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香山是什么地方(香山脚下的这个古村)

以前的香山是什么地方(香山脚下的这个古村)(1)

京郊香山,远在辽金时代,就是风景秀丽的风水宝地,留下了许多瑰丽的景点,如金代的“八大水院”等,而门头村,则是香山最为繁华的古镇村落之一。明朝蒋一葵著《长安客话·酌中志》中称:“下碧云循故道而南,约十里许,曰门头村。盖此地为西山门径,故名。”袁宏道有诗记述“探春犹记出青门,先问门头第几村”。清朝于敏中等编纂钦定《日下旧闻考》载:“门头村在今静宜园东南二里许。”民国至今,村名无变化。

也许是“门头”与“馒头”发音相似的缘故,门头村又被称为“馒头村”。并且自明代以来,门头村、馒头村的称谓是并行存在的。时至今日,门头村的群众仍称自己的村庄为“馒头村”,或简称“馒村”。

三十多年前,在平整土地时,曾挖出一幢残碑,上书“永镇门头”四字。正如《燕都游览志》所载:“门头村去郊西八里许,以其地为西山门径,故名。”说明它地处西山的大门外,那西山的大门是哪里呢?“香山八旗健锐营”的正黄旗和正红旗交界的地方,是条大道,是当年八旗骑兵练习“跑马观山门”的大道,那山门,就是“香山法海寺的过街塔塔门”,这“跑马城”就紧连着门头村西头。

旧时的门头村,是一条面对西山,东西走向的古镇村落,约有二里长,街面宽约7米,南北两侧为铺面房,当年很繁华。从西往东有席铺、豆腐坊、点心铺、马掌铺、铁铺、大车铺、骆驼院、烧饼铺、菜摊儿、煤铺、中药铺、羊肉铺、手饰楼、绱鞋铺、布铺、皮匠铺、王盒儿菜铺、高台阶洋货铺、德泉久油盐店、张德禄猪肉铺、那子源棺材铺、照像馆、修车棚、诊疗所、图书馆……在街东头就是每天都有的集市——菜市儿;菜市儿西南侧还有一处“小戏台”。街的东面还有几座庙宇,有真武庙(现为小学校)、铁弓庙(俗称铁关帝庙)等,街南有礼王坟、瑞王坟以及牛录坟和黄带子坟等。

我的童年是在香山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家在旗,祖上属健锐营镶蓝旗。我小的时候(上世纪五十年代),姥姥家街门的门楣上有两块铁牌,一块是“镶蓝旗58号”的门牌,一块是“光荣军属”的荣誉牌。过了几年,门牌的“镶蓝旗”改成了“门头村”。

那时,当地人称门头村一条街为“馒村街里头”,姥姥有时带着我去街里头的“德泉久油盐店”用鸡蛋换点儿油盐酱醋,顺便逛逛街,那在当时,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我小的时候,真武庙改成了门头村小学。我在这里读完了三年级,后来转学到城里。“德泉久”就是我的同班同学、好朋友王文禄家开的。这是几代人经营的多年老店,以德执业,诚信经营,广受乡亲们的赞誉。听老辈儿人说,“德泉久”在抗日战争期间,还曾秘密资助过西山八路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门头村菜市的那个小戏台,曾经是八路军武工队宣传抗日的地方,那是在日本侵略军最猖狂的时候,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武工队,下山封锁了菜市,教大家唱革命歌曲和宣传抗日,播下革命的火种。此后,八路军邓华支队攻占了香山碧云寺,拔除了香山昭庙的鬼子据点。不久,八路军又袭击了松堂“日本华北绵羊改进会”。

门头村是个民族众多的村落,有汉、满、蒙、回、藏、苗等民族同胞共处一堂,是北京市拥有民族最多的村落之一。其中,苗族有20多户,有萨、郎、杨、白、张、伊、阿等姓氏。关于门头村苗族人的来历,说法不一。一说来自四川。是清代时期平定大小金川之乱后,俘虏了一批头领进京落户为人质,以防苗民再反,便将他们定居在香山。一说由湖南花垣县迁徙来京。当年花垣一带的苗民不堪压迫,在石三保率领下发动起义,最后起义失败,有数十位苗民被押解京城,强行关在香山南麓,永远不得再回原籍。

当时苗族人就住在山上的“小营”,“小营”是相对健锐营八旗大营而得名的,当地人也称其为“苗子营”、“寨子”。后来,这些苗族的子孙后代离开了小营,在门头村落了脚。

以前的香山是什么地方(香山脚下的这个古村)(2)

现今,作为长江以北唯一一个有苗族同胞祖居的村庄,门头村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为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江北苗寨,多次派人前往云南、贵州、湖南等苗族聚集区,收集苗族服饰、乐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并以京香苗寨民族特色园为载体,建成了北京苗族文化展馆。

门头村,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1964年,著名满族作家老舍先生就曾住在这里写他的绝世之作《正红旗下》,并有诗给郭沫若:“门头村里好为家,文艺源泉岂浪夸。金玉红楼终是梦,镰锄碧野遍开花……”。

现在的门头村,作为四季青镇的一个行政区域,东邻旱河路,南至北京市农科院苗圃,西邻西山森林公园,北至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南墙,村域面积十余平方公里,下辖七个自然村和两个居民小区。各族村民早已搬进楼房,过上了城市化的新生活,而昔日古村落遗迹已无存,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