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宝贝(古代文人墨客行走江湖的必备物件)

古代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宝贝(古代文人墨客行走江湖的必备物件)(1)

“琴剑书箱”指古琴、名剑和书箱,“江湖”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概念,本意指江河湖泊,但是后来发展到远离政治和朝廷的人,也泛指不受法律和权力约束的规则之外的人。“琴剑书箱”在人们的固化印象中似乎是江湖人士的必备物件,在我们对他们的形容中,他们游离于社会规则外但是侠肝义胆,随身携带的也便只有琴剑书箱这几样单薄的行李。作为读书人和江湖人士的“三大件”,他们又和文人墨客们有着怎样的渊源,下面我们就深入分析“琴剑书箱”和文人墨客的情结所在,了解和探索他们之间的前世今生。

一、“琴剑书箱”对于文人墨客的特殊所在

“琴剑书箱” 中的古琴、名剑和书箱对于行走江湖的文人墨客来说,不仅只是仗剑走天涯的附属品,应当是还有其它含义以及特殊情感纽带。《考工记》中曾经记载,“江湖志士,琴剑书箱几乎片刻不离身,情感之维系浩然深邃。”由此可见,文人墨客和“琴剑书箱”之间的深层关系是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

1、“琴剑书箱”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琴剑书箱”被文人墨客视若珍宝,更有甚者将它们称为“文人三大件”。书箱十分灵巧,便于搬运,内部空间分配合理,纵横排列疏密有致,和古琴一样,书箱和古琴都是符合人们对于文人墨客的固有印象,但是名剑和这两样物品搁置在一起,似乎很令人们感到矛盾——书香气息浓厚的人和兵器之间到底是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古代文人墨客大部分在武器使用上也都比较熟练,比如诗仙李白就是一名武艺高强的剑客。

古代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宝贝(古代文人墨客行走江湖的必备物件)(2)

《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古代文人墨客之文武双全,可见一斑,这也便可以理解为何“琴剑书箱”这个文物搭配的组合存在的意义。

2、“琴剑书箱“对于文人墨客的不可替代性。

“琴剑书箱”是一组既能满足防身需要、生活需要,还能推动他们的精神发展的重要物品。唐朝薛能《送冯温往河外》诗:“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宋陆游《出都》诗:“重入修门甫岁餘,又携琴剑返江湖。”诗人们对于江湖的描写,一直存在,而江湖个体的存在只有“琴剑书箱”的陪衬才能更显完整。

古代文人墨客一般都爱佩剑,品正中直,君子的象征;琴是品格高雅的象征;书箱是生活发展必要和搁置书籍物品的必备物品,由是“琴剑书箱”这三大件都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江湖之中鱼龙混杂,有言道,“君子行于江湖,可不受世俗拘束;术士行于江湖,背离道德为归属。”文人墨客们有自己独立的精神品格和坚定的道德底线,定然有对于“琴剑书箱”的特殊需求。

古代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宝贝(古代文人墨客行走江湖的必备物件)(3)

二、江湖之中对于文人墨客的特殊要求

身处江湖之中,虽然远离政治斗争,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追求“学而优则仕”的儒家精神,看起来潇洒轻松,但是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自然也有其特别的忧愁。江湖游离于法律管制和社会规则之外,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江湖之中鱼龙混杂,危险也是经常出现,飘荡之中总是危机四伏。所以,身处江湖,文人墨客仗剑独自走江湖是需要有必要的技能和特殊要求的。

1、离庙堂虽远,纷争仍是断不绝。

江湖是松散的,没有什么力量的,更多的是江湖中人的恣意和洒脱,脱离于当时社会束缚的一种生活状态,它没有特定的圈子,没有特定的地盘,更没有特定的组织,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身处江湖之中的文人墨客不能依靠强有力的政府组织来保护自己人身安全,武器便成为了在江湖之中保持安全的必要。

“琴剑书箱”中的“剑”便是指佩剑,李白诗句中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便指的是文人墨客佩戴佩剑的真实生活状态。剑有“百兵之君”的美称,是中国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的一种。配剑不仅代表着文人墨客的情怀和气节所在,也是文人墨客们自卫和防身的必要武器。

2、孤身飘零,精神寄托应寻一个归途。

在“琴剑书箱”这三种物品中,除了剑是集防卫和装饰于一身的物品,古琴和书箱则是更多的为了满足文人墨客们较为高标准的精神世界追求。琴棋书画作为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国风元素,仅仅文人墨客佩戴的古琴和书箱便可以满足一半的功能,也就是满足一半的精神需求。这其中不仅古琴被史学家们誉为“隽响中华三千年”,书箱中盛放的史书或者经法更是汇聚了中华几千年历史的文化结晶。

古代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宝贝(古代文人墨客行走江湖的必备物件)(4)

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罗贯中所著《残唐五代演义》中在面对黄巢科举失意时曾有这样的叙述:“写下诗词‘马前但得三千卒,敢夺唐朝四百州’,即收拾琴剑书箱,出了长安城,对天誓曰:‘黄巢若得寸进,定要夺取唐朝天下!”可知对于文人墨客来说这琴剑书箱可是当真要紧,即便造反也要收拾停当。

三、“琴剑书箱”和文人墨客搭配对于后世的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化从未断流的拥有璀璨文明的国度,我们现世生活中的固有思维和文化惯性都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受这种文化发展历史的影响。“琴剑书箱”和文人墨客这个历经千年历史的老搭配,不仅频繁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的描绘中,也活跃在民间绘声绘色的讲述和想象中,因为文人墨客“行走江湖”本身所带有的神秘感觉,后人受其的影响也应该会影响至今

1、对于后世文学作品近似模板的固有化印象。

一位历史研究学者曾经不无戏谑地说道:“中国古代的武侠小说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看一本就读了全部。”不能否定里面的话可能有失偏颇,但是尝鼎一脔,我们可以知道后是文学作品对于文人墨客仗剑走江湖的叙述和思路十分趋同,甚至已经到了“部部说一事”的地步。但是武侠小说中的主角共性经不再是一个有待争议的问题,而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

曾经有名师就这个课题展开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所以我们在此不赘述。但是这其中较大部分的原因应该大部分源于人们对于这个群体的研究比较,所以就致使想象和猜想占了角色构筑的一大部分。并为更加由于经典的武侠小说的代表影响,便不自主地成为了后世文学家的模仿模板。

古代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宝贝(古代文人墨客行走江湖的必备物件)(5)

2、江湖已远,文人墨客逍遥江湖后的精神影响深远。

我国的武侠小说是中国古代特有文化背景发展状态下的结晶,较为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和古龙先生,著名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多情剑客无情剑》、《大侠风清扬》,其实都是封建农业文化的产物,并且它们大都反映一个共同的主题——褒扬侠义精神。并且武侠小说发展到了金庸先生这个阶段,已经基本完全否定了之前武侠小说“快意恩仇”“杀伐果断”的永恒主题,很显然地抛弃了原始文化习俗中的不健全文化心理。

经过长时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漫长过程,侠义精神发展到了今天越来越宽泛和博爱,文化内涵中蕴藏的向强权反抗以及重视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等先进思想,都对今天的我们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描写少数民族的武侠精神的第一人——金庸,在其早期作品《书剑恩仇录》,便写了新疆回部富有民族色彩的热烈动人的生活场景。武侠小说发展到今天,侠义精神变得愈来愈现代化,影响应该也将长期存在。

古代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宝贝(古代文人墨客行走江湖的必备物件)(6)

四、总结

总之,“琴剑书箱”和文人墨客之间的联系不仅有日常生活需要中的必要联系,比如搁置物品等,再者就是精神世界上的必要满足需要这些追求精神充裕必需物品的辅助。二者之间的联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品和人之间的依附关系,更应该是互相满足的成就关系——文人墨客的存在成就了“琴剑书箱”的文学品格,而“琴剑书箱”的存在也成就了文人墨客的典型形象以及精神典例。

文人墨客对于“琴剑书箱”的强烈需求以及必要需求,看似没有必要性,却是暗藏玄机。而古琴之类附庸风雅之类的物品和佩剑一起出现在同一类人身上,更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历史现象和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喻世明言》

2、《庄子·大宗师》

3、《让县自明本志令》

4、《汉书·货殖传·范蠡》

5、《次韵刘贡父省上示同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