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固定的7个要点(留置针固定又现新问题)

留置针固定,虽然有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但实际操作时每一位护士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小问题。有问题不可怕,问题就是用来解决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3个案例,请大家积极留言参与讨论。

案例一

留置针延长管固定

2020-04-28,责任护士小吕发现留置针敷贴脱起了,准备给病人更换一个敷贴。这时,病人告诉小吕,让她在更换时把延长管的方向换一下。

留置针固定的7个要点(留置针固定又现新问题)(1)

小吕护士根据病人提出的要求,重新更换了敷贴,并在延长管处又用一条胶布进行高举平台法双重固定,见下图。

留置针固定的7个要点(留置针固定又现新问题)(2)

病人对重新固定后的效果感到很满意,认为这样既不影响活动,固定得也很牢固。

其实,只要我们多倾听病人的需求,在习以为常的工作中做出一点点小小的改变,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下图中的留置针固定,也是如此。

留置针固定的7个要点(留置针固定又现新问题)(3)

案例二

留置针Y型接口方向

下图为一张Y型留置针的固定图片,初看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如果严格按照操作标准的要求来看,那就是Y型接口没有朝外。

留置针固定的7个要点(留置针固定又现新问题)(4)

备注:Y型接口朝外,其目的是避免Y管部分对穿刺静脉造成的长时间压迫。虽然上图中的Y型接口并没有压到穿刺静脉,但按照操作标准要求就要扣分了,而下图中的留置针固定图片,Y型接口方向就符合要求。

留置针固定的7个要点(留置针固定又现新问题)(5)

案例三

延长管内空气未排尽

我们先来看一下留置针固定视频,请注意延长管内的空气:

从这个视频中可以看出,除了Y型接口没有朝外,还有一点就是留置针延长管里的气泡没有完全排尽。虽然这一小段气泡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影响,但还是需要提醒临床护士在操作时注意这个细节。

一表掌握

留置针固定的六个要点

接下来,我们来看留置针固定操作标准中的六个要点:

留置针固定的7个要点(留置针固定又现新问题)(6)

下面,我们对六个要点进行说明,便于大家的理解:

要点1、以穿刺点为中心。注意无张力持贴膜,无张力垂放,贴上贴膜后,按照留置针走形进行塑形固定,使敷料与接头、隔离塞和皮肤之间充分粘合。

要点2、封住隔离塞。贴膜要将留置针针座部分全部覆盖,以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无菌区域。针座外露容易造成穿刺点感染,也容易使贴膜卷边造成留置针滑脱。在标签上注明穿刺日期、时间及穿刺者姓名或工号。

要点3、延长管U形固定。U型固定延长管是利用物理学U形连通器原理,当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液体时,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U管左右两边压强相等,这样能减少导管内回血。另外,U型固定能避免接头对穿刺静脉造成长时间压迫而影响血液回流。

要点4、输液接头高于导管头端。输液结束后将封管夹夹在靠近穿刺点位置,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留置针回血、堵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要点5、Y型接口朝外。其目的是避免Y 管部分对穿刺静脉造成的长时间压迫。

要点6、高举平台法固定。使用高举平台法固定肝素帽/输液接头,主要是为了减少留置针接头所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因重力牵拉引起的贴膜卷边的发生。另外,在贴贴膜时,先把贴膜贴在留置针两侧,粘贴好后,再用余下的贴膜粘在留置针周围皮肤上,这样也能达到将留置针高举平台的效果,避免留置针尾端压迫在皮肤上,减少或降低医用器械形成的压疮,也可以更好地固定留置针。

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们再来看一个操作视频:

参考文献

[1]钟华荪,李柳英.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6.

[2]王春英,徐军,房君,等. 实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图解.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6.

[3]2016版INS静脉治疗实践标准.

文章转载自“ 医学界护理频道”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