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

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

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1)

【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位于紫金县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孙中山先祖入粤一世祖屋立放有孙穗芳博士捐献的24K金箔孙中山半身铜像。紫金县致力于打造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文化品牌建设,2013年,县政府投入资金200多万元重修孙中山先祖入粤一世祖屋,征收拆迁发昌村孙屋排孙中山先祖入粤一世祖屋周围房屋等附属建筑,平整土地近2000平方米。孙中山先祖入粤一世祖屋重建于2013年7月动工,工程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县政府投资120多万元,按文物“修旧如旧”原则,修复木屋构架、砖瓦结构的“上三下三两头横”传统民居。2014年8月,在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举行孙中山先祖入粤一世祖屋修建工程竣工暨孙中山铜像揭幕仪式,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博士和县委书记陈荣卓为孙中山铜像揭幕,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鑫致辞,有孙氏后裔代表20多人参加仪式。

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2)

孙中山祖籍纪念馆 位于紫金县城东北21公里的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距中坝镇1公里。该馆原为孙中山入粤始祖的孙氏宗祠,始建于清代,民国重修,面宽3间,进深3间,砖木构筑,建筑面积782平方米。民国31年(1942年)成立纪念馆,198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时恢复陈列。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屈武题写“紫金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馆名。1995年11月,该馆被河源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陈列:1944年4月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孙中山之子孙科书写的“中山中学”校名,1983年5月孙科夫人陈淑英题写的“国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的题词,1985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题写的“中山纪念小学”校名,1986年11月,民革中央办公厅发给孙中山祖籍紫金(中坝)孙屋排孙氏筹备小组举行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大会的贺电以及孙中山先生的铜像;1999年4月,孙中山嫡孙孙治强题写的“孙文先生祖籍纪念馆”和“祖父孙文祖籍在紫金”的亲笔题词以及挂图等一批文物史料。

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3)

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有孙氏入粤一、二世祖祖祠、紫金中坝孙氏开基祖孙友松墓[中坝镇塔凹村,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及妣骆八十娘墓[中坝镇发昌村,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1987年6月,县政府将孙友松墓、骆八十娘墓和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列为第二批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中坝镇第二中学(1990年9月创办)于1993年5月改名为“庆龄中学”,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题写校名。“中山中学”“庆龄中学”并为名胜。2003年9月8日,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博士偕男前往紫金县中坝镇寻根问祖,题写“寻根问祖”“弘扬中山博爱、博学精神”等词。2005年5月20日,宋庆龄基金会考察团先后到孙中山祖籍地参观考察。2007年,县政府投入100万元完成孙中山祖籍一世祖屋的征地拆迁工作;同年3月23日在孙氏入粤一世祖祠原址举行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开工奠基仪式,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博士与其儿子王祖耀以及省、市、县有关领导应邀参加。

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4)

紫金中坝孙中山纪念馆 位于紫金县中坝圩镇。是重檐庑殿顶的仿古建筑,前廊7间8柱。2010年10月动工建设,2011年5月落成开馆,投资760万元,占地面积3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08平方米。一楼安放有孙中山铜像、陈列孙中山入粤始祖开基地沙盘模型;二、三楼设展览厅,展出孙中山的祖籍渊源及其生平史料等。

(摘自紫金县政府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