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三次写楚怀王被骗(不愿当棋子的棋子)

《史记·卷八》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见项梁军破,恐,徙盱台都彭城,并吕城、项羽军自将之……

赵数请救,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民。

为何三次写楚怀王被骗(不愿当棋子的棋子)(1)


以上事情发生于项梁攻打章邯失败后。在此之前,项梁军队节节胜利,后面秦军增加章邯兵力,项梁却骄兵轻敌,于是楚军大败,项梁身死。

当时,作为战神级人物的项梁被杀,楚怀王内心十分惶恐,直接迁都,并带着吕城和项羽的部队自己跑了。此时,赵地又被秦军攻得急,楚怀王这个名义上的王必须派人去救援,派谁去呢?楚怀王想到了项氏部队,这支时刻让自己心有戚戚的军队。

按说项梁死了,项羽接替是名正言顺的,但是楚怀王明显对项羽很忌惮,但是项氏军队里,自己又插不进人,就算弄个自己人去统领,别人也不一定会听话,于是,楚怀王想到了项氏不对的旧人宋义。

在楚怀王看来,虽然不能把项羽排挤掉,但是让宋义来恶心下项羽也好。

在楚怀王看来,秦攻赵是自己人生实现翻盘,摆脱棋子命运的契机,毕竟北上多危险啊,能不能攻下来两说,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去斗,只要自己安全就好,只要不是项羽当王就好。

为什么要防着项羽?因为这小子实在是反骨太明显,只要他上位,自己肯定没好日子过。果然,不久后,项羽直接杀了宋义,自己当了上将军。

为压制项氏部队,在夺了项羽军队的同时,楚怀王还与诸位将军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当关中的王。可见,其对项羽的不满已经十分严重了。

为防止项羽势力过大,楚怀王也是煞费苦心。楚怀王心理十分清楚,自己是被项氏的人立起来的,说得好听点是楚王,说得难听点就是一颗棋子,可是楚怀王偏偏又不甘心当一枚棋子,于是在定谁王关中的时候,明着是平等的,谁先入主关中谁就称王,但在具体安排上却明显地偏向刘邦。

项羽恨秦军杀了项梁,誓要为项梁报仇,与刘邦一同西入秦地,但是楚怀王不干,你当王了还有我的好日子过吗?于是就有了以下义正言辞的话:“项羽实在是凶狠狡猾,所过之城无不残败,败军之将无不坑杀,如果他去的话,秦军肯定奋力反抗,还不如找一个相对仁慈点的人去。”

在整个事情当中,楚怀王说谁先入关中,谁就当王,却偏偏又给了项羽最难的那一条路。

在楚怀王看来,秦军攻打赵地那么急,且赵地有着秦军的主力不算,还有修长城的众人,因此,就算项羽此去不被打死,至少也得被打残,更别说有能力去争夺关中,只要项羽势力减弱,凭借自己手上的兵力,就极有可能摆脱棋子的命运。

这也就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项羽比刘邦迟入关中。这一切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底下却是充分算计的结果。

不过楚怀王自己也没想到,项羽这么能打,不仅救了赵,还给刘邦摆了一道鸿门宴,让刘邦乖乖地交出了关中。

楚怀王为什么这么忌惮项羽?因为项羽锋芒过露,即使是表面上,对楚怀王,对以前的楚国旧臣都没有一点儿恭敬之心,且做事全凭自己心意,想干嘛救干嘛,因而才出现即便他们家是楚国旧臣、功臣,却在朝堂上无人替他说话的情形。

甚至在项羽已经实际控制关中后,向楚怀王炫耀和质问:“谁是关中的王?”时,楚怀王都不接茬,不敢明着拒绝,就暗着说:“如约定所言。”两人冲突已经十分明显了。

既然已经处于下风了,那就该见机行事,有做棋子的自觉,不能逞一时之气。楚怀王这种不合作的态度,也直接导致了他后来被项羽派人杀害。

项羽北上,刘邦西入秦关的事件,从另一个角度而看,正是楚军内部势力的博弈,同时也是项羽性格和人生悲剧的一个侧面反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