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有什么新鲜事(最熟悉的陌生人)

小学时候,我挺喜欢语文的,当然也分是哪一节课。古诗或是散文不太喜欢,最喜欢的就是有故事性的。有故事就有人物,有些人物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小萝卜头算一个,回想起来就一个感受——心疼。还有一个叫陈秉正,“陈秉正的手”都还记得吧。回想起来也就一个感受——心疼。另外一个就是闰土了,回想起来还是那个感受——心疼。

看来,悲剧人物往往都会让人印象深刻。可奇怪的是,这三个人总是会被人拿来开玩笑。

“我说你长得怎么跟小萝卜头似得?”

“你身上有一种闰土的气质”。

少年闰土有什么新鲜事(最熟悉的陌生人)(1)

经典的闰土形象

包括我自己,当时也会时不时拿这三个人开玩笑。不明白当时我为什么要把善良伪装起来,明明很心疼他们,却还要拿来开玩笑,尽量让自己显得满不在乎。现在不一样了,我把心里的恶意伪装起来,将伪善表现出来了,尽量让自己表现的十分在乎。

话说回主角闰土,大家都知道他不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人物,是有原型的。关于人物原型的名字,我就不说了。一来是因为网上一查就能知道,二来是因为大家知道他是闰土就足够了。闰土和作者相识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作者虽然身份高于世代为农的闰土,但也是家道中落。闰土比作者大两三岁,在二人结识后,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常在一块儿玩耍,并以“兄弟”相称。当时闰土是自信、阳光、开朗的男孩。不说别的,语文课本上插图,就给人一种英姿飒爽小英雄的感觉。作者在文中闰土给"我"讲的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几件事来表现闰土的特点,表现了闰土丰富的知识,和宽阔的眼界。最重要的一点,闰土当时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孩子。

少年闰土有什么新鲜事(最熟悉的陌生人)(2)

作者和闰土插图

两个孩子相继成年,19岁的作者在南京读书时,还曾在放假时与闰土在绍兴城内游玩。此时闰土21岁,两人一边游玩,一边谈天说地,好不欢乐。不幸的是,3年之后,24岁的闰土却遭遇了人生重大变故,他的父亲早逝,全家人的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身上。无奈之下,闰土只得守着老家的一亩三分地,日夜勤恳工作来养活家人,挑起了一家的生活重担。

人总是幻想熬过这一劫日子就好了,相信闰土也是。生活也是从这时开始,一道劫一道劫地,来刻画我们脸上的皱纹。很快,闰土就成为了大家熟知的反差形象——中等个子,黑黑的脸,剃了光头,穿着草鞋或干脆赤脚,戴着一顶毡帽或笠帽,身上是土布做成的蓝黑色的大襟衣裳。平时不爱多说话,整日挑土、摇船、做农活儿,手脚从不停歇,是一个勤快老实的庄稼汉。

少年闰土有什么新鲜事(最熟悉的陌生人)(3)

落魄闰土插画

闰土家只有六亩薄沙地,收获的粮食缴完租税后所剩不多。尽管他起早摸黑地干,还是养不活一家人。1934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没办法,他只好把地卖了,成了一贫如洗的穷苦农民,只能靠租种土地和出外打工为生。由于贫困和积劳成疾,五十多岁后,闰土背上生了一个恶疮,家里又没钱医治,致使伤口化脓,一直不能愈合,而且越来越严重,终于在五十七岁时亡故。

闰土的故事讲完了。没有什么降妖除魔,也没有命案追凶,甚至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有的只有无法改变的命运,还有一段淡淡的友情。对了,谈起友情我想起一件事情。闰土好像在生活最不如意的时候,找作者借过钱,没借到。还有一件事是闰土临死前,嘱咐后代给作者带一些干青豆过去。关于他们的后代如何用两人的友谊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里也不提了,就说闰土的故事。虽然故事很平淡,但却很让人心酸。我相信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知道为什么吗?拿起小学毕业照看看就知道了。

小学时我们不管谁是厂长的儿子,谁是工人的后代,在一个指定前提下相识。那时我们是平等的,虽然你学习好一点,但是我体育强一点。虽然你唱歌好一些,但是我说话很幽默。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长处,组成了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我们有互相帮助的时候,也有互相责备的时候,如今再看那张小学毕业照,不知为什么觉得最陌生的人却是自己。

高中大学期间,我们也曾像闰土和作者一样,再次相逢。多年未见的思念和各自经历的往事没讲多少,我们尽量表现出自己现在已经不凡,让自己表现的前途无量。直到中年,再相见时,两人之间的距离已经很远很远,相隔了一整个社会,相隔了半生冷暖。再见到他们,似乎恨不真实,经历了这些岁月,我们不再把善良伪装起来,让自己显得满不在乎。而是把心里的恶意伪装起来,尽量让自己表现的十分在乎。似乎回忆里那个才是真正的同学,似乎回忆里的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没错,回忆里那个才是真正的我们。而现在,他只不过是你的闰土,你也是其他人的闰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