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撒贝宁四个建议(董宇辉和撒贝宁)

董宇辉撒贝宁四个建议(董宇辉和撒贝宁)(1)

董宇辉和撒贝宁“打架”,钟南山说了大实话

高手对决,精彩绝伦。

5月9日,央视《开讲啦》播出。

号称央视“金句小王子”的撒贝宁,和号称“金句主播”的董宇辉,现场开启了神仙打架,聊经典名著和文化巨匠,PK深厚积累与文采飞扬。

只听小撒说:

“苏东坡如果他只是永远停留在‘月有阴晴圆缺’,那他绝对成不了苏东坡。

苏东坡厉害就厉害在,他知道‘月有阴晴圆缺’,他最后选择的方向是, ‘莫听穿林打叶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董宇辉撒贝宁四个建议(董宇辉和撒贝宁)(2)

小撒的这段话,董宇辉给予了惺惺相惜的共鸣。

然后,董宇辉也引经据典地谈了自己的心得,提到一个细节时用了“偏仄”这个词。

“偏仄”出自于清末汪东的《一寸金》:

“山束沧江,位置孤城地偏仄。

正晓寒、吹角风翻,柳巷夕烟,远艇潮回沙碛。

应是江南客。凭高处、乱愁似织……”

小撒评价道:“宇辉的这种知识积累啊,他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让你内心咯噔一下!”

然后俩人谈到说话习惯,董宇辉说:

“可能是因为我当老师时间久了!尽可能简练,然后幽默的同时,又做到有深意!你不能一直重复!因为你的语言会影响学生的用语习惯!

如果你全是网络用语,那就对他们影响很不好!”

董宇辉撒贝宁四个建议(董宇辉和撒贝宁)(3)

看着两位内功了得的大咖聊天,我忍不住感慨:

活该小撒是人见人爱的央视“四大金刚”之一,活该董宇辉被誉为“国民女婿”,活该人家有钱又有名,就,真的太有才了!

撒贝宁北大法律系毕业的,但备受称赞的是文化素养和高情商。

董宇辉是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的,但很多人每天蹲在他的直播间里想听他谈文学经典和心灵鸡汤。

真正走得远、红得久的人,都有着深厚的文学储备和富饶的精神世界。

这可真应了钟南山院士那句话:

“经过70多年的学习,我最大的体会是,学好基本功。

基本功里面学好语文是最关键的。

学好了语文才懂得如何对事物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和总结。”

董宇辉撒贝宁四个建议(董宇辉和撒贝宁)(4)

五一前,孩子们进行了期中考试,家长群里又炸开了锅。

我认识的孩子,学习成绩整体不错的几个,语文成绩都不错。

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是中学老师,晚上在一起遛弯时她说:

“语文不行,积累不够的孩子,数学读不懂题,英语翻译不好,历史、道法等副科也很难答得又准又好。”

然后,很多家长又开始讨论给孩子看经典名著的事儿。

不管是听书,还是以各种形式按头让孩子看,我发现“读过四大名著”已经是群里孩子的标配了。而且孩子们真的可以做到对书里的人物、基本故事线、关系脉络梳理得很清晰。

现在很多父母都意识到,要鼓励孩子多读名著。

特别是在新课标教改之后,注重经典文学、强调深度思考、考察综合能力的要求下,再去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未来势必会遭遇滑铁卢,只有大量的名著阅读才是学语文的正确方法。

可难就难在,很多名著晦涩难懂,连我们大人都不爱啃,更别说孩子了。

一让孩子读名著,大人和小孩就都痛苦无比。

密密麻麻的陌生词,看不懂,看不进去;没耐心。

一看书就三心二意,动不动就喊困;记不住。

刚看过的书,问他都讲了什么,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很多孩子因为阅读困难而越来越害怕“名著”,甚至开始不愿意读书。

针对这一现象,一位牛师提出了一个想法。

“孩子们都爱听故事,为什么不试着把名著用更好玩、有趣的方式讲出来呢?”

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京圈有名的“姜Sir”姜天一老师。京圈的家长们几乎全都知道他。

说姜Sir是“牛师”一点也不夸张,只要上过他课的孩子,都视他为偶像!

他总是可以把枯燥的历史演绎的生动形象,他擅长角色模仿,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就是历史中的那个人会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内心在想着什么,让孩子们非常容易进入状态。

有时着盔甲有时戴头盔,各种"奇装异服"搭配上他不拘一格的风趣幽默,再加上他丰富的知识储备量,妥妥的一堂干货课,让课室里的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

董宇辉撒贝宁四个建议(董宇辉和撒贝宁)(5)

董宇辉撒贝宁四个建议(董宇辉和撒贝宁)(6)

姜老师是如何将历史讲的通俗易懂呢?

举个例子:《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怎么和孩子解释“纪传体”呢?

有些老师可能会这样解释:纪传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

而姜老师是这么讲的:

当有一天你的妈妈给你买了一本《史记》,你打开它想知道公元前2200年前发生了什么,然后你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咦?查不到” 为什么查不到呢?因为《史记》这本书就不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写的,而是把其中重要的人物挑出来进行分类……著名的历史人物就都出现在《史记》里了。

这种场景化的描述,让我头一次真正明白了“纪传体”的意思。

姜天一老师总是这样,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一个枯燥的知识点变成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姜天一讲历史,定是文史结合、深入浅出,这点毋庸置疑!

不得不说,好的老师,就是能把枯燥的知识讲活。

在讲“士为知己者死”时,会让学生角色扮演,以此来让他们身临其境,课堂氛围一点都不死板。

董宇辉撒贝宁四个建议(董宇辉和撒贝宁)(7)

短短几分钟,就将「聂政」这个角色,立体的呈现在孩子眼前。

并从历史背景,到人物生平、人物性格,以及人物最后的结局,完整、清晰,又趣味十足的讲完了,让孩子对「知遇之恩」有了清晰的认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