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背景(脑洞大开的动画版桃花源很诡异)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脑洞大开、妙笔生花,为世人描绘出了一个理想国——桃花源。这里是与世隔绝的和平天地,与陶渊明所处的腐败的东晋王朝全然不同。在这篇小小的散文里,陶渊明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很有生活画面却又十分神秘的故事。

千年过去,桃花源成了一个美妙的形容词,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相信很多人也曾在脑海中勾勒想象中的桃花源仙境。在画家的笔下,陶渊明原本就详细到相当真实的笔触成了更为具体可感的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妙景让人大开眼界。

画中仙境

画家仇英用他最擅长的青绿山水绘出了桃花源仙境。藏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桃花源图》卷就以大青绿重色绘制,画中群山延绵,林木苍翠,屋舍掩映其中,呈现出一个既优雅又僻静的世外之地。

桃花源记背景(脑洞大开的动画版桃花源很诡异)(1)

画以一条不知源头的溪水开卷,背景是连绵苍翠的群山,溪水两旁有无数桃花盛开,正如文中所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一景写得极有意境,渔人误入桃花林,顺着长长的水路前行,一路饱览两岸风光。

桃花源记背景(脑洞大开的动画版桃花源很诡异)(2)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柳暗花明,景色尽头,渔人见到一个似有光芒散出的洞口,于是舍船寻入,一番别样天地即将展现在他眼前。

桃花源记背景(脑洞大开的动画版桃花源很诡异)(3)

洞之内的景色令渔人吃惊,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似乎和外面一样,同样的田地和人们,却又和外面大不相同。

这里的土地肥沃,桑树竹林繁茂,鸡狗禽畜俱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是和谐自然,个个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桃花源记背景(脑洞大开的动画版桃花源很诡异)(4)

桃花源记背景(脑洞大开的动画版桃花源很诡异)(5)

在渔人的眼中,洞里洞外是两个天地,这里自给自足,不愁吃穿,人情温暖,这让长期困于温饱的渔人感到不可思议。

同样在陶渊明的眼中,这也是不存于世上的一处虚幻之地,东晋社会污浊黑暗,军阀连年混战,百姓长期处在繁重的赋税徭役之下,被严重剥削和压榨。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却仍将这些朝堂与现实的腐败看在眼中,他迫切希望能改变这种现状,却也深知无力改变,于是只好寄托于笔下的想象,塑造了这样一个与现实对立的完美世界。

桃花源记背景(脑洞大开的动画版桃花源很诡异)(6)

散文与小说兼具

站在时代和作者本人的立场来看,这篇文章的创作意图不言而喻,学术界将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定义为散文,其实我觉得它还可以当作是一篇小说。一篇武陵渔人误入仙境,开展一系列机缘的玄怪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和“志人”的两种文言小说。志怪,是指记录神仙鬼怪的各种传说故事,也兼叙山川、地理、异物、奇境,此类小说大多篇幅短小、叙事简单,鲁迅称其“粗陈梗概”,不够成熟,只能算是小说的雏形。

桃花源记背景(脑洞大开的动画版桃花源很诡异)(7)

而《桃花源记》,可以说是魏晋六朝中小说的杰作,它虚构了故事环节,在人物和环境上都有详细的描写,完全合乎小说的定义。并且因为陶渊明本身有着玄学思想,此文叙事虚幻,有着非人间能见的瑰异景色,因而全篇充满着玄怪意味。这样虚构的、有趣的小说情节和玄远的意旨,怪不得能不断吸引后世人的欣赏与研究。

影片里的桃花源

王维在《桃源行》中说“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在许多人眼中,桃花源更像是仙境,而非人间景致,而在更加脑洞大开的现代人的眼中,并非人间景致的不止有仙境,还有阴曹。

从文本到图画再到影像,桃花源的故事一直在被不断演绎着,即使是已经明确的主旨,但仍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认知。国产动画片《桃花源记》在情节的演绎上,有一定的改造,不突出散文的特性,而是更着重小说性的故事讲述,创造出更有奇幻色彩的影片,甚至还带着点恐怖的意味,耐人寻味。

桃花源记背景(脑洞大开的动画版桃花源很诡异)(8)

动画《桃花源记》遵循原作的故事,渔人无意间发现了桃花源,并在里面度过了一次美妙绝伦的体验。不同的是,动画还增加了一段武陵太守因寻觅桃花源不得且险些葬身险滩,回来后归罪于渔人,并对其严刑拷打的场景。

桃花源记背景(脑洞大开的动画版桃花源很诡异)(9)

此外还有刘子骥至死也没能见到桃花源的片段,都增加了戏剧性处理,临死前他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渔人在欺骗自己。而渔人一个人寻寻觅觅,带着一颗从桃花源带出的桃核,到最后似乎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庄周梦蝶,但却又惊奇地看见了这颗桃核一夜之间长成大树并灿烂盛开的景色。

影片增设了不少情节来延伸和扩大叙事的空间,又少见地用皮影、剪纸来塑造人物,这种画风稍显诡异,正好符合那些对桃花源持阴间说的人群口味。

桃花源记背景(脑洞大开的动画版桃花源很诡异)(10)

说桃花源其实是死后的世界?这确实是有够脑洞大开的,当然,这只是一种无关大雅的说法,实际上作品中很明确地有隐含的政治意味和陶渊明的个人价值追求,这种精神内核并不会随着时间、形式的编写而消失。

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桃花源是说不尽的,它可以在不同的时代里始终表示一个鲜明的主题,而它的面貌,也始终伴随着桃花林出现在世人的心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