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如何越冬(了解中蜂主要的生活习性)

中蜂是我国独有蜂种,具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有许多方面优越于意蜂,因此管理方面也区别于意蜂。那中蜂饲养者如何管理好中蜂群呢?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充分了解中蜂生活习性,只有做好这一点才是管理好蜂群的基础。

具有较强的抗寒耐热性

中蜂巢外活动的温度幅度较大,一 般在10至42℃之间,而意蜂多在14至40℃之间。早春、晚秋和冬季,晴天无风,气温达到7℃以上时,少数中蜂工蜂便出巢活动,升到10℃以上,出巢蜂数显著增加,12至13℃时能正常采集活动。当气温高达40 至42℃时,仍能出巢采集,特别能在早、晚突击采集;而意蜂在10℃以下的低温,一 般不出巢活动,13至14℃以上才能进行巢外采集,炎夏气温达到 39至40℃时,出巢甚少,中午高温时停止巢外活动。

中蜂2至3框蜂,甚至1框多蜂能很好的越冬渡夏,而意蜂则感到很困难,不少的弱群在越冬期内导致失败。一方面是由于中蜂个体对高低气温有较大的忍受性,另一方面是与群体具有很强的调节巢温能力有关,密集护脾保温,热疏冷密,对气温反映敏感迅速。

中蜂如何越冬(了解中蜂主要的生活习性)(1)

中蜂的密集性

中蜂栖息呈球形的巢脾上,为了保温、防敌护脾,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攀附集结,脾面蜜蜂密度相当大。据观察,中小群巢脾表面攀附蜜蜂2至3层,强群可达3 至4层,很难看到巢脾。中蜂在 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这种密集栖息的习性,实行活框饲养管理后,仍然表现出来。

在正常情况下,中等以上的强群护脾力强,巢脾不外露。而暴露出巢脾的多半是中等以下的弱群,甚至丢掉多余巢脾而集结在子脾上。中蜂的密集程度,除受群势大小、巢脾多少影响之外,也和温度有关。当气温升高时(25℃以上 ),密集程度减低,反之则密度增加。中蜂有较强的调节巢温的能力。

中蜂一般不轻易离脾,但由于中蜂没有意蜂温驯,性情较燥,受光照、烟熏、震动等外界因素刺激后,表现出暂时的不安、激怒、秩序混乱,甚至丢下幼虫而在箱壁处结团。当刺激因素消失后约半小时左右,有的达一小时之多,方才能上脾恢复正常的活动。从这方面来看,中蜂的恋巢性不及意蜂,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麻烦。

中蜂如何越冬(了解中蜂主要的生活习性)(2)

咬脾习性

中蜂的咬脾较为明显和经常。越冬前蜂群变弱,出现脾多于蜂时,咬掉外露空脾或在结团处把巢脾咬通成洞,以利密集护脾、保温、结团越冬,早春开始活动后,咬去老黑脾重造新脾,产卵繁殖和贮蜜存粉。平时也常发生咬脾现象,特别是旧脾、空脾,以清除巢虫孽生的场所。咬破的巢脾,到需要的时候蜜蜂又能把它修复起来。

无论是繁殖期或越冬期,中蜂都比意蜂消耗饲料少。在外界条件和群势相同的情况下,巢内饲料蜜一样多,中蜂能安然渡过冬天,并略有剩余,而意蜂在越冬后期缺蜜,甚至被饿死。中蜂饲料蜜 消耗少的原因可能有下列几个方面:

①中蜂个体小;②中蜂经常保持密集状态,调节巢温能力强,使巢温较为稳定,消耗能量少;③ 缺蜜期,中蜂能很好地利用零星蜜源,采集蜂蜜,消耗巢内贮蜜少;④蜜蜂在繁殖期需要蜂蜜和花粉量大,而中蜂能根据外界条件,调节繁殖节奏,节约饲料,保存实力。

中蜂如何越冬(了解中蜂主要的生活习性)(3)

中蜂在缺蜜、群弱、病虫害严重时,或长期阴雨、曝晒和外界环境不良时,易发生全群飞逃的现象;长期缺蜜时,易发生盗蜂;由于认巢性差,蜂箱放置不妥或管理不好,容易错投和偏集。

根据中蜂这些主要的生活习性,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晚包扎保温,迟越冬

由于中蜂抗寒耐热性能强,进入越冬期的时间要比意蜂迟15天左右,结束蛰居时间要早10 ~ 20 天。因此,中蜂越冬时间宜迟不宜早,当外界气温低于7℃并稳定下来,才能安排越冬事宜。越冬包扎应“宁冷勿热” ,只要巢内有足够的越冬饲料,低温下越冬很安全。温度过高,越冬蜂团解 除,蜜蜂活动量增加,不但饲料消耗量增大,而且蜜蜂寿命缩短,死亡率增高,常造成春衰。

2.经常使蜂群保持密集状态

处理好蜂脾关系,对中蜂来说更显得重要。要看蜂留脾,做到蜂多于脾,为中蜂密集护脾创造必要 的条件。当蜂群群势下降时,及时提出老黑脾和多余的空脾,紧缩蜂巢,使蜂王产卵集中,工蜂保 温、哺育能力增强。这样做繁殖快,产量高,并能防止咬脾和巢虫的滋生。

中蜂如何越冬(了解中蜂主要的生活习性)(4)

3.常造新脾、勤换旧脾

根据中蜂喜新脾,咬弃旧脾和蜂王喜在新脾上产卵的特性,在外界有蜜源的情况下,应抓好经常性的造脾工作,做到巢脾使用时间不要超过一年。

随着群势增强,巢内拥挤及出现白色赘脾时,就可逐渐加入巢础造新脾。在大流蜜期,要边取蜜,边造脾繁殖,平时利用分散的小宗蜜源造脾。造脾不要贪多,看群势加脾,提出旧脾化蜡。一般每次 加一框巢础,完工后再加第二框,以保持蜂多于脾。还可用一寸左右的巢础条镶在巢框上梁,让蜜 蜂造新脾;或将旧脾从下部割下三分之二( 铅丝保留 ),割面呈弧形,加入巢内。这样做省工省料,造脾快,又达到更换旧脾之目的。

4.防止振动等外界的干扰

平时检查蜂群次数要少,每次检查时间要短,防止开箱过长和震动蜂箱,使蜜蜂不安和离脾,影响正常活动,不要轻易向巢内喷烟。

中蜂如何越冬(了解中蜂主要的生活习性)(5)

5.蜂箱排列要有区别

放置在蜂场上和屋前屋后的中蜂,排列形式不能千篇 一律,要根据地形地物分散放置,相互有区别,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单箱、双箱或三箱为一组放置,都要前后稍错开,巢门方向不一致,增加蜜蜂的识巢能力,以防中蜂错投,引起格斗和发生偏集现象。

6.防止盗蜂的发生

中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在缺蜜季节容易发生盗蜂,应积极防止。除少开箱检查外,缺蜜补食在傍晚进行,蜜汁不能滴在外面,补喂时间尽量缩短。可适当合并弱群,增强防御能力。

另外,中蜂清巢性差,要趁检查蜂群的机会,清除箱内脏物、死蜂等,不清洁的巢脾及时提出,换入新的整齐巢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