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学桃园三结义不烧瓦岗一炷香,宁学桃园三结义

要说这世上的朋友典范,《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兄弟情可谓是让人动容,即使没有同日共死的结局,那份兄弟的忠义信诺也值得许多人学习,《隋唐演义》里的瓦岗英雄,不乏后来为大唐开国立下功劳的功臣,然而在瓦岗的寨子里结义的兄弟情却没有留下多少让人称颂的忠义情,古人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你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吗?

宁学桃园三结义

有人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似乎并没有错,洞悉了人性内心深处的险恶,荀子说“性本恶”,内心深处的贪欲一旦被人所熟知,或许没有谁能抵挡的住诱惑,然而历史上的“关公”一直为人所称道,其内心的忠义和信诺更是让自己的对手曹操都深为折服,才会有《三国演义》里“刘关张”的兄弟情谊。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烧瓦岗一炷香,宁学桃园三结义(1)

古代许多普通百姓所熟知的历史都是通过戏曲来的,秦腔作为最古老的剧目,在《斩单童》中有一句话是“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桃园结义的三兄弟是刘备关羽和张飞,最能体现这份兄弟情的就是关羽了,就算身在曹操那里,内心也是十分想回到自己的大哥刘备身边去做事情。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烧瓦岗一炷香,宁学桃园三结义(2)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挂印封金更是折服了自己的对手曹操,后来水淹七军大败于禁之后,被吕蒙偷了老家,才有了刘备不顾一切的反扑,让蜀汉江山有“火烧连营”的失败,他们的兄弟情谊在小说里让人感动,关羽更是得到了后世的追捧,得封“武圣”掌管天下财运,这样的人所承载的兄弟情和创业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烧瓦岗一炷香,宁学桃园三结义(3)

不学瓦岗一炉香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逢乱世必然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一番场景,无数的英豪走进人们的故事绘本里,商周之交的《封神演义》,秦汉之交的楚汉争雄,魏晋时期的《三国演义》,隋唐之交时的《隋唐演义》,这些时代的英雄,各有千秋且人物饱满,但是《隋唐演义》里的“瓦岗兄弟”却让人有“不学瓦岗一炉香”的评价。

瓦岗寨是隋末的农民起义军,因为有李勣李密秦琼翟让等英雄的加盟和结义而变得让人熟知,在瓦岗寨最为强盛的时候,四十六人结为八拜之交,就像梁山兄弟一样,然而瓦岗的兄弟最后各自为了利益,四散后各投明主,兄弟之间相互残杀,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拼搏,丝毫没有了当年结义的那份情感。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烧瓦岗一炷香,宁学桃园三结义(4)

瓦岗寨的兄弟情谊甚至都比不上梁山兄弟的一百单八将,梁山上的一百多位结拜兄弟起码不会互相残杀,虽然最后死的死走地走,散伙各自天涯了,却没有辱没兄弟这两个字,更没有违背内心的道义,而瓦岗兄弟虽说“各为其主”并没有错,但是在他们的故事,几乎让情谊变得不再值钱,让利益的现实代替了忠义的梦想。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烧瓦岗一炷香,宁学桃园三结义(5)

结语

在现代社会里,即使是亲兄弟姐妹,有的都会为了一些钱财而反目成仇,更别说是结拜的兄弟姐妹了,然而这世上的人,也有那些能和平相处的兄弟姐妹,能不被利益所蒙蔽双眼,那份情谊背后的东西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如果非要让情谊变得有些功利,学习“刘关张”也好过“瓦岗兄弟”,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主心骨,那个人是核心也能说了算,这样的话或许那份兄弟情最终留下的,也是美好的回忆,家庭里面也是一样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