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突发失聪(14岁男娃突然失聪)

大河健康报记者 张保富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不少年轻群体高呼“无音乐、不青春”。

旅途中,我们也时常看到有些青年人,在地铁、公交上,戴着酷炫的耳机,跟着旋律左右“摇摆”。

事实上,这是一个危险的行为,可能会对人体听力造成不可逆损伤。

男童突发失聪(14岁男娃突然失聪)(1)

郑大五附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李灏然在接受大河健康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本中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突发性耳聋,正在年轻化。

男童突发失聪(14岁男娃突然失聪)(2)

14岁孩子突然听不到声音

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今年主题为 “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当日上午8时30分至10时30分,来自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的几位医护人员在门诊大厅,现场为群众开展义诊活动,为大家免费筛查听力损伤性疾病、健康咨询等。

男童突发失聪(14岁男娃突然失聪)(3)

19时,还有一场由李灏然医生的直播课堂,为大家讲解听力相关知识。

识别二维码看直播

男童突发失聪(14岁男娃突然失聪)(4)

“今天到医院进行检查的以中老年人为主,其实在平时接诊过程中,青少年群体也不少。”李灏然表示,几乎每周都会有青年人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年仅14岁的孩子小强(化名)。

小强和其他青春期的孩子一样,喜欢戴着耳机,用耳朵享受音乐,屏蔽外界的喧闹。这已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0年底,小强的右侧耳朵突然听不到声音了,这可吓坏了爸妈,连忙带他前往郑大五附院耳鼻喉科就诊。

主治医师李灏然通过检查得知,孩子属于血管神经性听力损伤,出现了突发性耳聋。

“往年多是老年人因为突发性耳聋前来住院,由于耳机的普遍使用,年轻人对声音的把控不太到位,导致该疾病呈年轻化趋势。”李灏然告诉大河健康报记者,小强所戴的耳机质量并不过关,且戴在耳朵上的时间过长、声音太大,才造成了以上后果。通过一周时间的治疗,小强顺利出院。

男童突发失聪(14岁男娃突然失聪)(5)

据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指出,听力损失目前影响着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中有中度或以上的听力损失。

未来30年,听力受损者的人数可能会增加1.5倍以上,超过7亿人可能会经历中度或更严重的听力损失。全球患有听力损失及面临听损风险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

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12-35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而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是造成不可逆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

男童突发失聪(14岁男娃突然失聪)(6)

如何避免耳机造成的损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过每日噪音承受量数据显示,85分贝的量不能超过8小时,否则会对耳朵造成影响。音量每增加3分贝,耳朵能承受的时间就要减半。

如88分贝只能承受4小时,如果开到了100分贝,那只能承受15分钟。

安全佩戴耳机有一个60/60的原则,就是不要把声音放到超过最大音量的60%,一次听不要超过60分钟,让耳朵适当休息

李灏然介绍,耳朵的损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个体差异较大。对多数人来讲,在安静环境中,我们偏向和舒适的听觉大概在78分贝以下,在吵闹环境中是81分贝至89分贝,超过这个数值就容易造成听力损伤。

耳机有入耳式、头戴式、降噪式等类型,那么我们选择耳机时,该选择什么样的款式呢?

李灏然解释,入耳式耳机让声音离鼓膜最近,如果没有降噪的功能,在嘈杂环境中人们会不自觉地加大声音,对耳朵造成损伤。头戴式耳机可以盖住耳朵,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周围的环境噪音,相对于入耳式耳机较为安全。

李灏然表示,在吵闹的环境中,降噪耳机为最优选择,它可以做到主动降噪,在控制音量和时间的情况下,可避免一定程度的听力损伤。如果不得不听一些音频,市民可选择在家中用音响等功放设备去听。

不同质量的耳机在声音处理上有区别,部分耳机放很大声音才可听清,事实上这时设备已在损伤耳朵,且该损伤不可逆。所以耳机的选择需要慎重,不要一味贪图便宜。

男童突发失聪(14岁男娃突然失聪)(7)

除了耳机,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听力?

2022年爱耳日,世界卫生组织强调了“安全聆听(Safe listening)” 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听力的重要性,织呼吁各国政府、行业同仁(娱乐场所负责人)和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提高对促进安全聆听的循证标准的认识、实施。

李灏然告诉大河健康报记者,关于成人的听力损伤,还有着以下几点因素:

  • 噪音。长期呆在高频噪音环境下,容易引起听力受损,比如耳机开多大声、酒吧迪吧、KTV的这些声音都是高频噪音。
  • 年龄。年龄越大,听力就越有可能老化。
  • 疾病。比如耵聍栓塞、中耳炎、突发性耳聋、传染病、分娩综合征等。

男童突发失聪(14岁男娃突然失聪)(8)

  • 耳毒性药物的使用。耳毒性药物在临床上常见的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比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比如红霉素。
  • 抗癌药物,有长春新碱、顺氯氨铂。
  • 水杨酸类的解热镇痛药,比如阿司匹林,也是比较常见的对耳神经有损害的药物。
  • 抗疟疾的药物,比如奎宁、氯喹,利尿剂,如速尿等。

男童突发失聪(14岁男娃突然失聪)(9)

掌握四点,远离耳病

控制噪声是世卫组织提出的听力干预关键措施之一,它强调了减少暴露于嘈杂声音环境的重要性,并介绍通过耳朵和听力保健,可以在整体生命历程中保持良好听力。

男童突发失聪(14岁男娃突然失聪)(10)

“大家要远离噪音,尽量减少在噪声下的暴露时间,合理使用耳机。”李灏然表示,群众要注意避免进行掏耳、采耳、外伤等可能引发耳部疾病的物理性伤害,还要避免服用一些耳毒性药物。若确需服用,需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的推荐下方可使用。

另外,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平衡的饮食,有效地锻炼,良好的心态等,对于耳部的保健也同样重要。

来源:大河健康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