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广东佛山的经济发展(佛山正在掀起一场壮大城市竞争力的历史变革)

文|赵越8月8日,佛山市召开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会,为全新亮相的市属企业八大集团集中揭牌会上公布的改革方案宣告,佛山国资规模到2025年要超过1万亿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未来广东佛山的经济发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未来广东佛山的经济发展(佛山正在掀起一场壮大城市竞争力的历史变革)

未来广东佛山的经济发展

文|赵越

8月8日,佛山市召开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会,为全新亮相的市属企业八大集团集中揭牌。会上公布的改革方案宣告,佛山国资规模到2025年要超过1万亿元。

早就听说佛山要实施国资国企改革,但没想到佛山市委、市政府对这场改革的决心是如此坚定,前景是如此动人。

已经可以下判断了:从佛山自身看,这是本届佛山市委、市政府迄今最重要的改革之一,也是佛山国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

而从全国看,这是作为中国最强地级市之一的佛山,针对自身短板的一次强力修复和出招,可能将开启这个万亿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次重大跃升。

佛山的改革史将写下这一天。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佛山等待这场改革已经太久太久。

佛山城市鸟瞰。戴嘉信 摄

退无可退的改革

国资国企改革是佛山近年来酝酿最久的一项改革。

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从去年底起,佛山市委书记郑轲带头,市委、市政府花了8、9个月时间,大大小小的会议开了十多次。通过深入调研、反复推敲,最终形成了《佛山市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本次会议上,随着该方案公布、八大企业揭牌,这场大改革的号角终于正式吹响,朝着3年后国有企业资产翻倍、总额超万亿的目标进发。

酝酿时间长,意味着难度高。这场改革要“动”很多人,要做很多事。

为什么一定要改,不改行不行?

郑轲在改革推进会上说的一句话,非常适合回答这个问题:国资国企改革,佛山退无可退,放弃了这场改革就放弃了发展,放弃了佛山的明天。

这不是危言耸听。在当前的城市发展竞争之中,国资国企在很多方面都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比喻为一种特殊的“基础设施”。此前佛山国资国企的发展状态,是令人难以满意的。

差距摆在这里——

看增速,“十三五”时期,佛山国资年均增长17%,单看佛山好像没什么问题;但佛山身边的深圳年均增长32%、珠海年均增长22%,佛山明显慢了。

看长板,佛山国资国企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硬核”成绩,产品、效益与上世纪90年代佛山国企叱咤江湖的地位相比,判若两城。

横向比,苏州、郑州、合肥、无锡、福州、南昌、长沙等地的国资国企都跑到了佛山前面。去年,佛山市属国企资产2500亿元,还不到合肥(8740亿元)的三分之一、无锡(6752亿元)的二分之一。

看结构,佛山90%以上的国资集中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上,而广州、深圳等地坚持民生保障与产业并重,在新兴产业和前沿领域超前布局,佛山国资却拿不出几家像样的高科技企业。

引人感慨的历史

佛山国资的历史与现状对比,足以令人感慨。

郑轲在会上提到的一个例子很有说服力:上世纪,佛山市电子工业集团有45家企业,其中不少企业都进入了全国电子百强,无线电一厂到八厂的音响、电视、半导体享誉全国,还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中文声控打字机,这在当时是全国性的重大突破。

但此后,明明已经全国闻名的佛山电子信息产业却慢了下来,眼睁睁看着后来者做强做大,现在影响力已远逊当年,这就跟佛山电子信息产业的国资国企衰落有很大关系。

这是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佛山很可能因此错过了一个万亿级的产业、一个令城市提前腾飞的机遇,甚至更多。

而当前国内很多城市、特别是与佛山一样的万亿级城市,普遍把国资国企作为城市发展大战略。近年来新兴产业发展飞快的合肥,就是充分发挥国资引领作用,培育发展了一批重量级企业。

很多时候,佛山也看到了这样的风口,但本土国资国企往往有心无力,使不上劲,而对于那些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的先导性、基础性领域,佛山本土民营资本往往又缺乏动力的进军。这就导致了佛山在不少新兴产业都只有创新团队,没有形成规模产业。

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已经再明显不过,早就该改,应该大改。

过去,佛山不是没有意识到国资国企发展慢了、弱了、偏了,但始终没在全市层面挑破这层“窗户纸”,更没有启动一场全局性改革,把国资国企这艘大船的方向盘扭过来。

佛山城市鸟瞰。戴嘉信 摄

现在,窗户纸被捅破了,改革要开始了。吐槽批评谁都会,但改革者不仅要看到问题差距,还需要立足改革精神,直面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从这场会议做出的总结来看,佛山对国资国企存在的问题、原因,已进行了清晰、彻底的认识和梳理:

——定位不准,局限于服务本地民生,没有做好战略性支撑引领,国企里基本没有相应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

——主业不突出,什么赚钱做什么,谁想干就来干,布局不合理,企业长不大;

——治理不科学,很多国企表面上看什么结构都有了,但科学的治理结构和机制没有形成,决策、效率、管理都需要优化;

——机制不灵活,没能做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薪酬激励不足,有些人已经躺平了。

——层级不简洁,参与管理国企的部门多达5个,很多企业内部产权达到五六级,法人林立,管不好、执行慢。

在一个向很多媒体记者公开的会议上,佛山市委、市政府作出这样的问题剖析、自我判断,需要的不仅是“革自己的命”的勇气,还有对改革方向、改革办法的自信。

是的,经过长时间的周密准备,佛山的办法,已经想好了。

一个体系的重塑

面对这个牵涉到太多人和事的改革,佛山只能谋定而后动。八九个月的酝酿,时间很长,但十分值得。

从改革方案来看, 除揭牌八大市属企业、打造产业投资等八大平台外,佛山国资国企还深入推进产权、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的常态化机制。

改革的指向性非常明确:省委希望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佛山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什么样的国资国企,这次改革就要塑造什么样的国资国企。

这是一次对国资国企进行成体系、成建制的重塑,过去几十年来形成的佛山国资国企体系、格局、面貌和能力将得到彻底改变。

佛山城市鸟瞰。戴嘉信 摄

具体来说,过去,佛山国资国企主要是做社会民生服务;但接下来,不仅要服务好民生事业,还要在服务中心工作、产业体系、招商引资、城市安全、人才发展等方面做好顶梁柱。

这“六个服务”的要求,令人耳目一新,却又恍然大悟。确实,有些事情,就应该优先由国资国企站出来做好。

例如,面对湾区各地的快速发展,佛山要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这个时候不靠国资国企先上,还能靠谁建设运营产业园?如果还走政府卖地、出规划、完全靠民资开发的老路,那又该如何实现“一园一策,一业一策”的蓝图、走出一条新路?

再如,佛山招商引资还不够给力,如果还不强化国资投资功能激发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佛山何时才能在培育新兴产业上追上合肥等地的脚步?

这一次,佛山做了很多筹划,会创新性地用好国资国企,解决这座城市一些长期以来想解决没法解决的问题、想做但一直做不好的事情。

这方面有个例子就是人才。在佛山这次揭牌的八大市属国企中,有一个新组建的“佛山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国企要做的远远不止于人力资源服务,还要延伸到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创园区运营领域,把人才工作真正做到底。这就是国资国企应该做的事情。

形成六个服务能力,佛山国资国企将焕然一新,佛山的城市竞争力将从整体上获得极大提升。

民资民企强,是佛山的优势。要在城市之林里继续向前走、再攀高,佛山就必须打造一个民资民企与国资国企都强大起来,良性竞争、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经济体系。

时代期待虎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佛山国资国企全面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势头,谁也阻挡不了。

改革总方案已定,接下来的关键就要看干部。

这个体量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系列市属企业刚刚成立,很多新领域新职能等待开放,众多体制机制创新亟待落实。

千头万绪,考验很多,有一些是佛山改革的“无人区”。以前没人干过,现在需要突破。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呼唤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越是改革关头,越是加快培育人才、培养干部的关键时刻。

此前,广东省委赋予佛山“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的战略定位,这是一项极高的荣誉,更是极大的责任。

现在,佛山国资国企改革启动了,正是国资国企党员干部拿出干劲、担当、智慧,匹配“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要求的时候。

壬寅虎年,佛山国资国企改革启动了。我们期待,一批拼状态、拼虎劲、拼作风的党员干部涌现出来,成为佛山国资国企需要的改革虎将。

改革之城再次自我证明

国资国企改革,是一座改革之城的自我证明。

佛山的改革基因,举世公认。但不得不承认,曾几何时,佛山的改革锐气、改革力度相比上世纪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有所削弱。真正靠改革创造、改变的大事,似乎没有过去那么多了。

令人振奋的是,近两年,佛山越来越认识到,只有改革,才能改出稳增长的动力、活力、生命力。对制约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一切障碍,就要大胆地改、大胆地破。

在这个背景下,佛山在区域合作机制、营商环境、土地制度、科技体制机制、招商引资与重大项目体制机制等方面,谋划实施了一系列真刀真枪的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就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

与此同时,佛山还谋划了一系列名字虽然不叫改革,但实际上突破性很大、也起到改革作用的大工程。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谋划“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高效联动产业格局、建设十大制造业园区,都属于这个行列。

在这些改革和创新举措背后,佛山改革者看到了不同领域存在的挑战、短板,也看到了佛山继续向前发展的潜力、路径。这些改革中很多举措的效果已经显现,让佛山人重新找回改革的激情,也让外界感受到了佛山的前景。

放眼未来,佛山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正在相互影响、相互配套、相互支持,形成一个更有整体性、更具协调性的体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今,佛山已经成为一个人口近千万、GDP超1.2万亿、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的城市。

走到这个阶段,佛山确实需要开辟解决新问题的改革项目、改革体系,确实需要形成适应新时代的改革语境、改革精神。这样的变化,已经开始。

佛山,一个更强大的改革之城,正在加快向我们走来!

【作者】 赵越;戴嘉信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