当初推荐他进校的杨永强一起帮忙寻找。

终于在午夜时分,他们在家里找到了苏炳添。第二天,杨永强和体校的教练一起劝苏炳添回校。苏妈妈出于心疼儿子,犹豫了。

关键时候,还是表哥蔡建发出来劝苏妈妈:“考虑到炳添的前途,还是让他回体校训练吧,这点苦难不倒他,我现在都是专业运动员了,炳添也可以的。”苏炳添听到哥哥的鼓励,儿时与表哥比赛并超过他的梦想又重新升腾起来。

就这样,苏炳添回到了体校。回到体校后,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训练。成绩慢慢变好,朋友也越来越多了。每次训练后他就和朋友们敞开心扉交流心得,这一习惯帮他赢得了朋友们的热爱与支持。

一见钟情

2002年,苏炳添进入古镇中学。

军训期间,苏炳添和伙伴们混得很熟,活泼好动的天性也展现了出来,他跑来跑去,活力无尽,每天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也成为最引人瞩目的风景线。也就是这迷人的笑容吸引了他命中的真爱——林艳芳。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9)

军训结束了,苏炳添和他的同学们回到校园。缘分是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东西,他和林艳芳竟在同一个班。

每天上下学,苏炳添都能在车棚看到一辆贴满各种图案贴纸的粉红色可爱自行车。他时不时的思忖:“这辆自行车是谁的呢?有机会一定要认识认识它的主人。”

这天,他故意没有按时到车棚,而是磨蹭了一会儿才离开教室。他刚到车棚,就看见一个文静的女孩推着那辆车从车棚走出来。记性好的苏炳添立刻想起,这是和他一起军训并在教室里和自己坐在一排的女孩。

灿烂的笑容和可爱的自行车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而真正让他俩走到一起的还是每天例行的收交作业。上面说了,苏炳添和林艳芳坐在一排,成绩优秀的林艳芳自然就成了这一排的组长。

起初每次收作业的时候,苏炳添都不能按时交。但苏炳添喜欢这个女孩啊,后来他每天都特别卖力气地写作业,为的就是在交作业的时候把各种关心、表明心意的小纸条交给她。

慢慢地,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虽然彼此没有过多的话,但心意已然相通。苏炳添觉得日子都是甜的。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10)

甜蜜的日子总是短暂的,2004年,苏炳添进入了中山体校。二人见面的次数从每天变成了一周。

苏炳添就把每天想对林艳芳说的话写在笔记本上,并在见面的时候把笔记本交给她。而在每次训练的空暇时间,苏炳添会把积攒的一角钱纸币叠成心形,每个月都送她满满的一罐。林艳芳每次收到男友亲手做的礼物时,都觉得非常的温馨。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11)

初显锋芒

苏炳添回到体校,积极参与和配合老师和教练安排的各种训练项目,并严格遵守着学校规定的饮食和作息。日子久了,这些规矩帮助苏炳添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即便是回家他也不胡乱吃东西,更不饮酒吸烟。

在日复一日的紧张训练中,两个月过去了,看着状态和成绩突飞猛进的苏炳添,教练为他报了省里的邀请赛,让他去练练手。

每天高强度的训练让苏炳添面对更大的赛场时并没有表现出紧张,反而更加平静。在100米和200米中,他都闯进了决赛。而100米的决赛成绩更是达到了11秒7。

各大赛场的角逐、日常的训练如同无尽的能量,淬炼着苏炳添的躯体,他的实力更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5年,他在广东田径公开赛中以7秒31夺得60米比赛第三并以11秒34获得100米比赛的第三。

赛后,刻苦训练的苏炳添开始向各大赛事的冠军发起冲击。在2006年香港田径对抗赛中,苏炳添以100米10秒59和200米21秒07的成绩夺得了这两个项目的冠军,而这个成绩已经非常接近健将级运动员的水平。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12)

同年9月,苏炳添再次参加广东省田径邀请赛,这一次的目标已经从当时的重在参与变成了誓夺冠军。在100米的比赛中,苏炳添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决赛。这次决赛的对手中,他看到了之前比赛的对手,两个人在互相寒暄之后为对方鼓劲。

比赛开始,苏炳添和后者一起向终点,两人都记得当时相对方鼓劲的话,尽力冲向终点。最终苏炳添以明显的优势获得了第一。

赛后,苏炳添回到了中山继续准备着下一场比赛,直到12月,广东省田径队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全省范围内开始选拔。参加过各种比赛的苏炳添,引起了省队教练的注意。随后,教练联系到他并邀其参加选拔。

苏炳添后来坦言道:“当时并没有多想,进了省队就可以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我就参加吧。” 接下来,苏炳添毫无悬念的进入了省队。

训练挫折

进入省队后,苏炳添以强大的自律能力,很快适应了训练的强度和节奏。但到各种模拟赛的时候,他的成绩却总不尽人意,甚至还有了退步。

苏炳添对此也非常苦恼,在训练之余总是在思考造成退步的原因,却迟迟得不到答案。与此同时,他跑得越来越慢。他的教练也不再看好他,把培训重心放在了其他队员身上。

看到这些,苏炳添没有放弃,依旧努力地训练。直到2007年,不到1米7的袁国强成为苏炳添的教练,并指出身高是影响他速度的重要因素。

苏炳添这才如梦初醒,与教练多次交流后沿着这个方向继续钻研如何把脚步的频率、幅度与身高进行完美匹配。

在训练中不断地摸索总结中,他的成绩终于得到迅速提升,并进入国家队。这一年是2009年。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13)

原本以为进入国家队前景一片光明的苏炳添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训练瓶颈。无论他怎么训练,都比一个队友差0.01秒。

一次对内赛事模拟中,做了充分准备的苏炳添步入跑道,心想:“这次一定能赢得第一。”结果还是和这个队友差了0.01秒。苏炳添彻底绝望了,之后的几个星期他甚至怀疑自己还要不要继续下去。

这时,袁国强教练极力劝阻:“你比他差了0.01秒,就从0.01秒研究,怎么样才可以快0.01秒。你的潜力还远远没发挥,不能就此放弃。你不是喜欢学习和总结嘛,就把对手的比赛视频和自己当时的视频比较,汲人之长补己之短。

教练还与他共同研究,改善训练计划。不久,苏炳添的状态恢复,0.01秒更是成了他之后的训练哲学。

走出国门

在苏炳添深耕自己总结和创作的0.01秒训练哲学过程中,他开始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09年香港举办的东亚运动会上,年仅21岁的他在当时中国短跑名将胡凯发挥失常的情况下,顶住外界压力,在决赛以10秒33的成绩击败日本的木村慎太郎夺得冠军。

赛后,木村接受采访说:“中国出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我败得心服口服。”

次年的广州亚运会上,苏炳添再次崛起,在4×100米决赛上,苏炳添把自己的优势和0.01秒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帮助队伍以38秒78斩下金牌。

据后来的统计称,苏炳添单棒接力的速度甚至比夺冠的劳义还要快。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14)

2011年,苏炳添的高光时刻终于到来,先是7月在日本神户的第19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以10秒21夺冠,后在伤病困扰下以10秒27夺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00米铜牌。

一个月的调养恢复后,苏炳添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首破国家记录以10秒16夺冠,并被媒体称赞为追风少年。这个成绩为苏炳添增添了信心,他相信接下来会更好的。

2012年8月4日,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苏炳添在小组赛以10秒1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进入半决赛。此举打破了中国短跑史无人进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记录。

但苏炳添一心想冲进决赛,无形的心理压力影响了他的发挥。半决赛中可惜地与决赛擦肩而过。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15)

为国争光

2012年伦敦奥运会100米决赛最闪亮的点是来自牙买加的飞人博尔特,而苏炳添在这一年的最好成绩是10秒28,二人整整差了0.7秒。

早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博尔特就以9秒68的惊人速度夺得金牌。这让他成为苏炳添努力追赶的目标。

而冲击金牌谈何容易,挡在他与博尔特之间的还有当时的短跑名将张培萌。在2013年,张培萌就以10秒的速度刷新了全国记录。虽然苏炳添表现也很出色,但是在张培萌旁边,光芒还是被比了下去。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16)

在比赛、训练的过程中,苏炳添把自己的条件和特点与博尔特做了详细对比:“我身高1米72,博尔特1米95,身高差决定了我们步幅的大小。100米,博尔特只需41步就可以跑完,我得要48步。7步的差距我改变不了,只有通过增加步频来提升速度。”

在100米的拼搏路上,苏炳添一直默默地努力。他首先在国内的田径锦标赛获得冠军,随后在亚洲锦标赛以10秒17获得亚军。

2014年,张培萌状态下滑严重,苏炳添的状态却稳升。在仁川亚运会上以10秒10的成绩获得亚军,在夺金为国争光的路上又进一步。

2015年北京挑战赛,他以10秒06刷新了自己的记录。5月31日,美国尤金赛场上,苏炳添终破10秒,跑出9秒99的成绩,也成为第一个跑进10秒的亚洲人。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17)

实现亚洲零突破的壮举已经为国挣了光,但苏炳添心中始终记挂着:“没有在奥运赛场上的夺金,没能让国歌响彻田径赛场,我不甘心!”

苏炳添用他的行动继续追逐着他的梦想,时间来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金心切的他却在半决赛中发挥失常,而博尔特虽然再次夺冠,但成绩也不如前。

后来接受采访时,他说:“我还可以再跑,博尔特成绩也下滑了,而且我这次发挥失常,下次跑回来就可以啦。”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18)

永无止境

2018年,已经29岁的苏炳添仍然在冲击着自己的极限。这一次他把成绩提升了0.08秒:“我在训练过程中发现自己右脚的力量比左脚大,更能快速提升自己起跑速度,虽然比之前的多了一个步频,但速度也提升了。”

在平时训练时,苏炳添对自己的要求到达了残酷的高度。每次起跑之前,他会让自己的鞋子沾一层白灰。这样方便测量自己的步幅,并在训练时反复体会调整。

他更是每天反复观看自己的比赛视频,找出自己细微的提升空间,从而减少失误。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19)

进步在悄然无息中进行,2021年东京奥运会成为检验苏炳添训练成果的最佳场地。此时的苏炳添已经32岁了,这位征战赛场的老将在运动员生涯上熬过了自己的目标博尔特,并依旧向前。

半决赛中,伴随着枪响,苏炳添一骑绝尘跑在了前面。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对手是在田径方面有巨大优势的黑人和白人,若不先取得领先优势,后面会很难。

事实也证实了他的预判:在后半段,意大利的雅各布斯和美国的贝克逐渐缩短了距离,但前面苏炳添的优势太明显了。

最终他夺得了第一,也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9秒83。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20)

除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外,苏炳添还利用自己伤病休整的宝贵时间武装头脑,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暨南大学,就读于国际贸易学专业。

在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中,苏炳添也没有放弃继续深造,到了2017年他已经拿到了硕士学位,并开始攻读博士。

品学兼优的苏炳添在赛场上频频刷新自己的记录,对于训练和相关专业知识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据此,暨南大学在2018年正式聘请苏炳添担任体育副教授

苏炳添不辱使命,在比赛训练之余为学生上课和做专业指导,因其以9秒83刷新了亚洲纪录,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983教授。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21)

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各项机能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苏炳添开始积极带领和培养新人。谈到未来时,他表示:“我会在暨南大学开设专业的田径训练课,为祖国培养更多冲进10秒的优秀运动员。同时我也想跑得更快些,多为祖国争光,毕竟我还没有奥运金牌呢。”

苏炳添能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从农村少年到亚洲第一)(22)

不管苏炳添是继续拼搏,还是为祖国培养优秀队员,我们都要以他为榜样。

虽然没有获得金牌,但苏炳添已经是无冕冠军。他为我们带来的是奋斗不息的奥运精神,时刻鼓励我们勇往直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