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升起的瞬间(太阳升起的时刻燃爆)

“革命”的面孔并不刻板,热血和温情是永不过时的人生动力。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三部国庆档上映的献礼片掀起全民观影潮。 10月底,又一部为新中国庆生的献礼片上映,堪称“三杰”之后的“献礼片 ”,仍在热映中,票房已超预期,显示了主旋律片持久的“后劲”。 它就是《太阳升起的时刻》。 从电影艺术表现角度,它有新探索新成就,实现了主题大片、剧情大片、视效大片、情感大片的有机统一。 从献礼片继往开来的角度,它更提供了新路径。

太阳升起的瞬间(太阳升起的时刻燃爆)(1)

这部片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电影局指导,广东盛视文化影视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出品,是广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影片。曾获华表奖、金鸡奖、“五个一工程”奖的国家一级导演安澜执导,任帅、释臣伟、蓝飞洋、路晨、马子洛领衔主演,唐国强、刘劲、刘之冰、姜峰、娜仁花等著名演员联袂出演,主创团队实力强劲。部队资深作家张付华和广东省委宣传部宣教处调研员陈英闻等创作编剧,剧本经历十年打磨。

太阳升起的瞬间(太阳升起的时刻燃爆)(2)

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后还有三大战役:衡宝战役、海南岛战役、西南战役。本片反映唯一横跨开国大典的衡宝战役,也是三者中战况最激烈的。“小诸葛”白崇禧纵有青树坪占了便宜,还有引以为豪的广西子弟兵,最终败在毛泽东主席的大纵深大迂回战略。大人物、大场面、大战略思路不可少,历史迷和军事迷可以代入推演。正因为本片是“传统”的献礼片题材,拍出新意更难。

太阳升起的瞬间(太阳升起的时刻燃爆)(3)

纵观新中国献礼片历程、这个国庆档的献礼片“三杰”,以及安澜导演以往的作品,《太阳升起的时刻》创新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太阳升起的瞬间(太阳升起的时刻燃爆)(4)

首先是战争场面的创新。这是战争题材片的基石。从天津战役,到渡江战役,再到青树坪战斗、灵官殿战斗,穿插四平战役,无不打得惊天动地。我军狙击手击毙敌坦克司机、端掉敌指挥所搞电台、钻到敌坦克里不会开只好破坏掉,都打出了新意。90分钟片长共3300多个镜头,战争镜头达2700多个。安澜导演是战争片专业户,他实现了初衷“从战略布局到战役指挥,再到战场决斗,始终以敬畏的心态去还原战争的本来面目”。本片获得中国电影基金会颁发的2019年度“国防军事电影盛典”优秀电影奖,实至名归。首映式上,安澜大赞年轻的演员:“跑炸点、跳坦克,都是他们自己完成,不用替身。90后演员信得过!” 敌方的塑造,也有新意。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李白”交情、白崇禧困兽犹斗、敌营长为代表的桂军“钢七军”战斗力,真实再现。时不时拿出罗盘来算计的张淦,片中是笑点担当。史上的张淦信风水,但也不是草包,一员悍将。能咬强大的四野一口,的确是硬茬。惟其真实,更显胜之不易。

太阳升起的瞬间(太阳升起的时刻燃爆)(5)

其次是情感戏的创新,青春元素包含在内。情感不仅是战争的“调剂”,而是升华了主题,凸显人性光辉。我党“五大书记”、四野首长、国民党将领、美国特使,都不是主角。主角是尖刀连,从连长到战士。即使不了解衡宝战役的人,也知道它的结局是我军胜利。在双方统帅部的谋略较量层面,用“意笔”精要简化。白崇禧在武汉行营留书“江南百战地,奉茶陪尔师”,我军在灵官殿布下大口袋,豪言“开国大典吃饺子!”廖廖数语皆传神。在具体战役、角色故事层面,则用“工笔”刻画,爱情、亲情、战友情、团队荣誉感都生动呈现。

太阳升起的瞬间(太阳升起的时刻燃爆)(6)

文弱的“小眼镜”淬炼成男子汉、陈铁芽兄弟四平失散衡宝战场重逢、朴实的大憨想拍张照片却被“骗”了。尖刀连全连执行命令,保护好班长刘三柱,上演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不同的是,刘母没有请求部队送儿子回来,反而强令溜回家的儿子回去。唯一的女性角色、战场报道员贺小麦为救连长中弹,牺牲前只希望确认“你是喜欢我的”。这些细节,是中国人生命观、爱情观、家庭观的真实反映。

太阳升起的瞬间(太阳升起的时刻燃爆)(7)

战争戏和情感戏巧妙搭配,是本片第三层面的创新:剧情创新。在一部电影里要讲一群人的故事,必须高度浓缩,又有冲突转折。本片讲好了“群戏”,理顺了文戏和武戏,“爆点”和“泪点”搭成一出好戏。人物多,交集多,个性鲜明,关系清晰。节奏极快,又张驰得当。既没有被“爆打”得透不过气,也没有被感情戏喧宾夺主。文戏武戏都出彩,互不抢戏,还相互搭台,这在战争片中是一大创新。

太阳升起的瞬间(太阳升起的时刻燃爆)(8)

在充分而自然地铺垫后,引申到家国主题。战士们在大战前夕设计国旗图案,是他们朴素感情的流露。上了年纪的观众会想到《红岩》里江姐和狱友“绣红旗”。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时,战场上树起喇叭“直播”。开国大典的礼炮,也是我军的冲锋号,牺牲者看不到自己心中的红旗升起了。全片情绪的最高潮,水到渠成,让人心潮澎湃又不禁泪下。著名编剧祁海就此点评,“引入散文诗电影手法”“高潮戏的立意和艺术构思有别于其它同类题材影片”,是真正的“史诗片”。用一个并不过时的概念,是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本片最大的创新意义, 在于对献礼片路径的开拓。 从《开国大典》《大决战》,到《建国大业》三部曲,再到《我和我的 祖国》,献礼片经过了“伟人化”“真人化”“凡人化”三个阶段。 《我和我的祖国》还“去动作化”和“喜剧化”,这都是可喜进步。 本片主角职务最高者不过连长,也是“凡人化”的体现。 但献礼片不等于要疏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相反,更要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它是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 接地气与高立意并不矛盾。

太阳升起的瞬间(太阳升起的时刻燃爆)(9)

怎样拍好这类题材,本片提供了新路径。时光流逝,历史越来越遥远,年轻人难以感同身受,这是认知的规律。另一个角度看,沉淀越久的,也越是历史的精华。唤起年轻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先辈的共鸣,需要电影语言的强刺激,更需要价值观的引领。信仰、人性、爱情的光芒,永远都能击中心灵。在艺术手法上,本片的成功探索:故事化、趋时化、年轻化,可值借鉴。 国庆档“三杰”之后再看本片,《太阳升起的时刻》就像《我和我的祖国》的前篇,《前夜》的前夜,解释了林治远为什么把升国旗看得比生命还重,“28年革命,两千万人牺牲换来的国旗”。它让新中国隆重庆生的的献礼更加丰富,让我们的国家认知更加饱满。本片正在放映中,各年龄阶段人士都值一看,特别推荐年轻人观影:“革命”的面孔并不刻板,热血和温情是永不过时的人生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