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评价李叔同出家(弟子丰子恺问他忍心抛弃妻儿吗)

相比较高中的充实而言,大学的空闲似乎多了几分不忍回头的恬静。

只是繁多杂乱的课程,似乎总令人抓不住重点,有时候甚至会为选错了选修课而懊悔不已,大学里能有个博学多识的老师,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时我们学校就有这么一位老师,每次他的课堂之上,总会莫名其妙多些前来旁听的外系学生,而我就是其中一个。

犹记得第一次听他讲课课本上的东西没有讲多少,反而讲述了不少题外的东西,已经忘却当时上课本该学习的内容,倒是对他后来讲到的一个人,印象深刻。

丰子恺评价李叔同出家(弟子丰子恺问他忍心抛弃妻儿吗)(1)

他就是弘一法师。

当时初听到这个名字甚感陌生,但是也能猜测出他是一位出家之人,但是当听到这位老师讲到他的前半生时,方感此人还真不简单。

他在出家之前的名字为李叔同,他是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书法家,他的诗词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年纪轻轻便才华横溢,一度成为文坛上最亮的那颗星。

后来他致力于教书育人,培养出了很多后世留名的弟子,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素有中国现代漫画鼻祖之称的丰子恺。

可是就在他在文化界享誉盛名之时却毅然出家,要知道当时的李叔同可不仅仅只是一位老师,他所扮演的角色还有丈夫和父亲。

丰子恺评价李叔同出家(弟子丰子恺问他忍心抛弃妻儿吗)(2)

既然要遁入空门,自然要割断与红尘的所有联系,他的妻子也好,孩子也罢,最终都只能成为他不愿提及,也不愿牵绊的过往。

李叔同的出家着实牵扯到了不少人的心,丰子恺为了挽留老师,便质问他忍心抛弃妻儿吗?

李叔同的回答绝了,他究竟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看。

李叔同看破红尘

李叔同自幼聪颖过人,在他的父亲的葬礼上,曾与李鸿章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李鸿章与其交谈几句之后,对他交口称赞,并下了判断:

此子日后必成大器,实乃大清之福。

父亲去世之后,李叔同只能跟着母亲艰难度日,因为他的母亲只是没有地位的小妾,甚至一度不被族人认可。

等到他的母亲去世时,族人甚至千方百计阻拦他的母亲进入李家祠堂,李叔同看透了人间冷暖,但他又不忍母亲遭如此对待,便对族人叫嚣,他的娘必须要进李家,不然就只能踩着他的命来阻拦。

丰子恺评价李叔同出家(弟子丰子恺问他忍心抛弃妻儿吗)(3)

最终族人妥协了,在他母亲的葬礼上,李叔同笑了,他为母亲弹了琴,高唱着母亲写下的歌,自此之后,李叔同独自去了日本,再也不愿再回到本该眷恋的家族。

从日本学成回国之后,李叔同立志教书育人,将他毕生所学传承后世,他耐心教导学生,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大才,丰子恺只是其中之一。

无论李叔同的生活有多么充实,他内心对佛的向往却未减分毫,即便成了家,立了业,有了孩子,依然还是如此。

或许这一切都源自他在幼年时内心被种下的种子,他的父母、他的大娘、他的长嫂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李叔同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念诵《大悲咒》和《往生咒》了。

丰子恺评价李叔同出家(弟子丰子恺问他忍心抛弃妻儿吗)(4)

李叔同39岁那年的春节,李叔同去了虎跑寺,并且拜了悟和尚为师,半年之后,李叔同正式出家,自此世间再无李叔同,而只有弘一法师。

丰子恺质问老师

李叔同出家之前,曾将内心的想法告知过弟子丰子恺,丰子恺内心颇为平静,这让他想起了以前的种种往事。

李叔同曾多次到丰子恺家做客,但是每次在坐藤椅之前,总是会摇晃几下,一开始丰子恺以为老师只是在清理藤椅上的赃物,后来在老师来之前,丰子恺便将藤椅清理地干干净净。

丰子恺评价李叔同出家(弟子丰子恺问他忍心抛弃妻儿吗)(5)

可是等到李叔同落座之前,他还是摇了摇藤椅,丰子恺便问老师为何要如此,李叔同却回到说:

这种木藤椅上通常会有很多小虫,我摇几下,这些虫子便会跑开,这样的话,我坐下去才不会杀生。

丰子恺听闻之后,不禁对老师的慈悲而动容,这种慈悲可不正是一个出家人该有的心性?

对于李叔同的出家,丰子恺其实并不意外,但是他还是不忍心老师就此遁入空门,与世俗割裂,毕竟他的老师还有家庭。

于是在听闻老师确定出家的想法之后,丰子恺便登门拜访,访谈无果之下,丰子恺便质问老师:

忍抛骨肉乎(难道真的忍心抛弃妻儿吗)?

丰子恺评价李叔同出家(弟子丰子恺问他忍心抛弃妻儿吗)(6)

李叔同听闻之后,内心没有任何波澜,语气平静地说:

人事无常,如暴病而死,欲不抛又安可得(人生本就无常,如果因为而死,即使不想抛弃,又能做什么呢)?

丰子恺听闻之后,久久无语,而李叔同也并未多言,两人沉默良久,最终就此别过,李叔同还是出了家,选择与青灯古佛为伴。

妻儿苦求无果

李叔同出家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当时的文化界,而李叔同的妻儿自然也听闻了这一消息,为了让李叔同回心转意,远在天津的妻子,立即带着两个儿子赶到了虎跑寺。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李叔同会如此绝情,无论他们怎么哀求,李叔同就是闭门不见,妻子便带着两个儿子长久地跪在寺门之外,一连跪了三天,可李叔同依然没有出门,决绝之心显而易见。

丰子恺评价李叔同出家(弟子丰子恺问他忍心抛弃妻儿吗)(7)

看着父亲如此,其中一个儿子便大声质问李叔同:

既然现在选择不见,当初又为何要生下我们?

李叔同在禅房中回答:

我心已空无一物,红尘已离我远去,施主请回去吧!

妻子和儿子听闻这句话之后再也不勉强,转身离去,对于这个亲人,他们再也没有眷恋,毕竟话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多说亦是徒增烦恼罢了。

后来没多久之后,李叔同另外一位日本妻子雪子(另称诚子),也前来相劝,相比较另外一位妻子,这位雪子倒好运了很多,毕竟李叔同还是同意见了她。

两人刚一见面,雪子便泪眼婆娑地叫道:

叔同。

可是李叔同给她的回应是:

请叫我弘一。

雪子内心痛苦,她便继续追问李叔同:

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李叔同回答说:

爱是慈悲。

雪子又说:

大师为何慈悲对众人,何以独伤我?

丰子恺评价李叔同出家(弟子丰子恺问他忍心抛弃妻儿吗)(8)

这次李叔同没有回答,但他却用实际行动给了她回答,李叔同不顾雪子的呼喊转身离去,彻底斩断人世间的最后一点情丝,义无反顾。

1942年10月,李叔同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交给妙莲法师之后,安详圆寂,只是不知道他在写下这四个字的时候,是否想到了他的妻和他的儿?

参考资料:《近世名僧墨宝辑录》、《李叔同》等。

(图网,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