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标签是哪些(NFC是什么NFC有哪几种分类)

NFC 简介

NFC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场通讯的缩写。主要泛指在1米范围内,通过射频技术实现不同电子单元之间信息交换的方式。

NFC领域,国际上通常有两种协议。

一种为14443协议(通讯范围在1——10CM左右),传输速率高、功耗较大。适用于需要多次双向传输、传输数据较大的场合,主要用在身份认证和电子支付领域。常见的比如:门禁卡、身份证、社保卡、交通卡、银行卡等。通常和手机的NFC模块之间的有效距离比较短,往往要非常贴近手机。

另外一种为15693协议(通讯范围在1-10M左右),传输速率中等,功耗较小。适用于少量双向传输,数据量较小的场合。主要做成各种标签类的产品,达到识别的效果。

对于物品防伪溯源而言,原则上来讲,两种技术都可以采用,但也并非没有限制。但市面上一般选择15693协议。下面分享一下NFC技术,供大家参考,欢迎对NFC感兴趣的同伴们一起交流学习(139一八014297,WX号是zy007yanwo):

一,14443方案特点

14443协议的芯片产品有2种,即安全性较低的存储芯片和安全性较高的智能卡芯片

芯片的主要成本和芯片面积成正比,而芯片的存储容量的大小决定了芯片的大部分面积。

目前,存储芯片容量较大的主流产品为4M bites,也就是512Kbytes。智能卡芯片容量较大的主流产品为80K bytes(芯片价格略贵,视乎产品安全性能而定。更高安全性能的产品,产量较少,则会有较高的溢价)。

如想在芯片里存储防伪物品的照片,如采用存储卡芯片则要求照片大小不能超过0.4M bytes,如采用智能卡芯片则要求照片大小不能超过64K。

另外,14443协议中,存储芯片的安全性非常普通,伪造非常容易(类似武汉早期的交通卡,有真实案例,武汉某大学学生通过网上下载的工具,即伪造了数千张交通卡并伪造金额获利)。因而,我们认为:

不应采用存储芯片这一类安全性不高的芯片方案。

NFC手机和智能卡14443协议芯片之间的交互,必须采用双向传输指令,也即得有手机底层的支持,或者开发专门的APP。

智能卡14443规范的密钥系统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如果要实现不同APP之间相互认证则成本很高,且基本不会被采纳。

二, 15693方案特点

15693协议芯片采用的是感应天线,可做成柔性标签的形式,不易折断。适用于黏贴在物体表面,或者植入到纸张中。因而,15693协议芯片的标签形式更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1) Inlay不干胶直接黏贴

2) 易碎纸标签(防撕,一撕则天线断裂,标签不可读,且不易修复)

3) 抗金属标签(能抵抗环境中金属的干扰)

4) 透水标签(能抵抗环境中水或者液体的干扰)

15693协议芯片设计的目的是使其成为标识。因而,通常容量都比较小,一般是几百到2K字节左右。数据分为普通区和安全区,安全区需要密码才能读取。

NFC手机读取15693协议的体验感较好,读取距离通常可达2-5CM左右。

15693协议支持NDEF格式,即NFC手机不通过APP就能直接靠一靠芯片后读取到15693芯片的内容(按照格式,通常为一个网址,或者某个配置文件),但这种方式不具备防伪安全性能。

三 防伪溯源方案选择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对防伪溯源防窜货等的需求,我们认为采用14443协议芯片,经济上不划算,应用上也没有独到之处。综合可得:

采用14443协议芯片的方案则:

1) 离线存储的功能虽能实现,但限制多,体验差

2) 只能在封闭的APP里面实现

3) 标签最好采用卡的形式

4) 成本相对较高:系统要定制开发、维护成本高、芯片成本高、设备及生产实施成本高

而采用15693协议芯片的方案则:

1) 可选择柔性标签,适合多种形式和材质的证书

2) 成本相对较低:开发及维护成本较低,芯片成本低,设备及生产实施成本低

3) 能实现多APP认证

且15693协议芯片的标签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

在15693协议的芯片里写入一个网址,该网址能够显示物品的相关信息,同时,在商品显著位置上提醒用户打开某些主流APP来认证此NFC标签的真伪。在认证完NFC标签真伪后,可下载品牌APP,成为会员。

一方面,用户可以不使用任何APP,直接用NFC手机靠一靠标签即可获得物品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品牌商具有主流APP的防伪验证方式,可以达到威慑造假者的目的。因为用户可以很容易地通过APP获得权威验证。

因而我们认为:

采用15693标签,可支持多种形式,更适合于做防伪溯源防窜货应用。

nfc标签是哪些(NFC是什么NFC有哪几种分类)(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