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68王若弗(王若弗这个人怎么样)

看电视剧觉得大娘子憨憨得很可爱,差一点忘了:原著中的王大娘子实在很讨厌,盛家一堆王者带她一个青铜,硬是带不动。

如果说愚蠢的最高境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可悲的境界是“愚蠢而不自知”,最可恨的境界是“蠢而生恶胆”,那么,王若弗这三个境界都占全了。

知否68王若弗(王若弗这个人怎么样)(1)

01、与婆母孝顺之道:不敬

王若弗当初嫁给盛纮,算是低嫁,王家的门第要比那时的盛家高上一大截,也正是因为如此,王氏初嫁入盛家的那几年,很是得意嚣张了许久。

俗话说,“十年媳妇熬成婆”,哪家做媳妇的都要乖乖受着婆婆的气,婆媳不合、婆媳矛盾多有发生,在那个封建社会更是如此,而盛家老太太碍于自己不是盛纮的嫡母,也无需在儿媳面前作威作势,更无心过一把当婆婆的瘾。

于是,盛老太太的客气,就变成了儿媳妇王若弗的福气

她不仅不用在婆婆面前立规矩,也不用晨昏定省时不时去看望老太太,每个月只去两三次,每次去聊不到几分钟,而且全程冷着张脸不说话。

而关于婆婆的吃穿用度一应事宜呢,王若弗这个做儿媳妇的从不关心,也不张罗,一概全都是老太太自给自足。

礼数孝道这一项上,王若弗做人家的儿媳妇就是不合格的。

知否68王若弗(王若弗这个人怎么样)(2)

02、与夫妻相处之道:不贤

正是因为王若弗的娘家门第高,盛纮对这位大娘子本是敬重有加,当初是打量着好好过日子生儿育女光耀门楣的。

可是,夫君盛纮的客气,被王氏当成了作威作福的底气:

她一进盛家门,头一件事就是发卖了盛纮的两个通房,对此盛老太太和盛纮全无意见,任凭她自行发落,这个当家婆母当得顺顺当当,全无阻碍。

可料理完自家内宅的事情还不算,王若弗居然把手伸到了盛纮的公事上,而以她的智商,光有欲望又没有手段,插手盛纮的公事却又做不圆满,总是顾头不顾尾,最后留下黑锅让盛纮背,留下烂摊子让盛纮收拾。

内宅女眷插手丈夫儿子的公事并非罕见例,问题在于插手的好不好,恰当不恰当,似王氏这般不懂大义只顾私利的,只怕当初给盛紘惹了不少麻烦。

这还没完,夫妻相处之道,讲究相互敬重,相互体谅,最忌讳的就是时时刻刻把娘家和婆家做比较。盛纮初一开始敬重王若弗的身份,处处忍让,可王若弗却仗着自己的身份,处处摆架子,动不动就“我们王家怎么怎么样!”。

可她忘了,王家再好,她也是盛家的媳妇,当以夫家为重(那个年代),处处挤兑婆家不如娘家的媳妇,让丈夫的脸面往哪里放?

夫妻俩本就志不同道不合,再加上王氏这么内事、外事一揽子抓的强悍作风,没几年夫妻俩的情分就淡了,这时候林姨娘才有机可乘,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这才有了盛纮后来的“宠妾灭妻”,有因才有果,在这项罪责里,王氏的责任也很大。

知否68王若弗(王若弗这个人怎么样)(3)

03、与子女教育之道:不当

在那个时代,大家庭的男子三妻四妾是平常事,越是门第高的家族,嫡子、庶子更是一大堆,孩子越多越是家族的兴旺根基。

王若弗作为封建社会的卫道士,本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嫡母是一家的主母,照顾家里的孩子本是分内事,将来无论哪个孩子出息了,说起来都是整个家族的荣耀,都是她当嫡母的功劳。

而她知道,并又做不到。王若弗只对自己的三个子女好,对盛纮的庶子女们,一概不闻不问,毫无嫡母的慈爱,王氏对林姨娘的孩子长枫和墨兰心生厌恶,虽然不得当,但也算情有可原;可对卫姨娘、萍姨娘的孩子,她也是一贯的漠不关心,敷衍了事。

仿佛只要守护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盛家旁的子女死活跟她就全无关系了。

知否68王若弗(王若弗这个人怎么样)(4)

王若弗对庶子女们不慈爱,对自己的女儿也教导有失,华兰从小养在老太太身边,自小就会管家理事,长柏是个男孩自小读书为主,稍大点就进私塾读书,王氏对这两个子女的教育参与并不多,所以华兰和长柏的优秀不是王氏的教育成果。

唯一体现王氏教育成果的,就是她的小女儿如兰。在王氏的熏陶下,如兰养成了骄纵的性子,从不把庶出的姐妹们当成亲人,就连对待祖母的态度,也同王氏如出一辙:阳奉阴违。

如兰:“母亲当初不是说老太太没什么可巴结吗,怎么这会儿又是金又是玉的,出手这般大方。”

王氏也郁闷了:“烂船也有三斤钉,是我糊涂了,想她还有些棺材板罢。”

知否68王若弗(王若弗这个人怎么样)(5)

04、与儿媳相处之道:不慈

江宁海氏门第高于盛家,又是世代书香的清流之家,当初老太太和盛纮为长柏议定了这门亲事,无论于盛家或长柏的前程都大为有利,但是王若弗还老大不愿意。

而她之所以不愿意,最根本的原因居然是她的私心:她怕自己拿捏不住这位高门出身的儿媳妇。

好不容易熬成了婆婆(其实她用不上“好不容易”这个词),王若弗自然想着在儿媳妇面前摆摆做婆婆的款儿,她当初对盛老太太不敬,没尽到做儿媳妇的孝道,可事情落到自己身上了,她又希望儿媳来孝敬她。

有些私心重的人,总是秉持这样的信念:我可以对不起别人,但别人不可以对不起我。

总是时刻凸显“我”的人,是心理上还没长大的人,她们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他们家家规明令子孙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做他们家的媳妇那是再好不过了,可是这样人家的闺女可如何要的?......偏海家门第又高,这样一尊活菩萨请进门来,老爷让我如何做婆婆!

海氏进门后,却是品行端正、规矩严整、待人随和,对上孝敬老人,对下爱护弟妹,实在是一个有分寸的好儿媳。

眼看着儿媳妇太得人心,和儿子长柏又相敬相爱,做婆婆的王若弗平白生了一肚子的柠檬酸,她看儿媳妇过得很滋润,决定施展做婆婆的手段,让儿媳海氏过的不那么舒心。

王若弗趁海氏有身孕,于是想要给儿子塞个通房,试图瓜分儿子长柏对海氏的宠爱。

这又是何必呢!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当初王氏一进盛府,头一桩事就把盛纮的通房给发卖了,自己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而同为女人,却对儿媳妇狠得下心,幸好长柏是个好老公。

因海氏有了身孕,王氏便想给儿子塞个通房,说他读书工作辛苦了,该有个知冷知热的人,长柏就说爹爹挣钱养家更辛苦,您有好的先紧着爹爹吧......

知否68王若弗(王若弗这个人怎么样)(6)

05、辨理识人之道:不明

王若弗有个神奇的功能,凡是她觉得好的人,基本上最后都不好,到最后还有可能反目成仇;凡是她认为不好的人,基本上都算还不错的。

按照买的中奖几率来算,如果谁带着王若弗一起去卖,只要完美避开她看中的数字,基本上就能稳赢不赔!

对于这一点,盛纮深有体会。

顾廷烨的继母小秦氏装作温良慈爱的样子,跟王若弗说了一回话,就把王氏给喜得不知怎么才好,逢人就夸这位小秦氏人真好啊,人真好。

只见了一面的人,立刻就能判断这人是好还是不好?王氏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天真!是怎么活过这么多年的?

王氏大为奇怪:“这是为何?我瞧着她人极好,老爷又没见过她,怎这般说话?”

盛纮摇头道:“不用见也知道。你瞧着她好,那她必然是个厉害的人。

时下有句话叫做“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可这句话对于王若弗是无效的,因为她即使在同一棵树上吊死过无数次了,下一回遇见,还是会上当。

康姨妈就是典型的例子。

知否68王若弗(王若弗这个人怎么样)(7)

06、因愚蠢生恶心:不善

王若弗因亲信了康姨妈的挑唆,将白果芽汁注入糕点里,毒害婆母盛家老太太。

到这里,王氏唯一的好处也土崩瓦解了。

因愚蠢被人利用挑拨,进而生发恶念,王氏此人不止是蠢,而是蠢得可怕。

王氏心头邪火乱窜:“老太太年纪大了,愈发贪嘴,吃了生芽的白果,身子不好,倒拿几块糕饼来冤枉我!我告诉你们,要我认了,除非我死!你们当我娘家无人了不成!”

如王氏这般愚蠢至极,“不敬、不贤、不当、不慈、不明、不善”的大娘子,如果不是命好下嫁到了盛家,早被人整死几回了,哪有机会一直蹦跶到最后。

知否68王若弗(王若弗这个人怎么样)(8)

看原著的时候,越看到后面,越希望林噙霜能东山再起,多虐王若弗几回,而这几回,我一定为林姨娘鼓掌叫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