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

(文/贺重钢)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发现了一些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的内容,在评论区还能看到大量网友回复表示支持。这让我这个拿驾照近十五年,从事汽车测评工作超过十年的老司机感到不解。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1)

很多新手司机甚至觉得现在的汽车脚踏板布局是反人类的设计,两脚开车才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对此我只能表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2)

开车只需要用右脚控制油门和刹车踏板即可,这是常识,也是汽车制造商和驾驶培训机构长久以来所遵循的设计理念和教学规范。为什么会出现左脚刹车、右脚油门的操作方式呢?

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表示:两只脚各控制一种踏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左脚可以直接踩下刹车踏板,比把右脚从油门踏板挪过去的反应时间更短;还有就是油门和刹车踏板位置靠近,单脚操作容易误踩。

既然左脚踩刹车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个汽车厂商修改自己的设计,也没有任何驾培机构在培训阶段这么去教自己的学员呢?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3)

先从车说起,在一百多年前汽车诞生的时候,脚下的踏板比现在要多一点。除了常见的控制离合器、刹车和油门的踏板外,有的车型会把喇叭开关放在地板上。为什么没有把它们放在其他地方呢?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4)

要知道助力系统的诞生时间远远晚于汽车,因此以前的汽车操作几个踏板需要很大的力度,如果是用手控制显然有些勉为其难。所以,选择把它们布置在地板上是所有车企的无奈之举。不过,当时汽车制造商们对于脚底下几个踏板的布置有不同的想法。

比较典型的是部分车型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的位置与如今大家习以为常的布置方式有所区别,那时的车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互换了位置,位于三个踏板的中间。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5)

在日常应用中,人们发现这种布局的踏板操作起来并不是太舒适,原因在于驾驶车辆时油门踏板的使用频率相对最高,安置在中间的踏板会使得驾驶者的腿部缺乏支撑,时间长了之后很容易疲劳。

把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位置对调之后,别扭的感觉就消失了。这是因为驾驶者正常坐在驾驶位时,双腿自然弯曲,两脚呈轻微外八的姿态。如果需要驾驶车辆,驾驶者只需要对处于右脚脚掌位置的油门踏板正常施力即可。后期当车辆发展出中央通道后,驾驶者可以将膝盖靠在通道侧板上,进一步减低了操作油门踏板的疲劳感。

如果是为了减轻右腿疲劳,为什么不把刹车踏板的控制权交给左脚呢?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右撇子”,对于右侧肢体的控制更为细腻,使用频次的增加也使得右侧肢体相对来说要更强壮一些。在没有助力系统的年代,这点力度上的优势作用明显。

在自动挡车型问世以后,左脚的离合器踏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休息踏板。虽然,名义上叫这个名字,但这个固定位置的踏板其实是给驾驶者的左腿提供支撑的。在激烈驾驶或者车身状态发生明显变化时,驾驶者能够凭借左脚踩住休息踏板,并且持续施力,使得自己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避免因为身体滑动对方向盘或者脚下的踏板操作产生不利影响。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6)

汽车设计师们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在量产车上把刹车踏板挪到左边去,它依然是跟油门踏板靠在一起,并且由右脚负责操作。这样的布局一直延续至今,如果你非要用左脚控制刹车踏板,只会让你感觉更别扭,而且右脚的疲劳感来得更快,也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7)

至于有些人说的反应速度的问题,负责任的驾校教官都会在培训中告知学员,只要车辆不需要加速,那么就要把右脚从油门踏板上挪开,轻轻搭在刹车踏板上。这种民间称为“备刹车”的动作只要做到位,在反应速度上应该没有比它更快的了。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8)

由于目前的驾驶逻辑里,驾驶者只需要执行选择一个踏板踩下去的操作便可控制车速,但换做是左脚刹车、右脚油门的逻辑,驾驶者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同时执行松开踏板和踩下踏板两种相悖的工作,触发误踩的几率显然更高。只要做到备刹车,误踩的几率也会大幅降低。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9)

有人又说,一只脚控制一个踏板怎么可能会比一只脚控制两个踏板的误踩几率高呢?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汽车工程师已经想到了很多避免误踩的设计方式。比如刹车踏板跟油门踏板的形状、踩踏力度、踏板行程都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是为了让驾驶者能够直观的判断出脚下的踏板到底是哪一个,降低误踩风险。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10)

有人会拿赛车上的设计来进行反驳,认为在汽车技术巅峰的赛车上车手就可以依靠左脚控制刹车,并且有些方程式赛车也只有左脚刹车、右脚油门的逻辑。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11)

先说说为什么职业车手可以左脚刹车,这是因为其需要在驾驶过程中尽可能地维持发动机转速,使得发动机一直处在最佳发力区间,减少因为换挡、收油及制动对车辆速度造成的影响另外,职业车手都是经过了高强度的训练,左脚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他们的赛车则根据每位车手的驾驶习惯,对踏板行程、位置都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校。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12)

普通人缺乏系统性的专业训练,日常驾驶也不需要维持发动机转速,市售乘用车都采用了统一的调校,无法适应驾驶者特殊的驾驶习惯。所以,日常驾驶时是绝对不提倡使用左脚控制刹车的。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13)

在汽车发展的一百多年时间,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工程师们也曾脑洞大开地探索过对车辆前进后退的控制方式进行革新。这其中也出现过很多不依靠踏板来操作的车型,但它们无一例外地因为不符合车辆驾驶要求,没有带来任何明显优势而被淘汰。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14)

如今,在新能源车上又开始普及所谓的单踏板驾驶模式。造车新势力们依靠这种方式来挑战传统汽车制造商,宣传单踏板模式只依靠一个踏板控制加速和制动,操作更方便。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15)

其实,选择这种操作方式与提升驾驶者的舒适度没有多大关系,这不过是车企为了控制研发成本,尽可能降低电耗,提升电动车续航里程所玩的小伎俩。只不过为了便于营销才发明了个词。

很多新手认为这种驾驶方式没什么影响,只不过是换了一种驾驶习惯而已。但已养成的驾驶习惯是在前人无数次血的教训里总结经验而得来的。单踏板驾驶模式也在走这样一条血泪之路,但其实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自媒体大肆宣导左脚刹车)(16)

普通人总是容易陷入经验主义,在对一个行业缺乏认识,对于一项技能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主观得出其不合理的结论。殊不知在类似汽车研发这样的专业领域,很多设计和工程的结果都是要经历大量验证才会最终量产。一些落后,过时甚至是所谓反人类的设定是以不突破安全性能为底线而存在。只为了标新立异而牺牲安全性,这样的产品根本就不应该上市。

如今,购买一辆车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已不算太难,大量新手司机的出现让道路变得拥挤起来。很多人没有掌握好熟练的驾驶技能,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在这种前提下,对于车辆设计和操作逻辑的批评是不负责任也是毫无道理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