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死后杨过为何不一统江湖(郭靖为何守不住襄阳)

武侠的故事多数都讲究快意恩仇,让主角经历一些奇遇,接着练成某些神功,继而击败大反派,最终迎来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的确是众望所归,但看多的这样的故事未免会有些审美疲劳,所以金庸的故事走向了另一种方向,至少“射雕三部曲”是不拘泥于武林纷争的,书中都将武侠的情节拔高到了国恨家仇天下大义的高度。

郭靖死后杨过为何不一统江湖(郭靖为何守不住襄阳)(1)

(郭靖剧照)

三部曲中虽然有三位主角,但相对于杨过和张无忌而言,很明显郭靖才是那个灵魂人物,杨过和张无忌心中固然也有侠义,但还算不上是天下大义,他们心中的责任感也远不及郭靖,不过他们二人都算是抱得美人归,而郭靖的结局却是举家战死在襄阳,到底是谁害死了郭靖?他的命该如此吗?其实金庸早在郭靖死前的四百年前就埋下了伏笔。

一、郭靖战死襄阳的必然性

给武侠的故事加入历史元素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够让原本小家子气的武侠故事蒙上一层历史的面纱,变得严肃而厚重起来,而另一方面也等于是束缚了作者的想象力,即便故事再精彩,既定的历史事实是不容更改的。

而历史上的襄阳城是注定会被攻破的,从这个层面来说,无论是郭靖还是杨过,就算是天下群雄都再来守卫襄阳城,最终的结局依旧是襄阳城坡,至于郭靖会不会战死完全取决于他愿不愿意战至最后一刻。

等于说是金庸在决定让郭靖镇守襄阳的那一刻开始,决心与大宋共存亡的郭靖就注定要难逃一死,固然残酷,却又无可奈何。

二、从武侠的角度来看郭靖之死

不过既然是武侠的故事咱们就应该以武侠的角度来分析分析郭靖是否有存活的可能性,抛开“历史必然性”不谈,郭靖之死存在转机吗?如果有高人相助,他的结局会被更改吗?

毕竟《神雕侠侣》中那一次襄阳大战最终是以杨过击杀了蒙哥大汗之后宋军大获全胜,也就是说武林高手在千军万马面前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甚至是可以像杨过这样扭转战局的。

郭靖死后杨过为何不一统江湖(郭靖为何守不住襄阳)(2)

(杨过剧照)

那么郭靖战死的那一次襄阳大战,杨过没来助阵,算是压死郭靖的最后一根稻草吗?其实有了《神雕侠侣》末尾那次襄阳大战的经验,且不知后来的蒙古大汗是否还会亲自督战,就算督战,只怕也会比之前更加戒备森严,就算杨过来了,想要故技重施只怕也是难如登天,擒贼先擒王这种思路很难再奏效,还得以其他招式来破敌。

那么郭靖或者杨过有这种能够对抗千军万马的武功吗?答案是没有,他们的招式多半都是用来对付武林高手,换言之单打独斗还行,运用于战场则效果一般。

但多数人其实忽略了一件事,其实郭靖是接触过一门能够以一敌多的武功的,只不过那武功被一位高人删改了。

三、四百年前的伏笔

从武侠的角度来看,郭靖的死其实要归咎于距离他所处时代四百年前的一位高手,《射雕英雄传》的时代是南宋理宗时代,而郭靖战死是在这几十年后,那么郭靖战死前四百年前指的自然就是唐末时期了。

众所周知,《越女剑》中那越女阿青凭借一手越女剑法是以一人之力将一千剑士和一千甲士的武器挑落,这是何等战绩?这可比直接将那两千士兵杀死要更难,显然这剑术是可以支撑阿青对抗千军万马的,既然阿青能做到,凭郭靖的本事自然也能做到,而恰巧郭靖也学过这招,显然郭靖手中的越女剑法远不如阿青强,这是为何?

郭靖死后杨过为何不一统江湖(郭靖为何守不住襄阳)(3)

(范蠡剧照)

金庸给出过解释,原著道:“吴王手下大将伍子胥,联同军师孙武子,训练的士卒精锐异常,指挥得宜,越兵便不敌吴卒。有一日越国忽然来了个美貌少女,剑术精妙。越国大臣范蠡便请她教导越兵剑法,终于以此灭了吴国。嘉兴是当年吴越交兵之处,这套越女剑法就在此流传下来。越国少女当日教给兵卒的剑法旨在上阵决胜,斩将刺马颇为有用,但以之与江湖上武术名家相斗,就嫌不够轻灵翔动。到得唐朝末叶,嘉兴出了一位剑术名家,依据古剑法要旨而再加创新,于锋锐之中另蕴复杂变化。”

郭靖死后杨过为何不一统江湖(郭靖为何守不住襄阳)(4)

(阿青剧照)

所以从武侠的角度来看,郭靖之死还得归咎于四百多年前这位嘉兴的剑术名家的画蛇添足之举,他若不改动这越女剑法,只怕郭靖还真不会死,当然,这也仅仅只是从武侠的角度,若回归历史,郭靖守襄阳就注定是个死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