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大师曹禺的雷雨你看过吗(曹禺名作日出亮相曹禺剧场)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要让观众觉得,这些人物离我们很近,有现实生活中的影子,能够产生共鸣和共情。”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冯远征谈及最新执导话剧《日出》说。

戏剧大师曹禺的雷雨你看过吗(曹禺名作日出亮相曹禺剧场)(1)

《日出》剧照

4月20日晚,伴随着《雷雨》《蔡文姬》的上演,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年纪念演出季已拉开帷幕,与首都剧场遥相呼应的曹禺剧场也迎来今年的开篇之作——曹禺名作《日出》。

戏剧大师曹禺的雷雨你看过吗(曹禺名作日出亮相曹禺剧场)(2)

《日出》剧照

这部由冯远征导演的新版《日出》曾于去年首演,作为北京人艺国际戏剧中心落成之时的开门力作,用一众青年力量,一种全新视角,让观众感受经典与创新的全新融合。本轮纪念演出将持续至5月5日。

“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新版《日出》经典传承

在北京人艺的历史上,曹禺先生的代表作《日出》曾有四版演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导演冯远征认为,《日出》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在每个时代都能让创作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从老戏新排让人眼前一亮,到新作打磨实现经典传承,第二轮演出的《日出》将关键词定义为“提升”。在导演冯远征看来,去年的初亮相,新生力量立在舞台上本身就是一种希望,哪怕是略显生涩,但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完美”。

戏剧大师曹禺的雷雨你看过吗(曹禺名作日出亮相曹禺剧场)(3)

《日出》剧照

在今年,如何实现提升,就需要下更多功夫。从提升技巧,到着眼于日常积累,《日出》的排练更强调“内功”。冯远征介绍,今年的排练过程中,导演与演员们更加着力于人物表演,在气息的运用和节奏把控上提升,实现“真听、真看、真感受。”人物的分寸感更加准确,舞台行动上更加自如,是此次演出的新面貌。

“在曹禺剧场演绎曹禺先生的作品,这既是一种呼应,也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是我们向老院长的致敬。能够担任开幕戏《日出》的导演,我深感荣幸。”冯远征说。

戏剧大师曹禺的雷雨你看过吗(曹禺名作日出亮相曹禺剧场)(4)

《日出》剧照

冯远征在北京人艺2000版中曾饰演过方达生这个角色,他说尝试用新的构思、新的形势和新生代演员,正如“日出”这个词本身有着欣欣向荣的寓意,这台充满青春气息、朝气蓬勃的演出,预示着北京人艺在新时代散发出新的光芒。

将人物赋予现代的生命

“ 让年轻观众更有共鸣”

一部诞生于八十多年前的曹禺经典,一群形形色色的舞台人物,这版《日出》并没有强调久远的时代感,而是将人物赋予现代的生命。无论是演员的外部服装造型还是内部的心理定位,都让观众有一种熟悉感。观众在舞台上看到,熟悉的“交际花”陈白露在青年演员陆璐的诠释下,复杂又单纯,华丽又质朴,她的毁灭更具悲剧性。

演员杨明鑫饰演的方达生,不再是一个旁观者,他成为剧中的串场人物,被赋予了一种希望的力量。而观众熟悉的演员于震此次出演潘月亭一角,让这个人物去除了脸谱化,更多了几分真情真意。雷佳饰演的李石清,经过几次三番的境遇变化,人物也随之爆发出多个层次,在瞬间转换时节奏分明,收放自如。

“新鲜的不只是舞台上的形式,更多体现在内容上。我们力争忠实原著、挖掘原著,再进行现代感的表达,让年轻一代观众更容易有共鸣。”冯远征介绍。

打造舞台自由空间

“沉浸式”感受戏剧魅力

看故事看表演也看整体舞台呈现。在新版《日出》的舞台上,游动的金鱼、流淌的水滴,在充满象征意义的影像中,每一次光影变换都配合人物与剧情的推进,带观众进入一个现实与想象,行动与内心交错的自由空间。这也是此版《日出》的新意之一。

“用现代手法给予观众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导演冯远征的创作理念,但舞台形式的创新是更加突出表演,“戏是演给观众看的,更多是站在观众角度,给予他们更多想象的空间。”

一连三个月的纪念演出中,每一部作品背后都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正如冯远征所说,“《日出》的寓意是新的开始,而北京人艺的七十周年也是新的开始,这些青年人让我们看到未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