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与贾母相片(原型与人物对照及结局推演)

前文谈过金陵十二钗、一副钗、俩又副钗的原型,本文对十二副钗中的另外四人原型进行探源讨论,并对其结局进行推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薛宝钗与贾母相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薛宝钗与贾母相片(原型与人物对照及结局推演)

薛宝钗与贾母相片

前文谈过金陵十二钗、一副钗、俩又副钗的原型,本文对十二副钗中的另外四人原型进行探源讨论,并对其结局进行推演。

第四十九回:宝玉看过薛宝琴、李纹、李绮、邢岫烟后笑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贾宝玉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原因是大观园内又要增添四位科员了。《红楼梦》中,大观园是作者虚构的朱元璋(元妃原型)的皇子皇孙们“办公学习”的地方,园长除了在开学典礼上露过一次面外,再未临幸大观园。本次入园办公的是刚刚上京探亲的四美,其原型为南明四帝。对照关系如下:

薛宝琴-明福王、南明弘光帝朱由崧,

李纹-明唐王、南明隆武帝朱聿键,

李绮-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南明绍武帝,

邢岫烟-明桂王、南明永历帝朱由榔。

南明四帝简介:

朱由崧,明神宗朱翊钧之孙,福忠王朱常洵长子,南明拥立的首位皇帝。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起义军连同数只梅花鹿炖在一起,为数千兵士所食,称“福禄宴”。同年五月,朱由崧袭封福王,崇祯皇帝亲手拿起宫中的玉带,派人去送给朱由崧。后辗转逃至南京,被拥为皇帝。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二十二日,兵败为清军所俘。顺治三年(隆武二年,1646年)五月被斩首于菜市口(一说被勒死)。

朱聿键,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南明第二位皇帝。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八月,隆武帝被乱箭射杀于汀州府衙(一说被俘杀)。

朱聿鐭,南明第三位皇帝。隆武帝被害后,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于十一月初五自立于广州,预定次年改元绍武。40天后被清军俘虏而自缢,绍武年号尚未启用。

朱由榔,南明第四位皇帝,在位16年。隆武帝被害后,桂王朱由榔于十月初十监国于肇庆,十月二十日清军攻陷南赣,朱由榔逃往梧州,十一月十八日朱由榔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后逃入广西。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缅王莽白将永历帝送给清军。次年,永历帝在昆明被杀,南明政权灭亡(明史部分来自百度)。

“北漂四副钗”与南明四帝对照分析:

第四十九回:贾母一见宝琴欢喜非常,逼着王夫人认作干女儿,贾母连园中也不命住,晚上跟着自己一处安寝。贾母给宝琴凫靥裘,与宝玉的雀金裘作对照,暗示宝琴(朱由崧)与宝玉(朱允炆)均在南京登基。湘云说凫靥裘是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说明此物非常珍贵。且看:明神宗孝靖皇后的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上的鸟毛,需要上万只翠鸟脖子周围的羽毛制成,从侧面印证凫靥裘的珍贵。贾母对宝琴的喜欢暗示当时的朱明政权把所有的社稷恢复希望全部寄托在朱由崧身上。

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时,宝琴出尽了风头,李纹、李绮存在感不强。通过对宝琴诗才的描述肯定了朱由崧的才能。李纨因说:“绮儿也不大会作(诗)。”由邢岫烟、李纹、薛宝琴三人吟成三首“红梅花”诗,提示李纹的能力强于李绮。特地描写了芦雪广烤吃“鹿肉”的场景:湘云让尝尝,宝琴笑说:“怪脏的。”提醒读者,这是复习“福禄宴”。

五十三回:宝琴初进贾府,就参加了贾家的祭祖仪式。参加贾母的晚宴时,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陪贾母,西边一路便是宝钗、李纹、李绮、岫烟、迎春姊妹等。按照我国传统,外人是不能参加本族的祭祀活动的,且女的也不允许参加。作者特地安排宝琴参加贾府的祭祀活动,宝琴、李纹、李绮、岫烟参加贾母的年夜晚宴,说明此四人的身份非常特殊,暗示其实他们就是本家人。

第七十回,大观园放风筝:宝琴的是蝙蝠,宝钗的是一连七个大雁。“雁”同“燕”,暗示宝钗的原型为“燕王”朱棣,“七”为朱棣七次北征,其中二次为靖难之役前的燕王北征,五次为称帝后为人所熟知的明成祖五次北征。“蝠”同“福”,暗示宝琴的原型为“福王”朱由崧。

宝琴除了得到贾母的百般呵护外,还与探春(明孝宗朱祐樘的原型)同桌吃饭,与湘云(景泰帝朱祁玉)一起喝茶,妙玉(明宪宗朱见深)赠予红梅,下雪天与宝玉同框出镜于大观园。以上特写,独显出朱由崧身份的显赫和地位的尊贵。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绍武帝朱聿鐭,为朱元璋后代,但不是朱棣系,故受到朱棣一脉的排挤,存在感较低。尽管能力较强、在位时间较长的隆武帝朱聿键曾被寄以厚望,但南明各势力之间的纷争不断,难以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绍武帝朱聿鐭能力略差,且为自立,绍武年号未启便被俘自杀。在位期间与永历帝互撕,消耗南明的国力。在位时间短,非朱棣直系,存在感很低。

对映的李纹、李绮在书中的着墨也较少。李纹除作了吟成一首“红梅花”诗外,其余描写与李绮无二。除李纨(明仁宗朱高炽原型)外,较少有人关心李氏二艳。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也系明神宗朱翊钧之孙,在位时间较长,知名度较高。故邢岫烟得到宝钗(明成祖朱棣的原型)的极度关心,并与其弟薛蝌订婚。邢岫烟家境贫寒,被亲姑母勒掯,寒冷季节当衣服,说明其坎坷的一生。

邢岫烟也得到探春的认可并赠玉佩一枚,与妙玉(明宪宗朱见深的原型)的交情甚厚。暗示朱由榔的身份不同一般,是挽回明朝的最后希望。

离场顺序推演:

七十回:碧月道:“如今琴姑娘又跟了老太太前头去了,两个姨娘今年过了,到明年冬天都去了,又更寂寞呢。”

暗示四美中首先离场的是薛宝琴,其次为李纹与李绮姐妹,最后为邢岫烟。

前文讲过,金陵十二钗正钗、有判词的副钗及又副钗的死亡顺序为秦可卿、晴雯、贾迎春、王熙凤、林黛玉、惜春、袭人、贾探春、妙玉、湘云、香菱、巧姐、李纨、薛宝钗、贾宝玉(出家)、元妃。

七十六回:贾母看时,宝钗姊妹二人不在坐内,且李纨凤姐二人又病着,少了四个人,便觉冷清了好些。随后宝钗借故搬出大观园。

据此推断,继贾迎春之后,紧随其后死亡的是薛宝琴,之后是李纹与李绮姐妹死亡,致使李纨搬出大观园,再后是王熙凤死亡。

《红楼梦》中的判词并非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大家”共享。“玉带林中挂”中的“玉带”是指崇祯皇帝下旨朱由崧承袭福王时,授予的宫中玉带,暗示朱由崧之“弓弦勒毙说”成立。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并非单指香菱,而是与邢岫烟共享。意指邢岫烟与香菱一并嫁入薛家。夏金桂的目的是想害死香菱,却阴差阳错的害死了邢岫烟,最后害人害己。因为我们已经推断出香菱死的较晚,故后四十回中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可信。邢岫烟之死为香菱换来了短暂的幸福。这里的“桂”含双关,明指夏金桂,暗指永历帝朱由榔惨遭吴三桂毒手。

由于后四十回为续写,其文本部分不足以作引证,但故事情节可做参考。

文末花絮:

朱元璋:我叫朱重八,大明的皇帝只有十六人。

薛宝琴:我拜王夫人为干娘,“王”可看成是十二,也可以是二十,意为:明朝皇帝十二代,共二十位,南明四帝也算。

马皇后:我十六岁寄人篱下,二十岁结婚,是巧合还是虚幻仙姑安排?

元妃:我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意为:二十帝之后,大明的江山终结;榴花开处,人去楼空:大明时的石榴花依然映照着大明时的红楼(紫禁城),而主人却不再姓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