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种植生产技术规程(浙西南山区白术种植优势分析及规范栽培技术)

浙西南山区白术种植优势分析及规范栽培技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白术种植生产技术规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术种植生产技术规程(浙西南山区白术种植优势分析及规范栽培技术)

白术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浙西南山区白术种植优势分析及规范栽培技术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于术、浙术、冬术等,具有补脾、健胃、燥湿、利尿、安胎等功效,是我国高配方频度的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县农业部门引进种植草本中药材白术,并获得成功。由于原来的农技人员和种植户比较重视粮油作物种植和推广研究,对草本药材种植则重种轻管,加之白术市场供求波动大,导致农户种植白术的积极性不高,只限于在旱地或山地上种植,缺乏高产规范种植经验。随着人们对草本药材白术药理作用的了解,白术逐渐被认可,被列为浙江省著名药材“浙八味”之一,白术草本药材产业发展也得到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在县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白术栽培技术得到提升,白术干产也由 750~1 050 kg/hm 2 提升到2 250~3 000 kg/hm 2 。现结合对景宁县标溪乡何庄村规范种植白术的调查,分析了种植白术的优势,并总结了白术规范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1 优势分析

1.1 白术适应性强

据对景宁县标溪乡各村白术种植情况的调查发现,不管是山地还是旱地,只要排水良好,酸性黏壤土、微碱性的砂质壤土都能种植白术,但不宜在低洼地、盐碱地种植。

2.2 大田管理

2.2.1 地块选择。白术耐寒,能忍受短期 -10 ℃ 左右低温。栽种白术宜选择气候凉爽区域、土壤透水性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地块 ,土壤过分黏重、易积水或保肥力差的地块不宜种植,在山区一般选土层较厚、有一定坡度的新垦荒地,山坡丘陵地一般选北向、东北向地块。白术忌连作,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宜,不宜选前作为烟草、花生、油菜以及其他收获地下根茎作物等的田块,否则病害严重。

2.2.2 整地施基肥。整地前翻耕并施足基肥,以满足越冬期根茎萌发、生长所需,为高产打好基础。一般基施栏肥或商品有机肥 22.5 t/hm 2 、尿素 150 kg/hm 2 、磷肥 375~525 kg/hm 2 、钾肥 112.5~150.0 kg/hm 2 。土壤要细碎平整,整成 1.2 m 宽的畦,畦面呈弧型,以便于排水,沟深、宽均为 25 cm 。

2.2.3 栽种。一般当年冬季至次年春季,即 11 月中旬至 2 月下旬移植,最迟不超过清明,以 12 月下旬至 1 月上旬移植为好。种栽以当年不抽叶开花、主芽健壮、根茎小而整齐、杏核大小者为佳。实行宽窄行穴栽,移栽时剪去须根。畦面栽种 4 行,中间宽行行距 40 cm ,两边窄行行距 30 cm ,按株距25 cm 左右将种栽放入沟内、芽尖朝上。栽种时不宜过深,一般穴深以 10 cm 左右为宜。每穴栽 1~2 株,要求术栽芽头向上,栽后盖焦泥灰并覆土与畦面平,两侧稍加镇压后浇水。一般需鲜白术 750~900 kg/hm 2 。

2.2.4 科学用肥。一是早施、适施苗肥。出苗后至摘蕾期历时 3 个月左右,是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旺期,此期需早施、适施苗肥,尤其注意施磷肥、钾肥 。施肥量为尿素 225 kg/hm 2 (分 2 次施,齐苗后和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各施 1 次)、磷肥 450~525 kg/hm 2 、钾肥 112.5~150.0 kg/hm 2 。二是重施摘蕾肥。摘蕾后,白术根茎进入膨大增长时期,此期历时 2 个月左右,需重施氮肥,一般施尿素 375 kg/hm 2 。三是后期肥。根据苗情少量施用氮肥,并配施少量磷肥、钾肥,避免出现缺肥现象,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和根茎膨大。

2.2.5 水分管理。白术忌积水多湿,故白术整个生长期,尤其春、夏季和 9 月台风季节雨水较多时,要注意及时开沟排水,做到雨停田间无积水,防止田间湿度过大诱发病害。白术生长后期,尤其根茎膨大增长期需要适宜的水分,此时若遇干旱应及时灌溉 。

2.2.6 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要及时开展中耕除草工作,可结合苗期施肥进行;植株生长进入旺期(封行)后,一般不再中耕除草。

2.2.7 适时摘除花蕾。除留种植株外,其余植株需适时摘除花蕾。 6 月下旬白术植株开始现蕾,至 7 月上中旬现蕾进入盛期,需要分次进行摘蕾,一般在 20~25 d 内分 2~3 次摘完。摘蕾宜在晴天进行,一手捏茎,一手摘蕾,切忌损伤茎叶、动摇植株根部,忌雨天摘蕾。

2.3 病虫害防控

白术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根腐病、白绢病、铁叶病、锈病、蚜虫和地下害虫等。要加强田间检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以农业、物理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采取多种技术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应关注农业病虫情报,结合田间检查,选择对口的防控措施。

2.3.1 农业防控。一是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二是合理安排种植地,要求轮作,不宜选用前作为玄参、地瓜等作物的地块,以前作为禾本科作物且在 2~3 年内未种过白术的地块为宜,坡地要由下向上逐年种植;三是选择主芽健壮、无伤痕、无病斑的术栽种植;四是加强田间管理,雨季及时清沟排水;五是及时拔除病株并集中处理 。

2.3.2 化学防控。一是立枯病。 4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为立枯病的主要发生、危害期。在发病初期,用 50% 多菌灵 1 000 倍液浇灌。二是根腐病。在坚持轮作的前提 下 ,于 栽 种 前 用70% 噁 霉 灵 或 50% 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500 倍液浸种栽0.5~1.0 h ;发病初期,用 3% 克菌康或 70% 噁霉灵或 50% 甲基托布津 800~1 000 倍液浇灌病区。三是白绢病。 6 — 8 月若高温多雨,白绢病易发病和流行,可用 50% 多菌灵或 50% 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浇灌病区。同时,还要注意铁叶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按照病虫情报推荐的农药配方及防控措施及时进行防治。

2.4 采收与加工

栽种当年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白术茎叶开始枯萎时,为白术采收适期。采收时,挖出根茎,剪去茎杆,运回加工 。烘干时,初用猛火,温度可掌握在 90~100 ℃ 之间,出现水汽时降温至 60~70 ℃ , 2~3 h 上下翻动 1 次,须根干燥时取出闷堆“发汗” 7~10 d 后,再烘至全干,并将残茎和须根搓去。产品以个大肉厚、无高脚茎、无须根、坚固不空心、断面黄白色、香气浓郁者为佳。一般产干货 3~6 t/hm 2 ,折干率为 3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