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和氏璧(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

古代皇位更迭频繁,战争不断,想要天下人归顺自己,除了拥有皇室的血脉,还要拥有一个凭证才能调兵谴将,这就是传国玉玺。有了传国玉玺,才能招式自己权力的合法性,才能调动兵将为自己作战。那么玉玺是什么东西呢?它是什么制成的,又有怎样的曲折经历呢?这就要从我们所熟悉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讲起了。

一、玉玺的前世今生

玉玺是皇帝下诏书颁布命令的印章,昭示着皇权是上天授予,为此还特意在正面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传说中最早的传国玉玺就是从秦始皇的手中继承下来的。其实玉玺最早就是一块石头,更准确说是玉石,也是和氏璧。早在秦襄王在位时就开始谋划用十五城来换取这块碧玉。

卞和和氏璧(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1)

十五座城池换一块和氏璧虽然没有真的做到,但却可以看得出和氏璧在秦襄王的心中的分量和价值,要比十五座城池还宝贵。而这块碧玉能被人所赏识的过程也是很艰辛的。这还要感谢卞和献玉。春秋时期楚国人叫卞和,他不是朝廷的官员,却对玉石研究得很透彻,经常翻越古籍。

这一天卞和上山游玩,中途看到了一块石头,石头悬在泥土中,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却被卞和一眼看中,卞和心中不由得一惊:“这是个价值连城的宝玉呀”于是决定献给楚王。可以看出卞和独具慧眼,一眼就能看中这是个宝贝,也正应了那句话“是宝玉早晚得发光”。

卞和和氏璧(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2)

卞和于是找到了楚厉王,楚厉王也不太懂,看到卞和献宝,很是高兴。召见后站在大殿上的卞和捧着一块石头,还说这是价值连城的无上宝贝,心中狐疑起来“是真的吗?”楚王拿不定主意找来了宫中的工匠。宫中研究玉石工匠的官员很多,而且都是专业人士,他们拿过卞和手中的玉石谁都没有看出什么来。

大家异口同声地告诉楚王这是一块石璞,石璞就是石头的意思。楚王听后勃然大怒,卞和竟然想骗取赏赐,假借献宝的名义。楚王命人将卞和脱下去,砍去卞和的一只脚作为惩戒,以后天下人谁都不敢再来了。

卞和和氏璧(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3)

二次献宝失去双脚

卞和失去一只脚回到了家中,他既气愤又惋惜,气愤的是无人欣赏美玉却又遭受到了惩戒失去了一只脚,惋惜的是从此珍宝藏于淤泥之中。卞和在家中休养了数月,不久之后,又再次来到楚王的宫殿上献宝。

楚王带着疑惑和新奇,这次献宝会给他带来什么呢?询问之下才知道,卞和带来的仍是之前自称美玉的石璞,楚王也有感慨,若是卞和为了谋取赏赐,砍了脚后就不会再来了,可是卞和却执意坚持石璞中有美玉,于是又找来了宫中的石匠检验。

卞和和氏璧(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4)

石匠看了又看,甚至用刀撬开表层,深入一些发现还是一块石璞,没什么特别之处。楚王这次更加愤怒,一而再再而三地戏弄自己,命人将卞和拉出去砍了另外一只脚。卞和还想争辩,但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回到家中卞和仍然不死心,这样好的玉石若是就此埋没,实在是太可惜了,卞和回去后日夜以泪洗面,后来眼中的泪水都已经变成了红色,成了血泪。被砍去双脚痛哭的人不少,但是抱着石头每日在家痛哭的人却没听说过。很快消息传到宫中,这件事情被楚王知道了,楚王很好奇,再次把卞和叫来询问。

卞和和氏璧(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5)

楚王看到卞和便问他“为什么每天抱着石头哭泣?”卞和伤心回应“玉在耳中无人识呀!”这么珍贵的东西要被埋没了。楚王于是再次找来工匠检验。工匠也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告诉楚王,只有切开才能知道是否有美玉存在

楚王想想同意后找来了石匠切开了玉石,众人惊愕赞叹,果然里面有一块稀世珍宝,碧玉剔透没有一点瑕疵,美玉无瑕。卞和的心愿终于实现了。美玉现世被奉为珍宝,珍藏在楚王的宫殿中,后来取名为和氏璧。

卞和和氏璧(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6)

三、流传再造成玉玺

和氏璧一直在楚王的宫中流传保管,400年后楚王将和氏璧赏赐给了丞相朝阳。丞相也视如珍宝,全国唯一的一块和氏璧赏赐给了自己,丞相心中欣喜若狂。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和氏璧的与众不同,朝阳宴请宾朋前来围观。宴席间大家忍不住地称赞讨论,都说是无价的珍宝,结果宴席结束后,和氏璧不翼而飞。此后倾尽全力也没有找到

直到五十年后,赵国人缪贤看到后觉得是个宝贝,买下来后送给了赵王,赵王看到和氏璧觉得是个宝贝,于是奉为国宝。后来秦王也听说赵国有块和氏璧价值连城,于是要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当时秦国国力强盛,赵王也不敢得罪秦王,迫不得已只好答应了。

卞和和氏璧(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7)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王殿上,秦王看到和氏璧后非常喜欢,相互传送看向和氏璧。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换城池的想法,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告诉秦王和氏璧上有瑕疵,秦王很惊讶,这么美丽的碧玉还有瑕疵,赶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到柱子旁,若是不把城池划给赵国,将和和氏璧一起撞死在柱子前,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蔺相如趁着天黑打包着和氏璧回到了赵国,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和氏璧再次落到了秦始皇的手中,并将和氏璧做成传国玉玺,李斯在上面刻上了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就成为了后来传承的传国玉玺。

卞和和氏璧(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8)

五、结语

千百来年这块和氏璧制成的玉玺掀起了无数风波,传说秦始皇游西湖时曾经将它抛进西湖。后来王莽篡汉时甩掉了一角,三国时期更是混战争抢,直到溥仪逃出北京城,玉玺的踪迹才算彻底消失。

和氏璧历经百年风雨变化,还要感谢卞和的慧眼识珠,真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后来百年风雨,历史更迭也都从这里走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