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多长时间可以治好(双相情感障碍不要怕)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双相情感障碍多长时间可以治好(双相情感障碍不要怕)(1)

转自小荷健康App真实医生笔记

【基本信息】男性,32岁

【疾病类型】双相情感障碍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治疗45天

【治疗效果】症状缓解,病情稳定

一、初识患者

2020年9月,我在医院门诊接诊了一位32岁的男性患者,初次接触到该患者时,发现他精神状态比较差,整体给人的感觉比较疲惫,走路也比较无力。与患者初步沟通了解,在三个月前因为性格不合与妻子离婚,随后就出现睡眠质量下降,对生活丧失热情,不愿意工作和学习,目前基本的生活都需要家人照顾,此外患者的情绪也经常不稳定,暴躁、烦闷。患者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就来医院进一步接受治疗,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患者的叙述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我又给他进行了详细的检查。

二、患者的治疗过程

我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查体,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均没有问题,经脑电图检查提示正常,可排除患者脑部实质性的病变的可能性,观察脑电波正常,同时排除了脑部其他相关疾病。再通过汉密尔顿心理测试结果提示HAMA总分大于21分,说明该患者存在精神情感类疾病。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相应的检查结果,基本可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诊断结果,我们为患者制定了药物治疗方案和心理疏导治疗方案。其中药物治疗方案为丙戊酸钠缓释片10mg,配合复合维生素15mg一日一次。心理疏导治疗方案主要是行为认知治疗,医生或护士每天记录患者的行为方式,对患者的行为方式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行为方式的对与错,并以此进行改进。患者服用药物两周,在两周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反映其睡眠质量明显得到改善,情绪逐渐趋于稳定,与患者沟通交流会发现患者对于离婚的态度也逐渐的接受,生活方式也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说明治疗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患者又继续服用药物一个月,病情基本控制,症状消失。我又嘱咐患者如果出现异常,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三、患者在治疗中注意事项

1.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时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治疗期间要及时与医生沟通患者的症状变化,这样有利于第一时间调整治疗方案或用药量,增强治疗效果。

3.治疗期间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好的睡眠才更利于身体的恢复。

四、患者的治疗效果

患者服用药物,一个月后来门诊找我复查,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发现患者已经完全接受离婚的事实,治疗前出现的睡眠质量比较差的情况已经完全改善,目前睡眠质量恢复正常,情绪于趋于稳定,已经完全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治疗前需要家人照料,现在也不需要家人的照理,患者本人应对治疗效果也比较满意。为患者复查汉密尔顿心理测试提示HAMA总分<7分,提示正常。根据患者复查的结果和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建议患者可以停药治疗,但是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情绪变化和睡眠质量变化,如果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多参加集体活动,遇到困难时多与亲朋好友沟通。

2.可以适当地进行阳光沐浴,促进身体血液的循环,分泌出快乐物质,改善情感障碍的症状。

3.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营养元素,增强身体免疫力。

六、医生感悟

双相情感障碍是在成年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精神疾病,很多成年人因为遭受了情感的挫折或者生活的磨难,积压在内心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够及时宣泄,随着负面情绪的堆积,就有可能造成方向情感障碍。这名男性患者就是因为经历了离婚,内心的负面情绪不能够宣泄,导致了双相情感障碍,在来医院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发病的因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用药物控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经过一阶段的治疗,患者的症状表现明显改善,患者对治疗效果也比较满意。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在临床上提倡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如果没有得到治疗或者治疗不及时,就有可能形成严重的精神类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还有可能导致身体器官病变,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如果生活中积压了负面情绪,建议及时进行疏导和宣泄,如果不能够自行疏导和宣泄,可以寻求医师的帮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点击>>>「链接」<<<可查看更多相关案例故事,真实经验,安心借鉴~

本文是真实治疗经验,不能作为治疗依据。版权归作者所有,禁止转载。如内容有误或有侵权等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本头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