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换太行发动机报道(歼-11BH换上国产太行)

近日,央视军事报道了海军岸基歼-11BH战斗机部队的日常训练和巡逻,有眼尖的网友突然发现,海军的歼-11BH已经不声不响地换上了国产“太行”发动机。日前环球网也报道称,目前我国现役主力飞机:歼-10C、歼-11B、歼-16和歼-20等都已经换装了国产发动机,由此可见中国战机的“心脏病”问题已经彻底得到解决。

歼11换太行发动机报道(歼-11BH换上国产太行)(1)

(海航的歼-11BH战斗机换装了新式的“太行”发动机)

对于战斗机而言,航空发动机就像是人类心脏一样重要的核心部件,因为战斗机的所有性能几乎都和发动机有关。有更大推力和推比的发动机,意味着战斗机敏捷性更优越,而且也能使用更大的雷达和更多的航电设备,当然也可以携带更多的武器弹药和燃料。而且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也直接影响飞机的日常出勤率和使用年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动机直接决定了战斗机的作战性能。

歼11换太行发动机报道(歼-11BH换上国产太行)(2)

(歼轰-7战斗机绰号“飞豹”,至今依然是解放军空军的主力战斗轰炸机之一)

长久以来,受技术水平和工业能力的限制,发动机一直是中国工业体系的一块大“短板”,而且特别是先进战斗机的发动机,一直处于落后甚至是空白的状态,所以才会有媒体称呼中国的战斗机存在严重的“心脏病”。

缺乏先进可靠的发动机,曾经影响了我国多代战斗机的发展,例如1980年代开发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时就缺乏合适的发动机,最后不得不跑到英国,在人家的垃圾堆里搜罗报废的“斯贝MK202”型发动机,然后挑拣还能用的零件,再拼凑出发动机供“飞豹”使用。

歼11换太行发动机报道(歼-11BH换上国产太行)(3)

而且更令人尴尬的是,我国后来曾经尝试仿制斯贝MK202型发动机,但是我们仿制的型号,性能参数只能达到原装货大约70%的水平,寿命也只有原装货的一半。由于发动机的问题,“飞豹”不但性能受到很大制约,就连可靠性也不高,可以说没有先进的发动机是“飞豹”最大的短板。

歼11换太行发动机报道(歼-11BH换上国产太行)(4)

(歼-10战斗机长期使用俄制“三姨夫”发动机,对其性能的发挥有较大限制)

其实不仅仅是“飞豹”,在我国研制歼-10和歼-20时,都因为缺乏成熟可靠的发动机,而不得不使用俄制AL-31F型发动机来应急。AL-31F型发动机是当年苏联在1970年代研制的一款小涵道比发动机,是苏-27系列的标配,也在20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国几乎一代战斗机的通用发动机,军迷们则亲切的把AL-31F称为“三姨夫”。

“三姨夫”虽然性能不错,但是毕竟是1970年代的苏联技术,在发动机自身的控制方面比较落后,而且发动机对气流敏感,对乱流的适应性差,和以高机动性著称的歼-10的适配性不是很好。歼-20战斗机作为我国第一款五代隐身战斗机,其性能无疑是相当先进的,但是在该机最初试飞甚至是早期生产阶段,都不得不使用“三姨夫”,由此足见中国战机当年的“心脏病”有多严重。

歼11换太行发动机报道(歼-11BH换上国产太行)(5)

(不仅仅是飞豹、歼-10,甚至是歼-20在试飞和早期小批量生产时,也使用的是“三姨夫”发动机,这无疑对歼-20性能的发挥有重大影响)

依靠着“三姨夫”的加盟,中国空军在1990年代到2010年代的20多年中基本实现了战斗机的更新换代,目前中国空军的四代机总数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同时还列装了部分五代隐身战斗机,综合战斗力已经得到极大增强。不过,对于讲究“自力更生”的中国而言,发动机不能自主显然是不能接受的,而随着国产WS-10“太行”发动机的逐步成熟,中国的战斗机终于有了可靠的“中国心”。

歼11换太行发动机报道(歼-11BH换上国产太行)(6)

(不仅仅是战斗机,换装了新式国产发动机的运-20战略运输机也在紧张试飞之中)

拥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发动机,不仅仅是在军事工业方面不再受制于人,而且对于挖掘战斗机自身的潜力也是大有裨益。还是拿上面的“飞豹”来举例子:多年前,中国空军在列装了苏-30MKK后,原本计划让“飞豹”挂上电子对抗吊舱,执行专业的“野鼬鼠”任务(也就是专业的反雷达作战任务),但是经过测试后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一直到歼-16研制成功并投入量产,才在歼-16的基础上开发了专门用于电子对抗作战的歼-16D型电子战机。

歼11换太行发动机报道(歼-11BH换上国产太行)(7)

(歼-16D)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飞豹”的发动机功率不足,配套的机载发电机只有90千瓦,只够飞机航电和雷达系统使用;而歼-16使用了国产“太行B”型发动机,发动机功率大大提升,配套的机载发电机功率高达130千瓦,这样才有足够的电力用来维持大功率机载电子干扰系统的正常工作。可见先进的大功率发动机还能充分挖掘战机的潜力,而换装了国产大功率发动机的战斗机,其作战性能必然会更强。

歼11换太行发动机报道(歼-11BH换上国产太行)(8)

(如今出口的战斗机也用上了“中国心”,可见中国空军的“心脏病”已经基本“治愈”了)

前两天,巴基斯坦接收了中国交付的首批6架歼-10CE,这批战斗机同样使用了中国国产的“太行”发动机,这意味着我国战斗机发动机不但技术上已经成熟,而且产量上也大大提升,不仅可以满足解放军的需求,还有富余的产能来满足出口需要。等了这么多年,“太行”终于行了!

歼11换太行发动机报道(歼-11BH换上国产太行)(9)

“太行”发动机的大规模列装,标志着中国战机的心脏病问题彻底解决。按照国产装备发展的惯例,在解决有无问题之后,接下来就该向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了。综合各方面消息,为歼-20量身打造的WS-15“峨眉”发动机正在进行装机测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和大家见面,届时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将再上一个台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