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幸福食堂中餐(村食堂是我的幸福依靠)

日前,记者走进宿州市埇桥区支河镇城孜村老年食堂,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院子、粉刷一新的墙体和干净的地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社区幸福食堂中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社区幸福食堂中餐(村食堂是我的幸福依靠)

社区幸福食堂中餐

日前,记者走进宿州市埇桥区支河镇城孜村老年食堂,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院子、粉刷一新的墙体和干净的地面。

支河镇副镇长邱广飞告诉记者,这原是城孜村老村部,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全市推进“老年助餐”行动后,该镇统筹资金先后投入14万元,改造成目前的老年食堂。

食堂建成了,如何运营维护成为重要问题。邱广飞介绍,为充分激发食堂运营活力,老年食堂由镇统一招标,采用社会化运营模式进行经营管理。

早上9点,食堂后厨就开始准备午餐了。负责人李小娟一人身兼数职,既负责“白案”,又是掌勺大厨。“村里留守老人比较多,为了让他们吃饱吃好,我们每天的菜单都不一样。”李小娟一边忙碌一边说,食材也是当天购买制作,保证新鲜。

“食堂交给市场主体经营,镇里会定期监督、检查,村里也有社工协助。”邱广飞介绍,监督由镇政府专人负责,定期抽查环境卫生、菜品质量,确保食堂服务水准。

临近中午,老人陆陆续续来到食堂。门口的老年助餐机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只见老人拿着就餐卡,完成人脸识别后,准备就餐。

“这是埇桥区民政局推广的新型助餐机,联网后能够在后台统计老年人的数量,从而精准发放补贴。有了助餐机,我们管理更方便,也提高了助餐服务的效率。”镇民政所工作人员马恒介绍。

“目前,我们对80-89岁老人每餐补助2元,对低保、优抚对象、特扶对象每餐补助3元。我们计划争取为9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午餐。”邱广飞表示。

说话间,最后一道菜制作完成了。李小娟和村里社工一起将饭菜打好,并端到老人们面前。

“自从建好这个食堂,儿子给我办了卡,中午我基本上都在这吃饭。一顿饭6块钱,我吃得饱饱的。孩子们都忙,不在家,村里的食堂就是我的幸福依靠。”城孜村村民李会明脸上洋溢着笑意。

记者 王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