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介绍(七夕乞巧)

七夕节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介绍(七夕乞巧)(1)

七夕节的美丽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是人们把天上的星宿神化和人格化的结果。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织女因心灵手巧、美丽聪明,在旧时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女子们便会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所以七夕也称乞巧。

七夕节介绍(七夕乞巧)(2)

在古代,刺绣是女子的必备技能,需从闺中起就学习刺绣,所以刺绣又称“女红”。在“龙耀帝乡——清代宫廷御用品展”中,就有一对宫中女子的女红作品——红缎彩绣荷包。

七夕节介绍(七夕乞巧)(3)

七夕节介绍(七夕乞巧)(4)

七夕节介绍(七夕乞巧)(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沈阳故宫,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文化产业信息平台联系邮箱:yaoyanan@rmrbgg.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