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假装式努力(封面评论深谙)

当代年轻人假装式努力(封面评论深谙)(1)

蒋璟璟

最近,兴起于各大网络论坛上的“糊弄学”博得了不少人的关注,这些自称“弄弄子”的成员,热衷于用看起来不敷衍的方式,敷衍生活中难以推脱之事。有人总结道,生活中难以回绝的事情委实不少、分身乏术的时刻并不鲜见,“糊弄学”的精髓就是用低成本又体面的方式,完成处理应对的过程。(澎湃新闻)

“糊弄学”不仅博大精深而且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比如说,无论对方发的是什么,你只要记住用“感叹词 评价事情 感受”的组合就可以轻松回复。对方吐槽老板:“我今天被老板骂了,巴拉巴拉……”,你:“啊这,老板太过分了,我气到”;对方安利爱豆:“我老公这张照片看得我想舔屏,巴拉巴拉……”,你:“天啊,太牛X了吧,有被帅到”。

除了万能话术搪塞那不想聊的天,“糊弄学”还能在其他领域发挥妙用。追剧来不及,就看5分钟的精华解说通晓大意;做饭没时间,煮出一锅没卖相有营养的杂烩果腹了事……实在很难精准定义“糊弄学”,反正妙不可言就对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糊弄学与“差不多先生”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又是有本质不同的。如果说“差不多先生”的底色是“不认真”“敷衍苟且”,那么糊弄学更多还是侧重于一种“豁达与解脱”。

糊弄不是目的,糊弄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累,是为了让自己开心一些、过得好一些。有些人以完美主义而活、以一丝不苟而活、以偏执精神而活,而另一些人则是用“低成本又体面”“省时省力省心”“真实真诚”的方式而活——糊弄学,是年轻人对抗这个高压社会、满满套路的最新回应。他们拒绝被设定,拒绝被装在“精致”的枷锁里苦了自己,拒绝承受那些虚无的人情负担、消费诱惑与过重的期待。

为自己而活,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而活,深谙糊弄学的“弄弄子”们,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