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好会造成便血吗(杭州一女子多走几步路就会便血)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由于菌群失调等各种各样的肠道问题,有的一天排便十几次,有的肠道功能紊乱吃什么拉什么,有的甚至会便血。

腹泻、消瘦、疼痛、焦虑、抑郁……一旦肠道出问题,对人体的影响无法估量。

今天是世界肠道健康日,昨天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专家、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高海女,聊了聊关于肠道的问题。

消化不好会造成便血吗(杭州一女子多走几步路就会便血)(1)

网络图

肠道出问题一下瘦20多斤

50多岁的李女士身体底子不好,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基础疾病,要长期使用激素和灌肠治疗。

但最近的一个多月开始,她腹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天能拉十多次,本就不胖的她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没有明显好转。

“自从肠道出问题,我已经瘦了20多斤,这个月更一下子掉了近10斤。”

据李女士的家人回忆,那段时间她不仅仅腹泻,还一直肚子痛,严重时从早疼到晚,多走一点路都会有溶血便。

“有一次出去办事稍微多走了几步路,我就发现自己肠道出血了……”刺痛、绞痛、胀痛,不敢出门,不能多走路,已经瘦成皮包骨的李女士,大部分时间只能待在家里。

严重腹泻、长期肚子疼、走路便血,李女士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原本开朗的她终日郁郁寡欢。

最终在丈夫的陪同下,他们来到树兰医院看诊。

用粪菌移植修复受损肠道

在医院,李女士一家见到了高海女。经检查后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本身以及长期的激素治疗导致李女士免疫力低下,药物灌肠治疗则让她的肠道菌群受到严重破坏。

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1000多种细菌,它们按一定的比例结合,分作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

消化不好会造成便血吗(杭州一女子多走几步路就会便血)(2)

网络图

正常情况下,3种细菌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形成了一种生态平衡。但当受到抗生素等药物的外界影响导致菌群紊乱时,有益菌、中性菌会减少,有害菌会增加,这时就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症。

高海女判断,很可能由于之前长期反复药物治疗,导致李女士感染艰难梭菌,在外院经过3次口服药物治疗后均复发,最终形成了顽固性腹泻。针对李女士的情况,高海女为她开展了粪菌移植和服用益生菌制剂等治疗,李女士的肠道难题终于出现转机。

“上次治疗后到现在半个月,肚子不怎么疼了,普通走路不会便血,大便基本正常了。”李女士表示,将继续按照既定的疗程计划,接受后续治疗。

【专家建议】

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

“相比于保健品,益生菌和益生元才是治疗腹泻的最好方式。”高海女表示,“建议普通人可喝一些酸奶进行益生菌补充,有需要的话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益生菌制剂。”

针对有便秘、腹泻等一些肠道菌群紊乱的人群,高海女建议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益生菌制剂,对肠道菌群非常有好处。

由于酸奶等饮料中的益生菌进入胃后很容易被胃酸破坏,不容易进入到肠道发挥作用,高海女建议有肠道菌群紊乱的人群服用益生菌制剂。它的包埋技术能增强其对高温、干燥、胃酸及胆汁等不良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达到最佳效果。

目前比较常见的益生菌制剂含有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其中双歧杆菌可提高肠道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失调从而治疗腹泻、缓解便秘,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以菌治菌,有效缓解乳糖不耐症、促进消化,有营养、排毒、护肝等作用。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高海女表示,保护肠道健康、菌群平衡,关键是做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肠道菌群失调。高海女表示,抗菌药物的应用必须遵守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严格掌握适应症和使用方法,包括疗程和剂量。

“有些人会跟医生要求,配一点抗生素回家备着。”高海女说,“其实抗生素既伤有害菌又伤益生菌。长期应用抗生素,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导致益生菌减少。”所以建议大家使用抗生素还是要遵医嘱,不要自行滥用药物。

另外,高海女强调,有部分人会通过口服一些单方或是复方的治疗便秘的保健品,来达到排泄目的。但事实上,他们大部分都含有恩醌成分,过量食用可以造成肠壁神经损伤,肠功能瘫痪,还可能引起结肠黑色素病,甚至造成女性月经紊乱和流产等后果。

有便意时千万别憋着

由于粪便中80%的成分是水分,所以高海女建议便秘患者每天至少补充2000ml水分。另外,便秘人群还要抓住早上起床20分钟后的“起立反射”和吃完早饭后的“胃—结肠反射”这两个排便的天然时段。

高海女介绍,上述两个反射可引起结肠的总蠕动,约以每小时10厘米的速度推进粪便,如乙状结肠内存有粪便可使粪便进入直肠内,蓄积足够数量时对肠壁产生一定压力则引起排便反射。

“有便意时不要憋着。”高海女强调。神经系统可调节抑制排便,此时整个结肠运动受到抑制,肛门外括约肌强烈收缩,粪便暂时可停留在直肠内。随之,直肠以每分钟0.5-1厘米的逆蠕动将直肠内容物退回到结肠,从而消除便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