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

普哥出新书啦!

5月25日,由人民出版社主办,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第一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东亿美术馆承办的“文心·匠心-赵普新著《掇珍集》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1)

中宣部国际传播局赵建国局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刘碧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著名诗人、词家、学者周笃文教授、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教授、泰斗级主持人陈铎先生、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教授柏啸虎(Brian Bruya )先生,东家APP CEO朱见山等嘉宾现场出席,央视著名主持人李晓东应邀主持本场活动。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2)

央视著名主持人李晓东

赵普,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保护工作已经近20年了,从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到东家APP联合创始人,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传承与保护的倡导者与践行者。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3)

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东家APP联合创始人赵普

新著《掇珍集》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文人生活雅趣的文言文小品图文集,其着墨最多者是对匠人、匠心的礼赞。通过其个人视角来展现中国手工艺的悠久传统。全书可谓言志共传情融汇,文心与匠心交织。古趣今情,文采焕然,引人入胜。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4)

蜚声国际的学者、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教授亲自作序。书中近百幅精美手工艺作品彩图,大都出自当代高水平的匠人之手,展现了当今中国匠人的眼界和水准。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5)

书中匠人作品展示

此外,全书由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教授柏啸虎(Brian Bruya )先生等学贯中西的学者反复推敲,译成精准英文,向全世界讲述中国当代美学故事,使英文读者也可以一窥古老文明在当今中国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6)

现场嘉宾为新书揭幕

赵普作为著名的演播艺术家,正音诵读了全文。读者可以通过扫码来欣赏作者的原音诵读。这也是国内第一本由作者亲自诵读的文言文作品。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7)

一本好书诠释手艺的文心与匠心

因为是用文言文来创作,赵普成了中青年作家群体中的“异类”。全书十篇雅文,充分展示了赵普深厚的古典文学造诣,也展现出其对文学、美学与人生的独到思考。

《好》文有他的美学观,其对“美”和“美育”的价值、意义作了阐发。藉一双“儿女”,表达了“美”与国族的血肉关系,中有警策痛言。

《造物且有灵》是他致敬匠人之作,试图揭示手作与性灵的因果,发心与造物的次第。

《茶》为倾心之作。赵普用细腻的笔触诠释“茶滋味”中的人性与人情本质。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8)

《造物且有灵》片段

在《先生》一文中,赵普则表达了对冯骥才先生的敬仰和崇敬。赵普说:“写冯骥才先生的好文章也不知有多少。我之所以斗胆续貂,乃拜先生仁厚,不计晚生鲁莽。先生风华,我之管窥不及万分之一,好在所撰都是亲历、亲睹。

我给先生呈上初稿,先生回覆:‘字里行间,许多情意,让我感动。你有这么好的古文学修养,让我高兴。’我第一时间和家人分享了先生评语,像个成绩很差的小学生偶尔得到高分。为了鼓励我,先生题写了书名。”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9)

冯骥才先生与赵普

谈及文言文创作,赵普表示,这更像是一种自不量力的试错。这一过程或许徒劳且不堪,但我至少可以藉着这些文字来纾解胸中的怅茫。望流年、伤逝和往昔,更多是表达心底的敬意,向故人、创造与奉献。古汉语的含蓄蕴藉,简省洗练,章法修辞,总是令人神往。

当然,《掇珍集》令人神往之处,岂止是文言文的古典文学魅力,中英双语、繁简双版、赵普正音诵读等特色,足以引领古典文化的潮流。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10)

汇贤雅叙共话文化手艺传承

在新书发布会上,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致辞,就本书的创作历程、策划思路、编辑过程进行了全面介绍,为读者讲述了该书的诞生过程。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11)

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

本书英文译者美国东密歇根大学柏啸虎教授和马爱菊博士也深情回顾了与赵普交往及本书翻译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赵普与嘉宾媒体分享了书里书外的感人故事,妙语纷呈,精彩迭出,引发大家的共鸣,也激发嘉宾、媒体与作者的热切互动。

序者金耀基教授表示,《掇珍集》十篇小品,时有珍珑美句,篇篇独立,各有寓意,赵普君的《掇珍集》十篇,都是他“言志传情”之作,古趣今情,文采焕然,有魏晋笔墨,实现代之《世说新语》。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12)

书法家黄象明手书书中节选《医病园记》

知名汉学家、翻译家、文化学者,日本福冈国际大学名誉教授海村惟一表示,品味《掇珍集》,方知来自古国的“軄人”精神,依然存活于中国匠人心中。赵普奋力激活中国之“軄”魂,实乃功德无量。其自身之“軄”魂更令吾等崇敬不已,感佩无量。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13)

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教授柏啸虎认为,赵普的文章归于中国士大夫的传统,每一篇都专注于他个人经历中的艺术品,以及与艺术相关的人。通过精心构思,他将手工艺、匠人及情感相互交织,最终呈现出的不仅是那些瞬间,更是当今中国的故事。

一千年前的赵普用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千年后的赵普用工匠精神治国家,”著名诗人、词家、学者周笃文教授认为赵普对学识的潜心研究和文字造诣在未来可达到庖丁解牛的层次,并在现场表达了祝贺与期待。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14)

著名诗人、词家、学者周笃文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表示手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进程中某一时刻、某一节点上的标志性符号与历史记忆,《掇珍集》与赵普致力的守艺事业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表达方式。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15)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

在泰斗级主持人陈铎先生眼中,《掇珍集》是一本需要静心研读的著作,它所呈现的传统内涵与匠人文化,不仅有赵普对手艺的钻研和对匠人精神的坚守,更强烈地展现着他对守艺事业无法掩饰的热爱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16)

泰斗级主持人陈铎先生

著名主持人许戈辉、著名主持人栗坤、著名配音演员徐涛、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彭坤、宋英杰等赵普的一众圈中好友也纷纷为《掇珍集》新书送上最诚挚的祝贺。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17)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18)

匠心筑就中国文化的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计划,是普哥在加入东家APP不久后便提出的「文化名家 手艺匠人」联合计划。

高山流水觅知音,文人与匠人之间恰好可以形成这样一种知音关系,可以懂得彼此。文人能够读懂匠人的作品,而匠人能够领会文人的点拨。“高山流水计划”的目的便是将这些尚未相逢的知音,连接到一起。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19)

东家APP CEO朱见山

2016年年底,“高山流水计划”的提出振奋了整个匠人圈。跟着赵普的脚步,东家拜访了数百位优秀匠人,几十位文艺界巨擘。

实地考察、大师对谈、寻求资本、联合品牌等等一系列活动慢慢铺开。经过一整年的耕耘,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文艺大家、优秀匠人、实力资方、国际品牌相继加入东家,打算为中国手艺人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20)

文物修复专家施静、珠宝匠人大树

在发布会上,很多优秀的手艺匠人也应邀前来参加这场「匠心与文心」碰撞的文化盛会。文物修复专家施静、珠宝匠人大树、龙鳞装技艺大师张晓栋等都上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和匠人精神的感想。

赵普成长经历(掇珍集新书发布)(21)

在发布会的最后,赵普携手现场的文化名家、手艺匠人代表在数米长的「高山流水,守艺中国」的书卷上签下承诺。

这是这个时代的匠人与文人之间达成的最重要,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合作:文心与匠心将共同携手,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谱写新的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