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生来就有肉和骨头(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灵魂与肉体)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探讨的是轻与重,肉与灵的问题。

为什么人生来就有肉和骨头(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灵魂与肉体)(1)

如果只是探讨肉与灵,那就是一部荒诞的低俗之作;

如果只是探讨轻与重,那也只是普通的极不起眼之作;

但恰恰里面涵盖的社会政治因素,让作品和人一起得到升华。

1. 透过作品,我已经看不到里面的各种人物了。

只是感觉看到作者米兰昆德拉的内心世界。看到了曾经一个叫做“捷克”的国家民族,在西方大国和俄国的扩张下它的弱小和屈辱。

“历史如同个人生命,捷克人仅有一部历史,将终结于某一天,无法上演第二回”。特别是对俄国的侵略者给予的强烈谴责。斥责俄国斯大林以共产主义“生命”的意义迷惑大众。

“俄军占领后的几年是葬礼的年代,死亡从未如此频繁”。包括对斯大林儿子的死亡,让我有些惊讶。

不知是否真实。(后来我还特意上网搜索了相关历史叙述)但我看到了一个叫“捷克”的民族对德国、俄国的愤慨和控诉。 “俄国的侵略不仅仅是一个悲剧,更是一场仇恨的狂欢,永远没人可以理解它奇异的快感”。

文化可以记录历史,佐证政治。在这样的心情下,米兰昆德拉作品里已经没有人物,他们全都羽化为米兰昆德拉本人的灵,而不再是肉。

正如作者所说“小说里的主人公是我自己未曾实现的可能性。这些人物或那些人物,跨越了界限,而我只是绕了过去。

这条被跨越的界限吸引着我。(我的我也必将终结于界限的那一边)”。

概况下我看到的米兰昆德拉内心世界所幻化出来的形象:“一个时而疯狂发癫,时而酩酊大醉的捷克大叔在一路上的咆哮,堕落中落泪控诉,挣扎中无力嘲笑”。

2. 除政治外,对社会及人生的哲理结合构成了米兰昆德拉作品的鲜明特点。

对陷入人生、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探讨了人类世界里的所谓“媚俗”(内容不阐述了挺精彩,自己领悟了);对人类自以为是的人类在对生命的不时践踏。

“人类真正的善心只是对那些不具备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有而纯粹地体现出来。人类真正的道德测试——人类根本的失败就是这方面造成的,其为根本,是因为其他的一切失误均由此而产生。”

事实上,人类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大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这条道路上继续不回头地前进的。

3. 如果落地吧,从最小的细处着眼。

无非就是围绕“灵与肉”的琐碎爱情故事而展开的。

如果单纯从这点来看,人就会变得庸俗不堪。

他们易变的情绪,让人感觉似乎是进了疯人院,和即将发疯的病人生活和对话。

时而清醒时而发病。只是一味地在宣泄自己的毫无理智,尽管理智仅在一刹那间闪现。为何叫“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落地的话,无非就是让一个男人应该对自己的女人负责人,然后一个女人也要对自己的男人负责人。

更甚者,就是要告诉人们,寻求一个自己内心的“心灵伴侣”有多重要,这就是男与女之间的“灵”与“肉”的关系。

4. 但是,如果仅从这样的落地细节角度去看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真的太肤浅了。

看不到后面的“捷克”精神,看不到后面的“人类”精神,起码可以好好理解下为何叫《不可承受生命之轻》的小小哲学:

“ 永恒轮回之说从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再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未灭先亡,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没有意义。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以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