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塌陷成因鉴定 灵山一宗地出现

灵山县莫先生向南国早报反映,1993年,他通过合法手续取得县城十里工业区的一宗地。2015年,该块地部分区域再次出让给了他人。多年来,莫先生多次向政府反映但未能得到解决。11月9日,灵山县自然资源局回复:两宗地没有重叠,出现“一地两证”,主要是由于当年人工绘制宗地图时出现误差,今年8月已按程序给其办理了更正登记。

讲述

自己已买下的地又被卖了?

1993年7月,莫先生在灵山十里工业区买下一宗地,面积为822.6平方米,并获得《建设项目选地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且证证面积相符。1994年,他办好《国有土地使用证》,获得批准用地面积为562.52平方米。

土地塌陷成因鉴定 灵山一宗地出现(1)

莫先生的《国有土地使用证》上绘制的宗地图。

原来,2015年,一家食品公司通过挂牌出让方式,在莫先生所购地块旁边取得了一块土地,并于2016年3月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证上记载的土地使用权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我有约100平方米土地也包含在里面”,莫先生说。

莫先生先后向多部门反映,一直无果。2019年,莫先生起诉到法院,法院经审理确认,食品公司和莫先生的土地使用权有部分重叠,但未予裁判,建议莫先生向当地政府申请对重叠部分的土地进行确权。

莫先生说,从2019年开始,他多次向灵山县自然资源局申请重新确权,但至今未解决。

土地塌陷成因鉴定 灵山一宗地出现(2)

莫先生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回应

绘制误差所致,已更正登记

11月9日,灵山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受访时表示,收到莫先生要求确权的申请后,该局多次派员调查取证和实地测量、放线,并查阅相关原始档案资料进行对比,确认两块地没有重叠。之所以会出现莫先生所说“一地两证”的情况,是因为莫先生证书上记载的界址和面积,与不动产登记簿册记载的事项有错误。

该负责人介绍,根据《灵山县城镇个协集体征地界址图》的记载,莫先生面积822.6平方米的土地中,有公共负担面积306.60平方米,扣除公共负担面积后,莫先生的批准用地面积为516.00平方米。莫先生《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土地面积是562.52平方米,之所以会出现偏差,是由于人工绘制宗地图时出现误差,将证书的宗地图西南面边长由原来的32.00米写成了37.5米。由于当时是人工绘制量算,且人工丈量长度也有误差,所以造成发证面积、实地面积、批准面积不一致。

该负责人还表示,按照不动产登记相关规定,莫先生的土地应按原登记档案尺寸确定土地界址,面积以实际测量为准。不过,莫先生一直未依法申请办理更正登记,今年8月,依据相关法规和程序,灵山县不动产登记局对莫先生《国有土地使用证》已进行了更正登记。

11月10日,莫先生向记者表示,法院都已确认土地有重叠,但灵山县自然资源局却否认,他对更正登记并不满意,目前,他仍未领取更正登记后的不动产权证书。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