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族是如何篡权夺位的(历朝历代夺权篡位的人那么多)

历朝历代夺权篡位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唯独司马家族普遍遭人鄙视。

相信很多人一定会说:得国不正,治国无能,开国就有亡国之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在这里。

说起司马家族,就不得不提到司马懿。因为没有司马懿打下的基础,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李白也不会写下“晋代衣冠成古丘”的诗句了。

司马家族是如何篡权夺位的(历朝历代夺权篡位的人那么多)(1)

司马懿

别的不说,就让我们先看看史学家们怎么看待司马家族的:

司马懿父子当权后,凡忠于皇帝或被疑心忠于皇帝的士大夫,大批被杀!于是这些当了官,或尚未当官的知识分子,发明了一种最好的避祸方法,那就是完全脱离现实,言论不但不涉及政治,也不涉及任何事物,以免引起曲解诬陷。清静无为的老庄哲学,正适合这个趋势。士大夫们遂以谈了很久还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是第一学问。因为他们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当权人物逮捕他的把柄,这种纯嘴巴艺术,被称为“清谈”有的名士过度饮酒,有的名士装痴装狂,有的名士父亲去世了不但不服三年之丧,反而不留一滴眼泪。所有的行政官员以不过问行政事务为荣,地方官员以不过问人民疾苦为荣,法官以不过问诉讼为荣,将领以不过问军事为荣。结果,引起了全国性空前的腐烂!《中国人史纲上》柏杨

当曹家大权落到司马家族后,好戏来了。这是一个虎狼家族,他们在权力之争上,向来是毫不客气的。你宰我的时候,像宰猪一样。我宰你的时候,也像宰猪一样。在他们之间,根本看不到一丝人性!为了权力,他们手足相残,杀的时候,根本不拿对方当人,而是像猪猡一样地宰掉!《历史的点和线》魏得胜

曹魏末年司马氏欲代魏自立,必然不会宣扬于己不利的忠君思想,孝就成为司马氏治理天下的首倡的伦理道德《魏晋南朝的君父先后论》唐长孺

晋武帝以荒淫怠惰,遗患后嗣名。然帝在历代君主中,实尚未为大恶。所不幸者,则以仅足守成之才,而当开创之世耳。盖晋之王业,虽若成于宣,景,文三朝,然而所就者,实仅篡窃之事,较诸阴谋篡窃,殆百倍过之《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

这就是司马家族所建立的晋朝:

1、吏治腐败,官员争相竞富,罢免州郡兵,自废武功。

2、自古以来开国皇帝就开始卖官鬻爵你可曾听闻?没错,司马炎就是这么一位开国皇帝了。因为日日花天酒地,自己的私房钱不够用了,司马炎为了敛财就开始明码标价开始卖官。 地方豪强花钱买官,那自然要从当地百姓手中剥削回来,吏治腐败可见一斑。 到了司马衷继位后,甚至连民间拐卖人口、人口买卖都不禁止了。

3、逆历史潮流发展,恢复了分封制,后面的八王之乱的根源就在此。

4、立了一个白痴太子,导致贾南风轻松夺取大权,然而贾南风压根不会治国。

难怪祖逖北伐前向司马睿一度总结道:“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沈弱之士欣于来苏,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 不是外族多厉害,而是你们宗室互砍的问题,所以才导致外族趁虚而入啊。

当然祖逖说的已经很客气了,司马衷是个弱智,所以我就不说他无道不无道了,但贾南风肯定是无道的。 顺便一提,司马睿听了祖逖的话后,就不管祖逖了,当然这都是后话。

司马家族是如何篡权夺位的(历朝历代夺权篡位的人那么多)(2)

祖狄

值得一提的是,西晋太康盛世时人口一下子出现了两千多万人,这与三国统一战争烈度较小有关。刘禅孙皓直接撒丫子举白旗。但是这个人口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晋书 文帝纪》记载:“是以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狂狡贪悍,世为寇雠者,皆感义怀惠,款塞内附或委命纳贡,或求置官司。九服之外,绝域之氓,旷世所希至者,咸浮海来享鼓舞王德,前后至者八百七十余万口。”

可见司马昭专权时期,当时迁入中国境内的胡人移民总数竟然高达870多万人!据有关学者研究,其中匈奴人有八九十万人,羯族约有三十余万,氐族有七八十万,羌族则和氐族大体相当,乌丸有二三十万,鲜卑更多,达四百余万,加上巴氐,丁零,高句丽,夫余等其他胡族,合计870多万,而西晋全盛时中国汉族人口是多少呢?

《晋书》记载:“太康元年,平吴,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古代中国的户口统计通常只包括汉族人,由此可见280年的中国汉人为1600多万人,其中吴国遗民人口为:“其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原蜀国遗民人口为:“其户二十万,口九十万”,

如果再去掉淮南和荆州北部的原魏地人口二百余万,西晋时期中国北方的汉族人口就只有1000万多人,那么按《晋书》的数字,胡人移民的人口已非常接近了中国北方汉族人,占中国北方总人口总数的43%左右,几乎达到半数,北方民族分布的状况和民族力量对比,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致使胡汉两族力量对比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一个新的不稳定信号。

司马昭直接拉来这么多胡人来填充人口,想干什么?

后复与晋人杂居,由是平阳,西河·,太原,新兴,上党,乐平诸郡靡不有焉。泰始七年,单于猛叛,屯孔邪城。武帝遣娄侯何桢持节讨之,桢素有志略,以猛众凶悍,非少兵所制,乃潜诱猛左部督李恪杀猛,于是匈奴震服,积年不敢复反。

其后稍因不忿,杀害长史,渐为边患。侍御史郭钦上疏曰:戎狄强犷,历古为患。魏初民少,西北诸郡皆为戎居,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廷矣。宜及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出北地,西河,安定,复上郡,实冯翊,于平阳已北诸县募取死罪,徙三河,三魏见士四万家以充之。裔不乱华,渐徙平阳,弘农,魏郡,京兆,上党杂胡,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万世之长策也。”

帝不纳。至太康五年,复有匈奴胡太阿厚率其部落二万九千三百人归化。七年,又有匈奴胡都大博及萎莎胡等各率种类大小凡十万余口,谒雍州刺史扶风王骏降附。明年,匈奴都督大豆得一育鞠等复率种落大小万一千五百口,牛二万二千头,羊十万五千口,车庐什物不可胜纪来降,并贡其方物,帝并抚纳之。《晋书.北狄传》

根据晋书北狄传的记载,司马炎时期依旧大批内迁胡人,致使部分地区胡人人数比汉人还多!

后来南匈奴单于,去卑的儿子刘猛反叛,虽然最终以不光彩的手段平定,但是留下来严重的问题,御史郭钦向晋武帝司马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结果晋武帝司马炎不听也就算了,居然还放了太阿厚等一群匈奴人进入内地。

而且西晋时期对于匈奴等胡人的管理是非常失败的,直接为五胡乱华埋下了伏笔,该收的不收,该防的不防。众所周知,曹操曾经抓走南匈奴单于呼厨泉,虚封南匈奴的去卑管理南匈奴,并且用汉人为司马监视南匈奴五部包括屠各匈奴部落。但是在西晋时期,刘渊的儿子刘聪一度成为左部司马,说明五部匈奴的监视者已经不再是汉人了,而是匈奴人来管匈奴人!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部落。但如此失察,问题可见一斑!

司马家族是如何篡权夺位的(历朝历代夺权篡位的人那么多)(3)

五胡

当然,在作者眼里,这一点才是最丢人最要命的问题!

胡人内迁确实是隐患,但如果能管理好,也是在缓慢的促进民族融合 东汉内迁胡人,不也照样有将近200年吗? 曹魏时期,并州胡人也很服从 为什么? 因为曹魏会管理啊,把匈奴分为五部,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扣押他们的单于本人或者儿子作为人质,还用汉人作司马监督匈奴的一举一动。

然而西晋是怎么做的呢? 不仅放了屠各酋长刘渊,还把他儿子刘聪也给放了。刘渊回去会就整合了南匈奴各部,一下子实力大增。 不过如果西晋只是做到这一步,那还尚可,毕竟刘渊虽然整合匈奴但对付拥有天下的西晋,实力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今吾众虽衰,犹不减两万。”

这是南匈奴右贤王刘宣对匈奴部族实力的评价,虽然司马氏养肥胡人,但是刘渊本人能调动的匈奴本族兵力上限最多三十万,下限有可能只有两万人!据史学家周一良教授在《乞活考》里的对匈奴汉国兵力的估计,匈奴汉国骑兵巅峰时期最多不过十万!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匈奴汉国,居然灭掉了大一统王朝的西晋,这怎么看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难怪很多人觉得晋书这部史书错误多多,原来这段历史本身就扑朔迷离!

司马家族是如何篡权夺位的(历朝历代夺权篡位的人那么多)(4)

资治通鉴

或许站在匈奴的立场上,他们会在自己的史书《汉赵记》里洋洋得意地炫耀:

我们以不可思议的劣势,居然可以灭掉一个大一统王朝,这就是开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但站在中原王朝的立场上,这是何等的耻辱,刘渊一个头顶流脓,脚长烂疮的货色,带着傅武,王弥,赵染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给灭掉,太丢人了!

司马家族是如何篡权夺位的(历朝历代夺权篡位的人那么多)(5)

刘渊

加上司马家族夺权篡位加上弑君的罪过,也难怪司马家族普遍遭人鄙视了。

司马家族是如何篡权夺位的(历朝历代夺权篡位的人那么多)(6)

冉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