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1)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2)

文 │ 飞鱼

从2019年开始,《我们与恶的距离》《想见你》《俗女养成记》等高分华语剧集先后上线,令人眼前一亮,至此,台剧正式告别传统偶像剧的桎梏,步入了“文艺复兴”的新时代。这是一次内外交织的内容变革,台湾本土影视人创办植剧场培养后起之秀和变革土壤,而HBO、Netflix等国际流媒体平台的入局改变了台剧的制播模式,为其增添了多元化的风格气质。

不知不觉间,台剧面貌焕然一新,成了有质量保障和颠覆性的高分神剧的代名词,而不久前刚刚三季完结的《华灯初上》,则为台剧复兴的版图再添了一块。作为本剧的领衔主演兼制片人,林心如交出了一张近乎完美的答卷,也让观众再一次重新认识了她。

众所周知,在古装大女主剧的上升期,林心如主演的《美人心计》和制作的《倾世皇妃》都是风口之作,自2016年结婚后,她将事业和家庭转回台湾,潜心研究和参演了一些小而美、具有实验色彩的精品剧。近年来,台剧复兴与“中女崛起”正在一同发生,林心如也获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华灯初上》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不论是林心如还是台剧,都越走越开阔了。于是,在《华灯初上》三季完结之际,我们拨通了林心如的电话。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3)

欢场人生,释放所有人的另一面

“《华灯初上》将女性放在第一位,讲述的是在光这个酒店里7个不同的小姐她们的人生。大家进酒店上班一定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和理由,那么在这样的工作场所就可以发现她们另外一个阴暗面。”林心如说道。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4)

《华灯初上》的编剧杜政哲是台湾“坚持原创故事的少数派之一”,曾经说过“台湾只有偶像剧和非偶像剧”的他对细腻的女性题材尤为擅长,并与林心如合作了多部作品,《华灯初上》最初的设想是拍完《十六个夏天》之后诞生的。

“编剧问我下一个戏想要做什么类型的东西,我说我想演一个离我生活很远的不曾尝试过的故事和角色,比如说欢场上的人生,他听了后觉得蛮有趣,我们就决定以酒店小姐的人生来着手整个故事。一开始的设想只是两个女性如何在欢场上互相扶持走过大半个人生,并为此设定了很多不同时代背景,比如说像《红玫瑰白玫瑰》所在的上世纪30年代、现代都市都有想过。”林心如说道。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5)

神秘而优雅的苏妈妈在剧中有一句台词——“日式酒店不是卖酒,卖的是暧昧。”最终,《华灯初上》选择还原1988年的台北“条通文化”,没有把故事放在台式酒店,而是选取了流行一时的日式酒店。

“上世纪80年代是台湾经济起飞的年代,人们有多余闲钱去休闲娱乐,那时候很多日本企业都在台湾设点,造就了日式酒店的流行。日式酒店有其自成一派的风格,里面的小姐都蛮有内涵,要会日文、陪客人聊天、了解日本的时事,要会打高尔夫球、插花,我们觉得放在这样一个背景里应该蛮特别的。”

关于剧本,林心如和编剧讨论的时间比较长,后来因为各有各的工作,就没有具体落实,但这个想法始终牵引着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冒出一些新的想法,直到第二年讨论的时候,他们才决定加入悬疑谋杀这一元素,于是有了现在《华灯初上》的一个雏形。“我觉得小杜写得很好,他也很了解我,知道我想要在什么样的角色里面做突破,每次帮我写的东西都让我演起来非常过瘾。”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6)

《华灯初上》是林心如和导演连奕琦继《遗忘》后的再度合作,“我很喜欢小连导演的拍摄手法跟风格,觉得他蛮文青,会把一些戏拍得有别于大家一贯认定的应该有的走向,拍出另外一种味道,不是那么商业,所以我们一开始就锁定是小连导演,一聊一拍即合。”

不少网友感慨道:“《华灯初上》串起了台湾演员版图的半壁江山,林心如人缘也太好了”,人缘虽好,但这部剧的演员却并非全部由林心如刷人情卡邀请而来。“我们当初在选角的时候,就是选适合这个角色的,除非是客串,我会先跟他们打个招呼,然后再让casting团队去跟他们的经纪公司联络。”

或许是故事足够吸引人,才引来演员们的集体加盟,导演连奕琦此前接受采访说道:“跟演员聊天之后才发现,女演员都想演小姐,男演员都想演黑道,透过角色或许可以让他们某些状态被释放。”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7)

吴慷仁破格饰演的宝妈妈堪称神来之笔,“他一出场,让在座的小姐都输了”、“《一把青》里边的白月光飞行员和《我们与恶的距离》中的王赦的影子都没留下”……网友不吝赞美。“慷仁是导演的朋友,我之前跟慷仁认识但不熟,那时候我们在想宝宝这个角色的人选时,没有想过找阴柔型男演员,还是想找那种蛮直的直男,觉得这样子会有一种反差的效果。”

《华灯初上》,每个女性都有“光”

《华灯初上》自带光环出场。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8)

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演员阵容华丽、制作高水准,在“颜值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光是演员、表演、好看的造型和极具氛围感的场景就让观众觉得“值回时间成本”,加上林心如以往有很多“颜值党发言”,因此,这部剧的成功被称为“颜党的胜利”。

对此,林心如笑道:“我从来不否认自己拍戏比较注重颜值,电视剧要给这么多女观众看,赏心悦目肯定是很重要的,而且我自己确实也比较喜欢美的人和事物,所以会把这一个因素也放在戏里面。”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9)

剧名叫《华灯初上》,酒店的名字叫“光”,这部剧里也充斥着光的应用。氛围是忽明忽暗的暧昧感,角色是模棱两可、爱恨没有那么分明的,结局是开放式的,这些特质在罗雨侬和潘文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小旅馆那场抽烟戏更是该剧的名场面,“其实那个旅馆非常破烂,而且有点可怕,但导演就很会拍,拍出来那个画面很美,剧本上写的是文成回忆起之前跟rose一些相处的片段,没有想到剪辑出来,再配上bgm,每一帧都可以当剧照,感觉是一段很美又遗憾的故事。”

目前这对cp的网络呼声很高,被问及“他们之后还会有故事吗?”,林心如表示:“如果还有四五季的发展,也许会有,但我觉得并不一定所有的爱情故事都要有一个好结局才叫做结局。Rose心中有一个没办法抹去的人,而且两个人的生活背景差异,好像谈恋爱没有那么容易。有时候一种淡淡的遗憾,也是一种美,让人忍不住思念。”

《华灯初上》画风怀旧,老歌《月亮代表我的心》不仅是片头曲还贯穿了全剧,而片尾又选取了告五人的《好不容易》。“因为光是日式酒店,邓丽君在日本非常红,我们就选了《月亮代表我的心》来当整部戏的主题歌。我觉得既然我们已经收了这么多老歌,是不是要有一些新元素,这样不会让整个剧很老气,因为我上一部戏就有收告五人的歌《在这个城市遗失了你》,于是这部剧继续收了他们的歌。”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10)

《华灯初上》以酒店小姐这一社会边缘人为切入点的女性群像故事,非常有辨识度。同为女性群像故事,这种思路别具一格,相当于在当代都市独立女性叙事外另开了一路,当林心如、杨谨华甚至吴慷仁纷纷化身妈妈桑,与过往角色拉开最大限度的距离时,本身就对观众构成一种强烈的吸引。

杨谨华饰演的苏庆仪何以成为苏妈妈?Rose和苏的关系解密是本剧的悬疑点之一,之后,该剧向观众展示了在表面的凶手之外,真正杀死苏的凶手有很多,不幸的原生家庭,冷酷的男性,苏一直厄运连连,在花子举起烟灰缸之前,苏的人生就已经被重击。而雨侬就像是照亮他人的一束光,尽管她自己也身处困境。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11)

苏和rose这组双女主形成了对照关系,“我看了剧本后,觉得编剧写的这两个角色都很棒,他写完后问我要演哪一个,说‘我认为你比较适合罗雨侬’,然后导演也觉得我适合雨侬,我觉得这个角色不是我之前所扮演过的角色的感觉了,三季下来这个角色蛮深的,比较有挑战性,就决定演她。”

“因为常年在内地拍戏,我真正合作的台湾演员真的不算多,严格说起来,《16个夏天》是我隔了很久回台湾第一次拍一个比较长的戏,然后才慢慢对台湾的演员熟悉起来,谨华是刚好跟她一起拍《我的男孩》,觉得她戏好,大家相处得蛮不错,而且我觉得她和我是两种不同个性的人,很适合在《华灯初上》里面诠释两个完全相反的角色。”

“人就应该不停地转变”

每季8集、共分3季播出的节奏,显示了《华灯初上》的“大局观”,第一季的主线是“谁是被害人”,第二季则是猜“谁是凶手”,第三季落点则在不同女性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因果上。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12)

“这部剧做的时候就锁定了国际平台,我们也都知道它们是季播模式,不会一次播超过10或12集,我们在做剧本的时候,编剧就想到以8集一季做一个钩子,再去引出下一季的写法来讲这个故事,一次性播和分季播都可以。”

韩剧《王国》编剧金银姬曾说“Netflix不提意见,只给钱”这句话广为流传,而《华灯初上》和Netflix合作模式不太一样。“剧本筹备的时候有给他们看,但我们确实是整个戏拍完之后才真正开始建立合作的,所以基本上他们没有提太多修改的意见,反而在后期netflix真的花了很多的精力在帮我们做比较大的营销,整个台北铺天盖地都是《华灯初上》的宣传,这次整体合作感受非常好。”

目前《华灯初上》三季的豆瓣评分分别是8.1分、7.2分和7.5分,对于这一分数变化,林心如表示:“可能一开始大家对于前8集被害者是谁非常感兴趣,第一季播完之后就疯狂找凶手,这两点确实很实在地能引起大家的兴趣,然后第二季是一个办案过程,一直都是偏男性视角居多,观众注意力会分散,第三季是一个给出答案,了解人物前因后果的时刻。”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13)

但《华灯初上》的市场反响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因为前两季大受欢迎,第三季才花了较长时间给整部剧重新配音,多配了英语、西班牙语等4个非中文的配音给Netflix的全球受众,导致第三季延后上线。

从首次担任制片人兼主演《倾世皇妃》到《华灯初上》,已经过去了11年,剧集市场的流行风格为之一变,而林心如的适应性非常好。

“《倾世皇妃》的时候比较流行改编,我们想要以最快的方式有一个剧本,最快方式应该就是改编小说,大家就各自去看了很多的小说,《倾世皇妃》的点击率很高,我们就约作者出来一谈,谈得很顺,很快找到编剧改编;现在流行比较写实一点的题材,我觉得不管是演员、编剧还是导演,可能都会在某一个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改变,这样做事才更有趣,不能老在同一个地方待着,人应该不停地转变。”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14)

台剧的多元化转变自然意味着演员、编剧、导演、制片人的集体转型,“不同编剧都有自己的强项,但突破一下也未尝不可,比如以前我们的编剧小杜也不是写悬疑题材,我觉得他的尝试很不错。而且人总是会随着年纪增长,你的想法,你对于戏的感受,你想要表现出来的东西越来越饱满,包括女演员也会变得更成熟。看腻了偶像剧,刚好现在这个阶段,很多女演员可以诠释30 、40 这样子的角色。”

林心如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华灯初上》中,苏、花子、爱子、阿季等角色那种身处底层泥潭依然想开出花朵的顽强生命力,那种在阴暗欢场中趋光的人性,赋予了每个角色都是大女主的合理性,观众很难不共情,可以说,《华灯初上》覆盖了30 到50 岁的生动女性群像,让刘品言、郭雪芙、谢欣颖、谢琼煖这些不同年龄段的女演员获得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15)

目前,林心如正在筹备下一部剧《有生之年》,和导演以及其他主创人员讨论新戏的前置作业,这部剧讲的是一个家庭里三个兄弟的故事。她每天的日常基本上就是开会、接送小孩上学、运动。戏里,她希望给女演员空间,戏外,她自己也忙于演员、制片人、妈妈等多重身份,此外,Netflix的华语剧集《模仿犯》中她也有特别出演。

《华灯初上》,一切才刚刚开始。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16)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17)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18)

林心如出席公益活动(谁人不在欢乐场专访林心如)(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