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

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

袋料黑木耳是把黑木耳的菌袋摆放在室外的田块上或者在大棚内进行吊袋出耳管理的一种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色泽好,耳大肉厚,深受消费者青睐。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1)

1 栽培品种

黑木耳在5月初之前采收的叫春耳,6—8月份采收的叫伏耳,9月份后采收的叫秋耳。在西乡县主要种植春耳和秋耳。按黑木耳后熟过程所需积湿不同,可分早、中、晚熟三个品种;按耳片形状可分为全筋、半筋和无筋。其中全筋品种产量高,但品质差,半筋和无筋品种质量好,价格高。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2)

2 拌料装料

1)原料配方。锯木屑86%,麦麸12%,豆粉1%,石灰1%。

2)拌料。人工拌料,至少要保证辅料先拌3次,主料和辅料混合拌3次;或者先把辅料混合拌匀后,一层主料,一层辅料,混合后正反方向各拌2~3次。培养料加水拌匀后,要堆闷2小时,让其水分浸润湿透,以免影响灭菌效果。培养料的水分应达到50%~60%,用手抓拌好的培养料,以指缝间有水迹而不滴水为宜。

3)装料。西乡县黑木耳菌袋用16 cm×33 cm的聚乙烯菌袋,采用窝口的方式,用装袋机装袋可使装料、打孔、窝口一次完成,既节省人力,又保证了装袋的质量。袋要装紧,一般填料高度为20~22 cm,把成型管扎进袋中间孔内,将料袋倒置装锅灭菌。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3)

3 灭菌接种

1)灭菌。装好料的袋子要及时灭菌,不能放置过久,防止料变酸。蒸汽灭菌要做到 “攻头、保尾、控中间”,即大火攻头,点火后4~6小时要使温度升至100℃,中间100℃保持10~12小时,要注意观察水位,装锅及出锅过程应仔细检查破损料袋,发现后及时用胶带粘好,雨天出锅应采取防雨措施。或者采用高温高压灭菌。

2)接种。将已灭菌降温的菌袋(温度降到25~28℃时)送入接种车间进行接种,液体菌种要提前5~7天培养,接种时拔出成型管进行接种,然后用灭菌过的棉花或海绵进行封口。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4)

4 养菌

养菌期间,菌室温度要控制在22~26℃。前期需要加温,当菌丝开始大量生长时,需氧量大,同时产生大量热量,为了防止温度过高,要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流通,使袋内温度不超过26℃,随时排除杂菌感染的菌袋。前期预防低温,接种后的前10~15天,室内保持26℃,有利于菌种萌发和菌丝封口。中后期防高温,加强通风。当菌丝生长达到整个菌袋的1/4或1/3时,室内温度要逐渐降至22℃。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5)

5 排场

1)合理选址。场地要求:一是宽阔、平坦,无杂菌;二是洁净,最好是没排过木耳,甚至是连椴木耳也没架过的地方;三是水源好,以山沟水、井水最为理想,水要充足;四是通风向阳;五是排水良好。

2)选好下地划口时间春栽西乡县以2月15日至3月15日划口为宜,原则是室外温度达到5~15℃时就开始划口排场。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6)

3)排场步骤。依次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一是南北向或顺地势浅做畦,长度可因地制宜,宽1.2~1.5 m,高10 cm,畦埂 (作业道)60 cm,床面撒一层白灰,浇一遍透水,然后喷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最后在畦面铺上编织袋以免浇水、下雨、接帘时耳片溅上泥沙。

二是当菌丝长满菌袋15天后,运到出耳现场,运送时轻拿轻放,不要将菌袋挤压变形或破损。

三是菌袋表面消毒,用来苏儿、克霉灵或高锰酸钾配制消毒溶液,对菌袋表面进行消毒。

四是划口倒立出耳,划口时“口”离菌袋底部(贴地的一头)4 cm,距顶部2 cm,用划口机划口,口与口之间呈“品”字形排列,与床面垂直。

五是排袋。将划完口的菌袋摆在潮湿的床面上(摆袋之前如果床面干燥,要喷1次透水)袋与袋之间距离15~20 cm。为了节省上面覆盖的草帘或遮阳网等材料,可以采用集中催耳的办法,将菌袋密排于催耳床内,袋距2~3 cm,耳芽长出后再排开出耳管理。或者划口后吊在大棚里,进行催芽出耳管理,大棚内温度、湿度容易控制,但吊袋要注意间隙,加强通风管理,才能达到高产优质。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7)

6 出耳管理

出耳用水要用清洁水源,如果水质不好,成品耳片发黄,色泽不好,成品呈现老鼠皮色,影响品质。

1)催芽期(划口后7天)。即由划口至原基形成。为了保持湿度,其间塑料布不要掀开。要注意三点:一是防止高温,床内温度不得超过30℃,遇到高温天要采取加盖草帘或遮阳网等措施;二是如果上面盖的是草帘,需要在划口后的前一周内,早晚掀开草帘3次,让散射光照射菌袋,使划口处重新生长的菌丝尖端接受光线刺激,形成耳芽,盖遮阳网的,不用掀开;三是划口初期要严禁往菌袋上喷水,防止菌袋污染。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8)

2)耳芽生长期(8~15天)从原基形成至耳芽长到1~2 cm(形成核桃状)。这个时期,要加大湿度,使刚刚形成的耳芽始终保持湿润生长状态,为此要做到:一是盖草帘的,要去掉塑料布,昼夜盖着草帘,往草帘上喷水,使草帘始终保持湿润;二是盖遮阳网的要将塑料布掀开,往菌袋上喷1次水,再立即盖上压严,给床内增加湿度,以便使耳芽出齐快长;三是要加强通风,防止高温。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9)

3)子实体分化生长期(16~25天)。从核桃状至成熟。这个阶段可以将草帘、遮阳网、塑料布全部收起,使子实体在全光的条件下分化生长。集中催芽的要进行分床,床面铺设编织袋或地膜,以防止喷水或下暴雨时,将泥沙溅在耳片上。在水分管理上,要遵循“干长菌丝,湿长耳”的规律,采用“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管理方法。早晚往菌袋、耳片上直接喷水,晚上多喷,白天少喷。中午气温高时不喷,这样耳片厚且颜色好。出耳旺盛期,相对湿度要求在85%~95%,阴雨天少喷,晴天多喷。耳片膨胀、湿润、新鲜为水分适宜,如耳片积水,说明耳片吸水能力减弱,水分过大。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10)

7 采收

当黑木耳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开始变薄、耳根收缩、八成熟时采收最合适,要采大留小。此时的耳片品质佳、重量大,如果拖延采收,孢子弹射,既保证不了质量,耳片无弹,又会造成减产和流耳。刚下过雨或喷过水后,不要马上采收,让子实体在菌袋上晾晒半天,半干后采收,可避免出现蜷耳。采摘下来的黑木耳应在晾晒网或遮阳网上晾晒,防止耳片粘泥土。晒干后密封保存。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11)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种植知识,持续关注吉祥农业,为您种植养殖过程中答疑解惑。也希望大家帮忙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掌握种植技术!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