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

转发,转自: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 2022-03-25 14:30

理解算理 助力核心运算能力

——第6周区级数学展示课

智慧课堂,专家指导,磨砺课堂

第6周的周二(3月22日),我校的两位数学老师潘丽敏和包洪建做了区级展示。

3月8日,教研员沈睿贇老师到校进行了指导。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1)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2)

3月14日,上海的教学全部转为线上。两位老师和教研员沈老师的交流模式也随之改为线上。区级展示的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有学生上课互动转换成了老师对着屏幕进行授课。线上、线下不同形式授课的改变,我们两位老师很快调整状态、适应新模式,按照教研员沈老师全新的录课要求,高质量的完成。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3)

这次两位老师分别承担的是三年级第二学期《两位数除多位数》第1课时和第2课时。这两节课都是计算教学课,计算教学突出的就是算理教学。曹培英老师在《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一书中提到:“对于小学生来说,基本口算反应与进一步的算法、算理共同构成运算能力的底部。运算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筑在这一基础上。”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4)

云端展示,收获成果

“两位数除多位数”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用两位数乘除》中的一个内容。用“两位数除”的关键是试商,因此教材分三个层次编排:整十数除两、三位数,两位数除两三位数,两位数除多位数,通过生动的情景及具体操作活动,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试商方法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两位数除多位数》教材分析中,教材共安排了3个例题,例题1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例题2是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

两位老师都根据学情分析,设计了合理的教学设计。潘丽敏老师上的是第1课时。她把整堂课分成了7大板块。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5)

二、探究新知,掌握方法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6)

三、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7)

四、总结要点,加深记忆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8)

五、拓展选做,活用新知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9)

六、课堂表现,自我评价。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10)

七、课后练习,分层选择。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11)

包洪建老师上的是第2课时,她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定为“探底铺垫——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探底铺垫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12)

二、自主探究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13)

三、巩固内化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14)

四、拓展延伸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15)

小锦囊

针对线上教学,两位老师还贴心地奉上小锦囊:

1、课前备课预设充分,组内互助共享资源。

2、课中观课捕捉及时,梳理完善相关要点。

3、课后多班交替讨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4、练习作业多元评价,分层突出重难要点。

教研分享,聚力同行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16)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17)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18)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19)

智慧课堂 | 理解算理,助力核心运算能力(智慧课堂理解算理)(20)

学校老师们认真开展了教研,并发表了感言。

郑蔚老师

通过复习引入新知“132除以11”,直入主题。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之后,通过投影“分铅笔”的动画,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理解横式计算过程,紧接着与竖式建立起联系。微视频简洁清晰,教师语言干脆利落。最后,充分利用书本练习部分,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提炼的过程,在不断的尝试、思考和交流中,积累经验。

沈春兰老师

计算课上,老师一要注重渗透算理,总结算法。二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今天两位老师虽是在线说课,但都实践了以上两点,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刘东霞老师

线上教学对很多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潘老师的《两位数除多位数》第一课时中,通过分小棒的直观演示到横式计算,再到竖式计算,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从具体到抽象,横式与竖式间的算理清晰。练习设计精准,围绕所学内容。整节课目标明确、过程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精练。而包老师的《两位数除多位数》第二课时,最主要是通过计算的多次对比,来找出不同点和相同点,通过一次次比较,从中获得计算的正确方法。

张艺伟老师

潘老师的《两位数除多位数1》中,以132支铅笔平均分给11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支这一情景引入,从直观的演示到横式计算,再到竖式计算。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从具体到抽象横式与竖式间的算理清晰一一对应。整节课流程清晰,重点突出,如果能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多一些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更明显。

于建永老师

潘老师的第一节两位数除多位数,在新课探究部分以横式计算为着眼点,利用铅笔分一分来探究规律。然后在学习竖式计算时,与横式计算进行比较,发现相同点。继续比较132÷14,132÷11,总结出除法规律。包老师的第二节课两位数除多位数,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通过计算题的多次对比。第一次比较:3780÷63,3786÷63,3790÷63。第二次比较:2755÷25,2765÷25,2775÷25。找不同,再找相同,从矛盾的碰撞中找到计算的方法。

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此次区里的线上教研为学校数学老师搭建了相互借鉴、交流的平台,分享了宝贵的在线教学的经验及实施建议,给数学教研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憧憬,让我们并肩同行,携手共进,静待花开。

图文/潘丽敏

排版/黄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