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庞统的一生:三国演义中庞统的戏份那么少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一生:三国演义中庞统的戏份那么少(1)

在经典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蜀国阵营的门面担当,在不少观众心中留下了玉面书生的儒雅形象,而反观配角庞统,则被演绎成无人问津的大龄丑男。若非文化大V水镜先生说了那句“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只怕庞统就要淹没在人潮中,再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然而,既然影视剧里的庞统名气并不大,出场没多久还领了盒饭,水镜先生为何要给庞统“打广告”呢?历史上真实的庞统,又是否真能与诸葛亮齐名呢?

01南州士之冠冕

说来诸葛亮的誉满天下的好名声,固然有他自身努力的结果,但也离不开罗贯中替他加的技能以及后世狂热粉丝杜甫的宣传。

比如诸葛亮初出茅庐便“火烧新野”,《三国演义》里说这是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后立下的第一功。实际上,“火烧新野”是罗贯中帮他烧的,就连后来诸葛亮的成名作之一“草船借箭”,也是罗贯中帮他借的。

饶是如此,依然不影响诸葛亮在粉丝们心中的形象。他的狂热粉丝杜甫,一提到偶像诸葛亮就是一句“诸葛大名垂宇宙”,瞧瞧这声势,真是让诸葛亮想不出名都难。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一生:三国演义中庞统的戏份那么少(2)

可惜,罗贯中和杜甫宣传的再卖力,也只能让诸葛亮多赢得些“身后名”。在真实的历史上,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名气虽有,但并没有《三国演义》里渲染的那么夸张,反倒是被《三国演义》忽略的小透明庞统,才是真正的名人。

三国时代蜀国大臣杨戏,曾在《季汉辅臣赞》中评价庞统说“军师美至,雅气晔晔”。这分明是说庞统帅得没朋友,周身流露出不俗的气质,放在偶像剧里就是个绝美的欧巴。

绝世的容颜下,庞统还有着满腹经纶。《三国志》里说:“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这就是说诸葛亮自称才华能比得上管仲、乐毅,但是当时的人压根不买账。可庞统不一样,他自幼熟读诗书,二十郎当岁时去拜访名士司马徽,被司马徽夸赞为“南州士之冠冕”,就此名声大噪,成为了天下公认的名人。

不仅如此,等到两人参加工作后,一些名门雅士对两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诸葛亮跟了老板刘备,谁料刚入伙不久便遇到曹操率军南下,大破刘备军队,逼得刘备败走夏口。

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得作为商务代表去东吴求合作。然而,东吴的一群名士听说诸葛亮要来,几乎没什么人买账。虽然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诸葛亮与东吴名士们的立场不同,但诸葛亮名气不够响亮,也是东吴名士不待见诸葛亮的原因之一。否则,哪怕双方各为其主,东吴名士完全可以私底下与诸葛亮交个朋友。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一生:三国演义中庞统的戏份那么少(3)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吴名士们对庞统的态度。想当年,周瑜一手推动东吴执行联刘抗曹的国策,算是把一群土生土长的东吴名士得罪了个遍。不过,后来周瑜英年早逝死在巴丘,庞统护送周瑜灵柩回东吴,东吴名士们早就听说了庞统的大名,待到庞统来到东吴后,一众名士对庞统可谓是礼遇至极,甚至庞统离开东吴时,名门出身的陆绩、顾劭、全琮还专门赶去给庞统送行。

02志长命短,天下重惜之

或许有人会说,庞统早年跟着周瑜做事,会不会是因为这层关系,才让东吴名士们对庞统更了解,变相显得庞统更有名呢?

诚然,庞统确实做过周瑜手下的功曹,但庞统能得到东吴名士们的敬重,并不完全是因为工作原因,更多的还是庞统自身强大的业务能力。

这一点,想来刘备的体会应该很深刻。当年刘备被曹操杀得四处乱窜,有人劝刘备劫持刘琮抢地盘,刘备却仰天长叹道:“吾不忍也。”

后来蜀汉集团要发展,张松、法正等等谋臣,集体劝刘备偷袭刘璋夺取益州,刘备再次婉拒大家的意见,弄得蜀汉集团的员工们又是着急,又是无奈。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一生:三国演义中庞统的戏份那么少(4)

不过,这种让蜀汉员工们抓狂的局面,终于在庞统手中彻底改变。说来庞统一开始劝刘备取益州时,刘备也对着庞统说了一篇大道理,意思无非是咱们做人要厚道,这种抢同宗地盘的事,会失信义于天下的,万万不能做。

庞统一听,当即反驳道:“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这句话的意思是:“主公啊,你简直就是个憨憨。现在这种乱世要因时制宜。当年春秋五霸尊王攘夷,还不是靠着吞并弱国做大的?你要真可怜刘璋,就在事成之后封他一大块封地,也算对得起他了。反正这地盘他也守不住,你不取,迟早落在别人手里。”

这句话在史册里虽然只占了豆腐块那么大个版面,但却直击刘备的心灵。靠着庞统的这番分析,刘备终于放下了偶像包袱,转而全力以赴夺取益州。

多少人想干没干成的事,就让庞统这么三言两语办到了。消息传来,蜀汉将领不知有多少人睡着了都笑醒了。不过,众将欣喜于刘备终于突破心理障碍的时候,庞统可没闲着,他继续充当夺取益州的战略规划师,为刘备制定了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一生:三国演义中庞统的戏份那么少(5)

在庞统的规划下,刘备大军一路高歌猛进,益州将领吴懿听说后,干脆带兵来降刘备,准备抢个原始股。

由于吴懿是第一个投降刘备的益州将领,刘备大喜过望。他立刻给吴懿官升三级,还摆下庆功宴,俨然益州已是囊中之物。

眼见刘备兴高采烈,蜀汉的将领们也纷纷向刘备敬酒祝贺。一来二去刘备就喝飘了,全然不顾平素的老板形象,直接在宴会上感慨了句:“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庞统一听,忍不住回怼道:“讨伐别人的地盘有什么快乐可言,你能说出这种话,可见不是什么仁义之军”,说完,庞统便径直离去。

不久后,刘备的酒醒了。他想起自己在酒宴上说过的话有些后悔,便让人将庞统请来,然后问庞统说:“今天这事,到底是谁不对?”

庞统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君臣俱失。”

正是这份不媚上的傲骨再加上超强的业务能力,让刘备愈发看重庞统,也让庞统在蜀汉集团里担任了越来越多的重要任务,名气也随之越来越大。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一生:三国演义中庞统的戏份那么少(6)

可惜,这位蜀汉集团的重要成员,却不幸在雒城之战阵亡。消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悲痛至极,用史书的话说就是“言则流涕”,一提庞统就哭个不停,根本就不能听人说庞统。

这一幕,倒是让人想起了郭嘉死后,曹操痛哭流涕的说:“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从某种角度看,庞统就相当于刘备身边的郭嘉。他才华横溢又忠心事主,对外在蜀汉重要盟友东吴集团中声名远扬,对内既能纠正刘备错误的言行,又能为刘备提供中肯的意见。单从这点来看,庞统在《三国演义》里的戏份虽然少得可怜,但若说他的才气与名气跟诸葛亮比肩,还真不能说是过誉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江表传》、《九州春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