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给我们的感悟(金刚川铭记每一个个体)

《金刚川》讲述了一个关于桥的故事。

作战部队要过桥,工兵连要架桥,高炮班要护桥,美国空军要炸桥。

战争期间,这样“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状况一定是随时随处有的。《金刚川》节选了其中一个,也同样在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场金城战役中截取了一段。

电影的叙事时间起点设置在了1953年7月12日下午,作战部队必须在7月13日6时前达到金城前线,并且准时参与总攻。

所以“过桥”这件事尤为重要,这是为前线输送战力。

金刚川给我们的感悟(金刚川铭记每一个个体)(1)

金刚川在金刚山附近,在金城战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但也因为临山所以地形对过河造成了障碍。这条河最宽处可达60米,如果不借助桥梁根本无法通过。

有人曾经这样区别古典和现代小说,“古典小说是对冒险的叙事,现代小说是对叙事的冒险”。

从这个角度看,《金刚川》兼具了这两点,它既有对过桥、架桥、护桥、炸桥这些冒险的叙事。同时又以桥为勾连,从水、陆、空几个视角讲述了同一个故事,有着对叙事的冒险。

电影分为士兵、对手、高炮班、桥四个段落,其中有三个不同的视角,还有两个幸存者回忆的旁白。

一个是幸存者小胡,他在河岸看到李九霄饰演的班长刘浩冲锋陷阵;另一个是美国空军史密斯,他在空中看到中国志愿军战士创造的“神迹”。

金刚川给我们的感悟(金刚川铭记每一个个体)(2)

回忆的旁白本身就为电影的叙事避开了上帝的全知视角,所以过桥的士兵、护桥的高炮班和炸桥的美国空军三个视角的加入与切换就都顺理成章了。

而多个视角的切换,并且选择以发起总攻之前、为主攻做准备的普通战士为主角,是《金刚川》的创新之处。

管虎导演这样解释:“每一个个体的牺牲都是有价值的。有勇气去记录这种价值,我觉得对那些先烈是一个很好的纪念。这不是一个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的故事,而是这些人为了胜利,集体牺牲的故事。”

金刚川给我们的感悟(金刚川铭记每一个个体)(3)

当《义勇军进行曲》唱响,我们永远铭记这些战士如何“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电影《金刚川》要纪录每一个有价值的个体的牺牲,则塑造了以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电影中几乎所有演员都操着一口浓得化不开的方言,比如旁白的小胡是山东口音。

在“士兵”一章节开场所有战士伪装隐蔽在树林之中看不到任何一个人的区别,而当故事展开、深入,不同地方、不同兵种、不同性格、不同姓名的人物就出场了。

金刚川给我们的感悟(金刚川铭记每一个个体)(4)

邓超饰演的步兵连高福来连长就是江西南昌方言,行军途中还因为和操着四川方言的步兵连班长刘浩(李九霄饰)有一段轻松幽默的桥段。

吴京饰演的高炮班班长关磊一口京片子,张译饰演的高炮连排长张飞说的是陕西话,电影中还有其他方言。

金刚川给我们的感悟(金刚川铭记每一个个体)(5)

方言这一点除了在戏剧效果上有些喜剧的元素,更重要的是让每个人物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是尊重历史。

70年后我们纪念在战场上牺牲的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他们就是来自不同的省份、城市、乡村,说着不同的方言。

我们常用“最可爱的人”来形容他们,我们也确实在《金刚川》里看到他们可爱的一面,比如关磊和张飞的师徒、兄弟情谊,两个人有点“相爱相杀”的既视感,一个哨子、一个烟罐、十发炮弹这些细节把两个人以命相托的深情厚谊展现得感人至深。

疫情期间,广东惠州的00后护士刘家怡到武汉支援,面对镜头她说“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这句话感动了全国人民。

金刚川给我们的感悟(金刚川铭记每一个个体)(6)

同样的在小胡的叙述中我们也看到这些“穿上军装”的十六七岁的孩子不再是孩子,而是一名军人。作为军人,他们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他们的血肉筑起了保家卫国的新的长城。

《金刚川》里塑造了几个“丰碑”一样的人物,他们矗立在高炮之上、站立在桥头,他们在眺望着对岸,而我们现在只剩下仰望。

金刚川给我们的感悟(金刚川铭记每一个个体)(7)

李九霄饰演的刘浩本来在河岸高地侦察,但看到对岸高炮连不惜引火暴露自己吸引美国空军的火力而被鼓舞,他冲下高地来到河边,看着工兵连一次次抢修被一次次炸毁的桥梁,也加入到其中。

当美军投掷燃烧弹时,他正扛着一根圆木准备上桥。等燃烧弹过去,一片废墟中我们看到他和圆木都烧焦了,但依然挺立。他的精神感召了小胡,即便眼睛被灼伤,还是要走上桥去担当“圆木”。

张译饰演的张飞在最后段落更是一颗“催泪弹”的存在,他拖着半残的身躯,把仅存的炮弹挂在脖子上,拄着拐杖穿过玉米地、走到关磊所在的高炮阵地,与美空军轰战机同归于尽。

金刚川给我们的感悟(金刚川铭记每一个个体)(8)

当战火散去,张飞还在高炮台上,即便面目全非,但不会灰飞烟灭。那是一种精神,丰碑一样的精神,他指引着幸存的战士前进,也指向未来国泰民安的方向。

我们的战士是拦不住、打不垮的,意志是他们最后的一颗子弹;我们的桥梁是炸不毁、摧不烂的,因为战士的身体是桥的最后一根木桩。

当凌晨到来,冲锋号角响起,工兵连、步兵连的战士下水踩着桥桩,充当人桥。那一刻他们像是我们看过的浮雕,那个场面也让我想起《金刚川》的一幅海报。

金刚川给我们的感悟(金刚川铭记每一个个体)(9)

这幅海报灵感一定来源于古元1948年的套色木刻版画《人桥》,它记录的是解放战争期间大军渡江,架桥部队撑起浮桥,配合主力部队向敌人进攻的场面。

金刚川给我们的感悟(金刚川铭记每一个个体)(10)

很多观众在看到这个镜头时被感动、被鼓舞,流下热泪,因为他们就立在那儿,我们可能在课本上读过、版画上看过,这一次在电影中定格。

电影《金刚川》并没有刻意煽情,就是通过不同的视角塑造了一个个普通的人物如何成为一个个伟大的战士。

等我们再次回味,他们或许被刻在了纪念碑上,但更是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烙印。正是这种精神传承至今,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