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少人喝咖啡了(喝咖啡到底好不好)

为什么现在很少人喝咖啡了(喝咖啡到底好不好)(1)

为什么现在很少人喝咖啡了(喝咖啡到底好不好)(2)

06 月 05 日的《热心肠日报》,我们解读了 9 篇文献,关注:咖啡,运动营养,饮食质量,饮食与中风,生酮饮食,鸡蛋,PUFA ​​


Nature子刊:适度摄入咖啡或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观点)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32.419]

① 短期咖啡因摄入与血压升高有关,但是该效应的耐受性可以改变;② 长期研究发现适量的服用咖啡(每天2—5杯)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但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不支持由基因确定的咖啡(因)摄入对心血管健康有益;③ 没有流行病学研究或MR分析显示,适量服用过滤咖啡增加心血管病(CVD)风险,且可以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④ 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摄入400mg的咖啡因是安全的。

【主编评语】

咖啡因的摄入对日常摄入者、非日常摄入者的生理反应(比如血压)不同,因此咖啡因的摄入与CVD的关系很不明确。本文结合相关流行病学结果、MR分析结果以及基因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咖啡因摄入与CVD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适量引用咖啡(每天2—5杯)可以降低CVD风险,且每日摄入400mg的咖啡因对大多数人是安全的。(@Bingbing)

【原文信息】

Caffeine consumption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2022-05-17, doi: 10.1038/s41569-022-00719-4


国内团队:摄入含糖或不含糖的咖啡或能降低人群的死亡风险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5.391]

① 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数据评估摄入含糖、人工甜味剂和不加糖咖啡与人群的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率间的关联;② 无糖、加糖和人工甜味剂咖啡与全因死亡率呈U型关联,速溶、研磨和无咖啡因咖啡也与死亡率呈U型关联;③ 相比不喝咖啡的人群,摄入不同量无糖咖啡的死亡风险会低16%-21%,而人工甜味剂咖啡与死亡率的关联不一致;④ 相比不喝咖啡的人群,每天摄入1.5-3.5杯含糖咖啡的死亡风险会低39%-31%;⑤ 适度饮用无糖和加糖咖啡与较低死亡风险相关。

【主编评语】

咖啡,因其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可醒神和提高工作效率,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近日,南方医科大学毛琛及团队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分析UK Biobank数据库中17.1万名没有已知心血管疾病或癌症受试者的健康行为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评估摄入含糖、人工甜味剂和不加糖咖啡与人群的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率间的关联,在7年的跟踪调查过程中,发现相比于不喝咖啡的人群,摄入适量无糖或含糖咖啡(1.5-3.5杯/天)的成年人死亡风险会减少,而对摄入含有人工甜味剂咖啡人群的研究结果并不确定。总之,该研究发现适度摄入无糖咖啡和加糖咖啡,可降低全因死亡率、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风险。(@九卿臣)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of Sugar-Sweetene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and Unsweetened Coffee Consumption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2022-05-31, doi: 10.7326/M21-2977


膳食硝酸盐可以作为运动员辅助剂

Sports Medicine——[11.136]

① 共12名专家对3轮共222种有关膳食硝酸盐作为辅助剂的陈述进行投票,80%一致即为达成共识,该3论达成的共识数分别为39、21和11,还有134项陈述被认为证据不足;② 膳食硝酸盐作为辅助剂在有氧健身能力较高的个体中减弱;③ 建议运动员应快速摄入8–16 mmol或在运动前2-4 h缓慢摄入4–16 mmol/天的硝酸盐,出于摄入安全角度考虑,摄入来源最好是蔬菜和蔬菜汁;④ 急性硝酸盐补充至  16 mmol被认为是安全的,但需要进一步研究佐证。

【主编评语】

一般认为,膳食无机硝酸盐可以增加NO可利用度,从而提高运动表现,但是至今尚未达成一个科学共识。针对什么人群,什么时候以及补充量的问题,本文采用12名专家进行了3轮供222项陈述进行投票,80%投票结果一致即为达成共识。研究结果显示,膳食无机硝酸盐可以作为膳食补充剂,运动前后急性或缓慢摄入一定量的硝酸盐对运动员有益。(@Bingbing)

【原文信息】

Dietary Inorganic Nitrate as an Ergogenic Aid: An Expert Consensus Derived via the Modified Delphi Technique

2022-05-23, doi: 10.1007/s40279-022-01701-3


Cell子刊:尿石素A可改善中年人的肌肉质量、运动表现及线粒体健康

Cell Reports Medicine——[N/A]

① 招募88名40-64岁健康志愿者,29人每天补充安慰剂,29人每天补充500mg尿石素A(UA),30人每天补充1000mg UA,干预120天;② 长期口服两种剂量的UA安全且耐受性良好;③ 两种剂量的UA均可显著改善腿部肌肉力量,高剂量的UA对有氧耐力(峰值氧消耗)及运动表现(6分钟步行测试)有临床意义的改善作用;④ UA具有生物利用性,可减少血浆中的酰基肉碱和C反应蛋白水平;⑤ 补充UA可增加骨骼肌线粒体的自噬及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

【主编评语】

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在88名中年健康受试者中,相比于安慰剂,每日补充尿石素A可改善腿部力量、有氧耐力及运动表现,并降低血浆酰基肉碱及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可改善骨骼肌线粒体的自噬及代谢功能。(@aluba)

【原文信息】

Urolithin A improves muscle strength, exercise performance, and biomarkers of mitochondrial health in a randomized trial in middle-aged adults

2022-05-17, doi: 10.1016/j.xcrm.2022.100633


健康饮食或可促进长寿及健康衰老

JAMA Network Open——[8.483]

① 2005-2006年期间招募1770名平均74.6岁的老年人,中位随访12.6年期间,共893人死亡;② 基线时通过多次24小时饮食回顾评估受试者的健康饮食指数,平均而言,具有更高健康饮食指数的受试者有着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③ 2017-2019年招募其中596名仍存活的受试者,其中242名(40%)符合健康衰老的标准;④ 校正社会人口学及生活方式风险因素后,更高的健康饮食指数与更低的死亡率相关,并与更高的健康衰老率相关。

【主编评语】

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1770名75岁左右的老年人进行超过10年的随访后发现,健康饮食与长寿及健康衰老相关,并呈现剂量依赖效应。(@aluba)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of Diet Quality With Longevity and Successful Aging in Israeli Adults 65 Years or Older

2022-06-01,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2.14916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饮食与中风的关联(综述)

BMC Medicine——[8.775]

① 纳入122项荟萃分析进行总结,涉及71种饮食因素与中风风险的关联;② 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与中风风险呈负相关,归因于果蔬中所含的维生素C、钾、膳食纤维及类黄酮的作用;③ 红肉(尤其是加工红肉)的摄入增加与中风风险呈正相关,归因于升高低密度胆固醇、产生氧自由基、降低动脉顺应性;④ 加工肉类、水果、咖啡、茶、镁和膳食纤维的摄入与缺血性中风的风险相关,而茶、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与出血性中风的风险相关。

【主编评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刘旭团队在BMC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伞状综述,总结了122项荟萃分析的数据后发现,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与中风风险呈负相关,而红肉(尤其是加工红肉)的摄入与中风风险呈正相关。(@aluba)

【原文信息】

Role of diet in stroke incidence: an umbrell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of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ies

2022-05-24, doi: 10.1186/s12916-022-02381-6


生酮饮食或可延长年轻APBT患者的生存

Frontiers in Nutrition——[6.576]

① 研究对APBT患者进行了标准护理神经外科治疗,每日两次测量血酮和血糖,并根据结果调整饮食以确保6周的辅助生酮饮食期间维持血酮水平;② 9人完成治疗方案,3名年轻患者(32岁、28岁和22岁)仍然存活,诊断后74、58和52个月仍维持疾病稳定,6名平均年龄55岁的患者在治疗后8个月死于疾病进展;③ 在APBT患者中实施和维持饮食诱导的酮症是可行的;④ 辅助生酮饮食治疗的年轻患者中观察到的更长生存期,未来应重点关注4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

【主编评语】

侵袭性原发性脑肿瘤(APBT)需要采用多模式治疗,例如利用手术切除尽可能多的肿瘤,但同时不损伤神经功能,然后进行放射治疗和替莫唑胺化疗。成年患者的存活时间在8-16个月之间。研究显示,向患有移植性脑肿瘤的小鼠添加生酮饮食(KD),11只中有9只的存活时间超过299天,而未经治疗的对照组为33天,仅接受辐射的对照组为38天。Frontiers in Nutrition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在年轻的APBT患者中辅助生酮饮食治疗能延长生存期,需要重点关注40岁以下的患者。而生酮饮食治疗对年龄在55岁的APBT患者受益不大。(@章台柳)

【原文信息】

Long Term Survivals in Aggressive Primary Brain Malignancies Treated With an Adjuvant Ketogenic Diet

2022-05-03, doi: 10.3389/fnut.2022.770796


北京大学:鸡蛋摄入与代谢标志物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

eLife——[8.14]

① 纳入3401名心血管疾病(CVD)患者及1377名对照,研究鸡蛋摄入量与代谢标志物、代谢标志物与CVD风险之间的关联;② 鸡蛋摄入量与24种代谢标志物相关,与有载脂蛋白A1、乙酸盐、HDL平均直径等呈正相关,与总胆固醇、VLDL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的比值等呈负相关;③ 上述24种标志物中有14种与CVD风险相关,但这些标志物中的大部分与CVD风险或鸡蛋摄入量之间的关系恰好相反;④ 适量的鸡蛋消费对心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

【主编评语】

北京大学的余灿清团队在eLife上发表的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在3401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及1377名对照中,鉴定鸡蛋摄入量与24种代谢标志物的关联,其中14种代谢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aluba)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of egg consumption, metabolic marker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2022-05-24, doi: 10.7554/eLife.72909


高水平的血清n-6多不饱和脂肪酸及亚油酸与较低的NAFLD风险相关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7.045]

① 在2个纵向队列(520名男性、301名男性 466名女性)中,较高的血清总n-6 PUFA及亚油酸水平与较低的肝脏脂肪指数及肝脏脂肪变性风险相关;② 较高的血清γ-亚麻酸水平与较高的肝脏脂肪指数及肝脏脂肪变性风险相关;③ 在2个横断面队列(1533名男性、674名男性 870名女性)中,血清长链n-3 PUFA水平与肝脏脂肪指数及肝脏脂肪变性风险呈负相关;④ 高delta-5-去饱和酶活性与低NAFLD风险相关,高delta-6-去饱和酶活性与高NAFLD风险相关。

【主编评语】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横断面队列研究及一项纵向队列研究结果,在中老年芬兰人的纵向研究中发现,较高的血清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亚油酸水平与较低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风险相关,而较高的血清亚麻酸水平与较高的NAFLD风险相关。而在横断面研究中,较高的血清长链n-3 PUFA水平与较低的NAFLD风险相关。(@aluba)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s of serum n-3 and 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ith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2022-06-01, doi: 10.1093/ajcn/nqac150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Rustypotatis,xinyan,柚子表妹,aluba,Dale King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6-04 | 《自然·综述》详解Akk菌:有益肠菌中的新星

06-03 | 今日Science:方法学新突破,让菌群研究更上一层楼!

06-02 | Cell子刊两文聚焦:肠菌代谢物如何影响宿主健康?

06-01 | 5月,最值得看的6 30篇肠道健康文献!

05-31 | Lancet三文连发,IBD药物临床试验喜讯频传

05-30 | 一文读懂:运动如何影响肠道菌群?

05-29 | 吃番茄补充维生素D?基因编辑技术来帮忙

05-28 | 9文聚焦:吃进去的微塑料对健康有害吗?

05-27 | 今日Science连发6文:菌群如何“支撑全身的健康和自豪”

05-26 | 今日Nature:新方法!挖掘未知肠菌蛋白,助力疾病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