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说的胡话有哪些(穷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

贾宝玉说的胡话有哪些(穷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1)

  题:穷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贾宝玉反而胡打海摔,啥意思?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贾宝玉说的胡话有哪些(穷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2)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见了花袭人娘家的两姨妹子,连连称赞,说她们生得好,正配生在这深堂大院里。

  袭人道:“他虽没这造化,倒也是娇生惯养的呢,我姨爹姨娘的宝贝。如今十七岁,各样的嫁妆都齐备了,明年就出嫁。”

  可见,袭人认为,生在富贵家庭的孩子是有造化的,但是,自己的两姨妹子虽是穷苦出身,倒也是娇生惯养,很得父母宠爱。父母爱子女,也是人之常情,穷人家孩子确实也有娇生惯养的可能性。

  《红楼梦》故事里,贵妃吩咐娘家人端午节到道观里作好事,贾母亲去拈香,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不小心撞到王熙凤身上,被凤姐照脸打得翻了个筋斗,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都喊着要拿住拿小孩打一顿。

  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

  且不说贾母怜惜贫穷人家的小孩,吩咐给钱买果子吃,只这“娇生惯养”就有些稀奇,便是史湘云出身侯门秀户,早年没了父母,作者尚且感慨道:“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怎么小门小户的孩子反倒更加娇气了呢?

贾宝玉说的胡话有哪些(穷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3)

  其实,贾母如此说,不过是“大家妇人口吻”,恰恰说明了贾母的修养极好,而紧接着又提“势派”二字,可知贾母此说,正是照顾穷人家的自尊心。如若不信,咱们再看“宝玉会秦钟一节故事”!

  看官听说,贾宝玉是个年轻心热的主,他第一次和秦可卿见面,听说对方有个弟弟和自己差不多的年纪,顺口就说要见见。

  后来,贾宝玉又去了宁国府,刚好秦钟也在,秦可卿便提了一嘴,说秦钟在书房里。结果,王熙凤来了兴致,也要见秦钟,尤氏作为宁国府的当家主母,说了这样一段话。

  尤氏笑道:“罢,罢!可以不必见他,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们,胡打海摔的惯了。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

  看官听说,尤氏口中的咱们家的孩子们,首先当然是指贾宝玉,其次便是指的贾府的公子哥们。

贾宝玉说的胡话有哪些(穷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4)

  贵族公子,从小儿娇生惯养,呼奴使婢,到了尤氏口中,如何就成了胡打海摔呢?是因为贵族家教严格,教育子孙就像审贼一般吗?是因为大家公子规矩大吗?

  确实,大族人家的子孙,无论是行卧起坐还是饮食服饰,都是大有规章的,每天还要跟家里的长辈问安、行礼,又要辛辛苦苦读书写字,处处下苦功夫,不比小家子,比如尤二姐见贾蓉对自己无礼,骂道:

  “蓉小子,我过两日不骂你几句,你就过不得了。越发连个体统都没了。还亏你是大家公子哥儿,每日念书学礼的,越发连那小家子瓢坎的也跟不上。”

  《红楼梦》故事里,连尤二姐都晓得,大家族有大家族的体统,子孙必须念书学礼,林之孝家的媳妇教育贾宝玉等人,说得就更加清楚明白了。

贾宝玉说的胡话有哪些(穷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5)

  林之孝家的笑道:“这才好呢,这才是读书知礼的。越自己谦越尊重,别说是三五代的陈人,现从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轻易也伤他不的。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行事。”

  但是,尤氏拿贾宝玉和秦钟对比,说贾宝玉胡打海摔惯了,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不过是为了显出秦钟的斯文、腼腆,不擅于应酬交际罢了。所以,脂砚斋给出了这样的点评。

  甲戌双行夹批:卿家“胡打海摔”,不知谁家方珍怜珠惜?此极相矛盾却极入情,盖大家妇人口吻如此。

  显而易见,贾宝玉是所有人珍怜珠惜,捧凤凰捧龙驹一样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所以,一见贾宝玉这个“无事忙”急着去见秦钟,众人便跟着着了忙。

  尤氏、凤姐都忙说:“好生着,忙什么?”一面便吩咐,“好生小心跟着,别委屈着他,倒比不得跟了老太太过来就罢了。”

  看官听说,尤氏是贾珍的媳妇,凤姐是贾琏的媳妇,这两人都是贾母的孙媳妇,她们之所以担心委屈着贾宝玉,是因为宝二爷是老祖宗的心肝宝贝,不能有任何闪失。

贾宝玉说的胡话有哪些(穷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6)

  若是贾母在跟前,自然有贾母的丫环帮忙一起看着,贾母不在,所有的责任都在她们身上,怎么能不小心呢?所以,王熙凤转念一想,不如让秦钟出来见面,省得麻烦贾宝玉进去了,贾宝玉离了自己眼前,出了事,不是闹的,承担不起。

  凤姐说道:“既这么着,何不请进这秦小爷来,我也瞧一瞧。难道我见不得他不成?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就罢了,竟叫这小孩子笑话我不成?”贾蓉笑道:“不是这话,他生的腼腆,没见过大阵仗儿,婶子见了,没的生气。”

  《红楼梦》故事里,尤氏要照顾儿媳妇秦可卿的面子,自然得说得委婉一些,才是大家族孙媳妇的作风。而在王熙凤面前,贾蓉是晚辈,首先要照顾王熙凤的面子,而不是秦钟这个小舅子的面子,便直说秦钟见得世面少,只怕不善言辞,失了礼节。

  可见,古代的贵族,贵在知礼懂分寸,不分男女老幼,凡事都得掌握好分寸,有礼有节。而相比于贵族的孩子,寻常人家的孩子,多半是没机会见识大场面、大人物,容易畏畏缩缩,凡事不敢向前,反而显得娇气。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