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知识水平的思考(注重缄默知识的积累创新)

缄默知识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科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用书面文字、地图或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后一种知识则可称为缄默知识。比如在一次战斗中,战斗背景、过程及具体战法等是显性知识,但怎么想到的创意、如何进行设计则是缄默知识。复制模仿先进武器系统的知识,大多是显性知识,而先进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运用的诀窍等则属于缄默知识。

通常认为,信息时代以前的缄默知识具有个体性,可以通过师徒关系传承,随科学家个人迁移,人们可以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引进专业人才,掌握先进技术,减少研发时间和经费,实现跨越式发展。如20世纪之交,德国成功模仿英国无畏战舰,对英国海军的统治地位提出挑战。但在信息化时代,军事技术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作战体系成为“系统之系统”,模仿和复制变得非常困难,其中原因除了对科学和国防工业基础有着非常高的门槛外,主要是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如设计、开发、生产和运用的诀窍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掌握并在实践中成功运用。从本质上看,缄默知识的属性开始由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成为作战人员、设计师、工程师和具有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努力的产物,经验成分较多,加之保密等原因更难以扩散、传播。

军队跨越式发展,需要在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离不开缄默知识的积累。引进这一步相对容易,但通常只涉及技术的显性知识。到了消化吸收创新时期,则对缄默知识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缄默知识就好比“消化酶”,能够帮助人们真正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和装备,弄清楚武器系统每一部分的作用、如何生产、如何与其他组件、系统连接等。在“二次创新”时,缄默知识则发挥着“血液”和“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将消化吸收的东西“连接”起来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知识、技术和更先进的武器系统。我们通常所说的“后发优势”,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达成。“二次创新”是原有知识的迭代更新,不可能凭空出现,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发生,需要缄默知识的积累、支撑与孕育,甚至比原创需要更多的学科知识积累。

提高缄默知识积累,加强缄默知识创新,推动军队跨越式发展,增强学习能力是重要途径。首先,应充分认识缄默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当前,很多同志对“后发优势”的本质、知识的构成、各种知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一定程度存在着理解不深不透现象。实际上,缄默知识积累已经成为发挥“后发优势”、缩短军事技术差的重要途径。应从发挥“后发优势”、推动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缄默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全面加强与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打赢战争相关的缄默知识的积累与融合。其次,应加强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培固。思维的现代化、科学素养、科学方法本身就是缄默知识。缄默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却是科学方法、科学素养的反映,通过科学基础知识和工程方法,可拓展缄默知识累积的渠道。最后,应在实践中积累萃取缄默知识。缄默知识的获得总是与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是对某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的一种直觉综合或把握。因此,在引进先进武器系统后,需要大力加强生产过程、演练运用过程的试验、试错,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积累其中的专门知识。同时,应注重缄默知识的聚合,及时修正不匹配的成分,保证其整体协同效应,发挥整体威力。

提高知识水平的思考(注重缄默知识的积累创新)(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